【经文】 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与①! 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 之坊,民犹逾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②。 【今注】 ①辟:通譬,譬如。坊:防水的堤防。本篇以礼比作堤防以防范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经文】 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与①! 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 之坊,民犹逾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②。 【今注】 ①辟:通譬,譬如。坊:防水的堤防。本篇以礼比作堤防以防范
【经文】
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与①! 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 之坊,民犹逾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②。”
【今注】
①辟:通“譬”,譬如。坊:防水的堤防。本篇以礼比作堤防以防范人民的 行为,故称“坊记”。②命:指法令。
【今译】
孔子说:“君子的治民之道,就好比是堤防吧! 用来防备民众 的过失。即使严密地设置堤防,民众也还是有越规的。所以君子 用礼来防备道德的过失,用刑罚来制裁淫邪的行为,用法令来防范 人欲的泛滥。”
【经文】
子云:“小人贫斯约①,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礼者,因人之 情而为之节文②,以为民坊者也。故圣人之制富贵也。使民富不 足以骄,贫不至于约,贵不慊于上③,故乱益亡也。”
【今注】
①约:窘迫。②节文:制度和仪节。③慊:不满而怀恨。
【今译】
孔子说:“小人贫穷便感到窘迫,富裕便会有骄横之气。感到 窘迫就会去盗窃,有骄横之气就要犯上作乱。礼就是顺应人之常 情而设立制度仪文,作为人民的规范。所以圣人制定富贵的限度, 使民众富裕而不致骄横,贫穷而不致于窘迫,有了一定地位而不致 于对上级不满。所以犯上作乱的事就日益减少了。”
【经文】
子云:“贫而好乐,富而好礼,众而以宁者,天下其几矣①。 《诗》云:‘民之贪乱,宁为荼毒②。’故制:国不过千乘,都城不过百 雉③,家富不过百乘,以此坊民,诸侯犹有畔者。”
【今注】
①几:稀少。②引《诗》见《大雅·桑柔》。宁:宁可。③都城:指诸侯 的城邑。雉: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高一丈、长三丈为一雉。
【今译】
孔子说:“贫穷而能自得其乐,富贵而能爱好礼让,家族人多势 众而能安守本分,这样的人世上是极少的。《诗经》上说:‘民众一 心想作乱,宁可忍受苦与毒。’所以按照制度,诸侯国的兵车不得超 过一千乘,都城的规模不得超过百雉。大夫家的兵车不得超过一 百乘。用这种制度来对他们加以防范。然而即使这样,诸侯还是 有叛乱的。”
【经文】
子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①,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 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
【今注】
①章:显明。
【今译】
孔子说:“礼是用来裁决断定那些疑惑不定、隐约不明的事情, 用来防范民众的。有了礼,贵贱就有了等级,衣服就有了区别,朝 廷就有了区分上下的爵位,民众也就会互相谦让。”
【经文】
子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 之别也。《春秋》不称楚越之王丧①。礼君不称天,大夫不称君②, 恐民之惑也。《诗》云:‘相彼盍旦,尚犹患之③。’”
【今注】
①春秋时楚、越自称为王,是僭越的行为,所以《春秋》不载其丧葬之事, 避免称之为王。②君:指诸侯国君。③此为逸诗。盍旦:一种鸟,因夜里 呼唤“盍旦,盍旦”而得名。夜里呼唤天亮,是要反夜为昼,求所不当求。这里 借用来比喻僭越行为。
【今译】
孔子说:“天上不会有两个太阳,地上不能有两个君王,一家不 能有两个主人,至尊的地位只能有一个。这就是向民众显示君臣 的区别。《春秋》不记载自称为王的楚、越国君的丧葬之事。礼规 定诸侯不得像天子那样称为‘天’,大夫不能像诸侯那样称为‘君’, 这就是担心民众对上下关系产生迷惑。《诗经》中说:‘看那盍旦鸟 儿叫,人们尚且讨厌它。’更何况那些企图僭越的人呢?”
【经文】
子云:“君不与同姓同车,与异姓同车不同服,示民不嫌也。以 此坊民,民犹得同姓以弑其君。”
子云:“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 使食浮于人也①,宁使人浮于食。”
【今注】
①食:俸禄。浮:胜过。人:指人的才能。
【今译】
孔子说:“国君不跟同姓的人同乘一辆车,跟不同姓的同乘一 辆车时要穿着不同的衣服,作出标志避免嫌疑。用这样的方法来 防备民众,民众还是有同姓杀害君王的。”
孔子说:“君子辞让显贵而不逃避卑贱,辞让财富而不逃避贫 穷。所以作乱的事就日益减少了。君子与其使俸禄超出人的才 能,不如使人的才能超过所受的俸禄。”
【经文】
子云:“觞酒豆肉,让而受恶①,民犹犯齿②;衽席之上,让而坐 下,民犹犯贵;朝廷之位,让而就贱,民犹犯君。《诗》云:‘民之无 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
【今注】
①受恶:接受粗陋的一份。②犯齿:冒犯年长的人。③引《诗》见《小 雅·角弓》。
【今译】
孔子说:“分配酒肉,应该反复辞让,然后接受粗陋的一份;即 使这样,民众仍然会冒犯长者。安排坐次,应该再三辞让,然后坐 在下方;即使这样,民众仍然会冒犯尊贵者。朝廷的爵位,应该再 三辞让,然后接受卑贱的爵位;即使这样,民众仍然会冒犯君主。 《诗经》上说:‘民众的行为不善良,互相怨恨各执一端,接受爵禄不 肯辞让,到了最后一齐灭亡。’”
【经文】
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故称人之君 曰‘君’,自称其君曰‘寡君’①。”
子云:“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则民不偝②。先亡者而后存 者,则民可以托③。《诗》云:‘先君之思,以畜寡人④。’以此坊民,民 犹偝死而号无告⑤。”
【今注】
①寡君:少德之君。谦称。②偝:背弃。③亡者:为国事而外出的 人。存者:在国内的人。④引《诗》见《邶风·燕燕》。郑玄引《鲁诗》说这两 句诗是卫定姜劝献公思念死去的定公,孝养我定姜。寡人:定姜自称。⑤ 号无告:呼号无所控告。
【今译】
孔子说:“君子尊重他人而贬低自己,让他人在前面而自己居 后,这样民众就学会了谦让。所以称别人的君主为‘君’,而称自己 的国君为‘寡君’。”
孔子说:“利益和荣誉,应该先给予死者,后给予生者。这样民 众就不会背弃死者;先给予远方的人,后给予在国中的人,这样民 众才感到国君可以信托。《诗经》上说:‘你应该思念死去的先君, 赡养我这未亡人。’虽然用这样的方法来防范民众,而民众仍然会 背弃死者,使得活着的老弱之人悲呼哀号无处诉苦。”
【经文】
子云:“有国家者,贵人而贱禄①,则民兴让;尚技而贱车②,则 民兴艺。故君子约言,小人先言③。”
子云:“上酌民言④,则下天上施⑤。上不酌民言,则犯也;下不 天上施,则乱也。故君子信让以莅百姓,则民之报礼重。《诗》云: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⑥。’”
【今注】
①贱禄:不吝啬爵禄的颁发。②车:指君主赐给臣下的车马服饰。 ③约言:少说话。先言:事先说大话。④酌:斟酌参考。⑤下:指民众。 上施:指君主施行的政治。天上施:以“上施”为天意。⑥引《诗》见《大雅· 板》。刍荛:割草砍柴的人。
【今译】
孔子说:“治理国家的人,重视人的品德,对有德的人,不吝啬 封以爵禄;那么民众就会盛兴礼让。崇尚人的技能,对有能的人 不吝啬赐以车服;那么民众就会学习技艺。所以君子是少说话,多 干事;小人则是事还没做,就先说大话。”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斟酌听取民众的意愿,民众就会把上面 施行的政治看得像天意一样。在上位的人不听取民众的意愿,民 众就要犯上;民众不把上面的政治看得像天意,就要作乱。所以君 子以信用和礼让来统治百姓,民众也会重重地以礼相报。《诗经》 上说:‘先人有遗训,在上者要咨询及于樵夫。’”
【经文】
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 则怨益亡。《诗》云:‘尔卜尔筮,履无咎言①。’”
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已,则民让善。《诗》云:‘考卜惟王, 度是镐京,惟龟正之,武王成之②。’”
【今注】
①引《诗》见《卫风·氓》。履,《毛诗》作“体”,指卦兆之体。②引《诗》见 《大雅·文王有声》。考卜:考察、占卜。度:筹划,《毛诗》作“宅”。
【今译】
孔子说:“有善行则归功于他人,有过错则归咎于自己,这样民 众就不会发生争执。有善行则归功于他人,有过错则归咎于自己, 这样怨恨就会日益减少。《诗经》上说:‘你占卜,你算卦,卦体上面 无坏话。’”
孔子说:“有善行则归功于他人,有过错则归咎于自己。这样 民众就会在荣誉面前谦让。《诗经》上说:‘武王考察占卜,决定建 都镐京;龟能正其吉兆,武王完成大事。’”
【经文】
子云:“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忠。《君陈》曰①:‘尔有嘉 谋嘉猷②,入告尔君于内。女乃顺之于外,曰:“此谋此猷,惟我君 之德。”於乎! 是惟良显哉③。’”
子云:“善则称亲,过则称己,则民作孝。《大誓》曰④:‘予克 纣,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⑤。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 良。’”
【今注】
①《君陈》:《尚书》篇名。②猷:道,方法。③显:显赫,光明。④大 誓:即《尚书·泰誓》篇,是武王伐纣时的誓词。⑤朕文考:指武王的父亲周 文王。
【今译】
孔子说:“有善行则归功于君主,有过错则归咎于自己,民众就 会激发忠君之心。《君陈》篇说;‘你有好主意好方法,进去告诉你 的君主,然后你再到外面去施行’,并且说:‘这主意、这办法,都是 我们君主的功德。’啊! 只有我们善良的君主才能这样光明伟大 啊!’这便是归功于君主。”
孔子说:“有善行则归功于父母,有过错则归咎于自己。这样 民众便会提倡孝道。《大誓》上说:‘如果我打败了商纣,那并不是 我的武功,而是由于我的父亲本来没有过错,如果商纣打败了我, 那并不是我父亲有过错,而是我没有善良的德行。’”
【经文】
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①,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 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②。”高宗云③:“三年其惟不言,言乃讙④。”子 云:“从命不忿⑤,微谏不倦⑥,劳而不怨,可谓孝矣。《诗》云:‘孝子 不匮⑦。’”
【今注】
①弛:丢开,忘掉。②见《论语·学而》篇。③高宗:即武丁,殷商第二 十二代王。下面引语并非高宗所说的话,而是古书所记高宗的事,详《尚书· 无逸》及《说命》篇。④讙:同“欢”。⑤忿:一说忿当作“怠”,可从。⑥ 微谏:缓和的劝谏。⑦引《诗》见《大雅·即醉》。
【今译】
孔子说:“君子忘掉父母的过错,而敬重父母的美德。”《论语》 上说:“三年不改变父亲生前的主张,可以算是孝了。”所以高宗说: “在父亲死后三年不发表言论。一旦发表言论,天下都感到欢乐。” 孔子说:“服从父母的命令,不怠慢,即使父母有过错,也只能慢慢 地温和地劝谏。为父母担当劳苦而毫无怨言,这样就可称得上是 孝了。《诗经》上说:‘孝子的孝心是无穷的。’”
【经文】
子云:“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故君子因睦以合族①。 《诗》云:‘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②。’”子云:“于 父之执③,可以乘其车,不可以衣其衣④。君子以广孝也⑤。”子云: “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⑥?”
【今注】
①合族:指会合宗族进行燕飨。②引《诗》见《小雅·角弓》。令:友善。 绰绰:宽容的样子。瘉:病。③父执:父亲的同辈。④衣服更接近身体, 所以要格外敬重。⑤广孝:推广孝道。⑥辨:区别。
【今译】
孔子说:“与父母同辈的人和睦相处,才可以称作孝。所以君 子以和睦的态度聚合宗族里的人一道燕食。《诗经》上说:‘兄弟互 相友善,大家轻松融洽;不友善的兄弟,则互相说坏话。’”孔子说: “对于和父亲同辈的人,可以乘他的车子,但不能穿他的衣服。这 就是把对父亲的孝敬推广到父亲的同辈。”孔子说:“小人也都能供 养父母,如果君子也只是供养而不是孝敬,怎么能同小人区别开来 呢?”
【经文】
子云:“父子不同位①,以厚敬也。《书》云:‘厥辟不辟,忝厥 祖②。’”子云:“父母在,不称老。言孝不言慈。闺门之内,戏而不 叹。君子以此坊民,民犹薄于孝而厚于慈。”
【今注】
①同位:处于尊卑相同的地位。②引《书》见《太甲》篇。辟:君。辟不 辟:指为君不像君。忝:辱。
【今译】
孔子说:“父亲和儿子不能处在尊卑相同的位置上,这是为了 强调敬重父亲的尊严。《书经》上说:‘做君主却没有君主的尊严, 便是污辱了祖先。’”孔子说:“父母健在,儿子不应该称老,只能谈 对父母的孝敬,不要企求父母对自己的慈爱。在家庭里只应该以 游戏使父母愉快,而不应该在父母面前哀声叹气。君子用这样的 教导来防范民众,民众还是缺乏孝敬之心而贪图父母的慈爱。”
【经文】
子云:“长民者,朝廷敬老,则民作孝。”子云:“祭祀之有尸 也①,宗庙之有主也②,示民有事也。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 以此坊民,民犹忘其亲。”
【今注】
①尸:祭祀时由卑幼者代表死者充当祭祀的对象,称作“尸”。②主:庙 中所立的神位。
【今译】
孔子说:“作为民众的君主,如果能在朝廷上敬重老人,那么民 众也会盛行孝敬的风气。”孔子说:“祭祀时有‘尸’,宗庙里立有神 位,是为了向民众显示侍奉的对象。修建宗庙,恭敬地进行祭祀, 是为了教导民众继续对死者的孝心。即使像这样教导民众,民众 还是有忘记死去的父母的。”
【经文】
子云:“敬则用祭器①。君子不以菲废礼,不以美没礼②。故食 礼,主人亲馈则客祭,主人不亲馈则客不祭③。故君子苟无礼,虽 美不食焉。《易》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④。’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⑤。’以此示民,民犹争利而忘义。”
【今注】
①祭器:指祭祀时盛放食品的笾、豆、簋、簠一类器皿。②菲:菲薄。 没:超过。③祭:食前取所食之物少许,置于豆间,表示祭初造此食者。 ④见《易·既济》九五爻辞。禴祭:同礿祭。郑玄说:“禴祭则用豕。”禴祭只杀 一头猪,显然比东邻杀牛菲薄,但只要符合礼仪,便能得到神的福佑。⑤引 《诗》见《大雅·既醉》。
【今译】
孔子说:“为了表示对宾客的尊敬,才在宴飨时使用祭器。君 子不因为物品菲薄而废弃礼仪,也不因为物品丰盛华美而超出礼 仪。按照食礼,主人亲自进酒食,客才行祭食之礼;主人不亲自进 酒食,客就不行祭食之礼。所以如果不符合礼仪,即使是华美的物 品也不去吃。《易经》上说:‘东邻虽然杀了牛,却不如西邻举行禴 祭能切实得到神的福佑。’《诗经》上说:‘既醉饮了美酒,又感受到 恩德。’以此来指导民众,民众还是会争夺利益而忘记礼义。”
【经文】
子云:“七日戒,三日齐①,承一人焉以为尸,过之者趋走。以 教敬也。醴酒在室,醍酒在堂,澄酒在下,示民不淫也②。尸饮三, 众宾饮一,示民有上下也。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教民睦也。故 堂上观乎室,堂下观乎上。《诗》云:‘礼仪卒度,笑语卒获③。’”
【今注】
①七日戒,三日齐:即散斋、致斋。见《祭统》篇注释。②醴酒、醍酒、澄 酒:祭祀时用的三种酒。安置的次序,味淡的在上,味浓的在下。③引《诗》 见《小雅·楚茨》。卒:尽。卒度:尽合于法度。获:得。
【今译】
孔子说:“七天散斋,三天致斋,来侍奉一个人,把他当作‘尸’, 从他面前经过的人都要快步行走。这都是教导人们要恭敬。醴酒 放在室内,醍酒放在堂上,澄酒放在堂下,这是为了指示人民不要 贪图浓味。尸饮酒三次,众宾客才饮一次,这是为了显示要有上下 尊卑的区别。借着祭祀的酒肉,聚集宗族里的人会餐,是为了教导 民众和睦相处。所以堂上的人看着室内的人,作为榜样;堂下的人 看着堂上的人,作为榜样。《诗经》上说:‘礼仪都合法度,谈笑也很 得体。’”
【经文】
子云:“宾礼每进以让,丧礼每加以远。浴于中霤①,饭于牖 下②,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③,祖于庭④,葬于墓,所以 示远也。殷人吊于圹⑤,周人吊于家,示民不偝也。”子云:“死,民 之卒事也,吾从周。以此坊民,诸侯犹有薨而不葬者。”
【今注】
①浴尸:为死者沐浴。中霤:室中。②饭尸:将米、贝放入死者口中。 ③殡:停柩涂棺。④祖:祖奠,葬前将柩移到庙中祖奠。⑤圹:墓穴。
【今译】
孔子说:“迎宾之礼,每进一步都更加谦让。丧葬之礼,每行一 礼,死者就更加远离而去。初死时,浴尸是在室中,饭尸是在窗下, 小敛在门内,大敛就到了堂上东阶,停柩又到了堂上西阶,祖奠到 宗庙中庭,最后下葬到墓穴。这就是显示死者一步步地远去了。 殷人只是到墓穴上去吊丧,而周人则在家中吊丧,这是为了教导民 众不能背弃死者。”孔子说:“死,是人最终的一件事,我是赞同周人 的丧葬之礼的。用这样的礼仪来教导民众,诸侯居然还有死了不 如期而葬的情况。”
【经文】
子云:“升自客阶,受吊于宾位①,教民追孝也。未没丧,不称 君②,示民不争也。故鲁《春秋》记晋丧曰:‘杀其君之子奚齐及其 君卓③。’以此坊民,民犹有弑其父者。”
【今注】
①客阶:即西阶。东阶是主位,西阶是客位。这是说下葬后回来,儿子仍 然不忍心占有父亲的主位,所以从客阶上堂,在宾位受吊。②没:终。国君 死后,臣子在第二年才可以称其继承人为“君”。③《春秋》鲁僖公九年秋, 九月,晋献公卒。公子奚齐被定为继承人。冬十月,晋大夫里克杀奚齐。公 子卓立。十年正月,里克又杀了公子卓,杀奚齐与献公卒在同一年,所以《春 秋》记载此事时,不称奚齐为“君”,因为未逾年。而杀公子卓时已是第二年, 所以称“君卓”。
【今译】
孔子说:“送葬回来后,儿子从西阶登堂,在宾位上接受吊唁。 这是要教导民众继续对死者的孝心。丧期未终了,不得称为‘君’, 这是启示民众不要与父亲争位。所以《春秋》记载晋国的丧事时 说:‘里克杀了他的国君的儿子奚齐以及国君卓。’用这样的方法来 防范民众,民众还是有弑杀父亲的。”
【经文】
子云:“孝以事君,弟以事长,示民不贰也。故君子有君不谋 仕①,唯卜之日称二君②。丧父三年,丧君三年,示民不疑也。父母 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财,示民有上下也。故天子四海之内无 客礼,莫敢为主焉。故君适其臣,升自阼阶③,即位于堂,示民不敢 有其室也。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示民不敢专也。以此坊民,民 犹忘其亲而贰其君。”
【今注】
①君子:君主的儿子。有君:君王尚在。谋仕:求官职。②二:同“贰”。 君主因故不能参加卜筮时,由儿子代理。只有这时儿子才可以自称“君之贰 某”。③阼阶:东阶,是主人站的位置。
【今译】
孔子说:“用孝道事奉君主,用悌道事奉首长,这是指示人民不 得怀有二心。所以君主的儿子在君主健在时不谋求官职,避免与 君主争位的嫌疑。只有在代替君主进行占卜时,才可以自称君主 之副位。为父亲服丧三年,为君主服丧也是三年,这是向人民显示 君主的尊严是不可怀疑的。父母健在,儿子不敢专有自己的身体, 不敢私自聚积财产,这是向人民显示有上下的区别。天子在四海 之内没有做客的礼节,因为没有人敢做他的主人。所以君主到臣 子家里,要从主人的台阶登堂,在堂上就位。这是向人民显示臣子 不能专有自己的宫室。父母健在,儿子不可以用车马等贵重财物 赠送他人,这是向人民显示儿子不能专有财产。即使用这些教诲 来防范民众,民众还是有忘记父母,对君主怀有二心的。”
【经文】
子云:“礼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先财而后礼,则 民利;无辞而行情①,则民争。故君子于有馈者,弗能见则不视其 馈。《易》曰:‘不耕获,不菑畬,凶②。’以此坊民,民犹贵禄而贱 行。”
【今注】
①辞:辞让。行情:直率地按自己的心情行事。②今《易经·无妄》六二 爻辞作“不耕获,不颱畬,利有攸往”,无“凶”字。 菑(zī):割草开荒。 畬(yú): 已垦种三年的田。
【今译】
孔子说:“先行相见之礼,然后馈赠币帛,这样是希望人民先做 事然后再求利禄。若是先送财物,然后才行礼,民众就会争夺。所 以君子对于送礼物的人,如果不能行相见之礼,则礼物看也不必看 了。《易经》上说:‘不耕种就有收获,不开荒而有了良田,这是不吉 利的。’用这样的教导来防范民众,民众还是重视利禄,轻视道德行 为。”
【经文】
子云:“君子不尽利以遗民。 《诗》云:‘彼有遗秉,此有不敛, 伊寡妇之利①。’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②,大夫不 坐羊,士不坐犬③。《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 同死④。’以此坊民,民犹忘义而争利,以亡其身。”
【今注】
①引《诗》见《小雅·大田》。 秉:扎成把的禾。 不敛(jì):割倒而未收的 禾。②力珍:力求珍品。③坐:指杀了羊犬后,把皮当坐垫。不坐羊、不 坐犬:意思是说不得无故宰杀羊犬。④引《诗》见《邶风·谷风》。葑、菲:两 种菜蔬的名称。下体:指根部。德音:美好的誓言。此处借“无以下体”(不要 连根拔),说明“不尽利以遗民”的意思。
【今译】
孔子说:“君子不把所有利益全部搜刮干净,而是遗留一点给 人民。《诗经》上说:‘那里有一把遗漏的禾,这里有几颗未收的穗, 让孤儿寡妇也得点利。’君子做了官就不同时又种田;种田的,就不 同时又打渔。吃食不要求山珍海味。大夫不可无故杀羊,士不可 无故杀狗。《诗经》上说:‘采葑又采菲,不要连根拔;好话莫违背, 和你同生死。’用这样的教导来防范民众,民众还是会忘记道义,争 夺利益,以致于丢了性命。”
【经文】
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 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①,恐男女之无别也。以此坊民,民 犹有自献其身②。《诗》云:‘伐柯如之何? 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 匪媒不得。艺麻如之何? 横纵其亩。取妻如之何? 必告父 母③。’”
【今注】
①币:指男女定婚时的聘礼。②自献其身:私下以身相许。③引 《诗》见《齐风·南山》。伐柯:《毛诗》作“析薪”。艺:种植。横纵:指纵横整治 田地。
【今译】
孔子说:“礼可以用来防备民众淫乱,表明男女之区别,避免发 生嫌疑,从而成为民众的法纪。男女之间没有媒人,不得建立联 系;没有定婚的礼物,不得互相见面。这就是害怕男女之间没有界 限。虽然像这样防备民众,民众还是有私自以身相许的。《诗经》 上说:‘怎样才能砍柴? 没有斧头不行;怎样才能娶妻? 没有媒人 不行;怎样才能种麻? 先要整理田亩;怎样才能娶妻?必先告诉父 母。’”
【经文】
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以此坊民,鲁《春秋》犹去夫人之姓曰吴,其死曰‘孟子卒①’。”子 云:“礼,非祭,男女不交爵②。以此坊民,阳侯犹杀缪侯而窃其夫 人③,故大飨废夫人之礼。”
【今注】
①鲁昭公娶吴孟子为夫人,鲁国和吴国都是姬姓。哀公十二年孟子死。 按《春秋》惯例,记孟子之妻死当曰:“夫人姬氏薨。”但由于娶的是同姓,因而 《春秋》为之避讳,只记”孟子卒”。②交爵:互相酬酢敬酒。③阳侯缪侯: 两个古代诸侯国君。古代诸侯国君相见,也由国君与夫人一道燕飨来宾。盖 缪侯与夫人一道招待阳侯,阳侯见缪侯夫人美,于是杀了缪侯,抢了他的夫 人。
【今译】
孔子说:“娶妻不娶同姓的人,以此强调血缘的区别。如果是 买妾,不知道她的姓,则应该通过占卜决定是否适宜。用这种方法 防范民众,鲁昭公居然还娶同姓吴国女人为妻,以至于鲁国《春秋》 记载她的死,不称其姓,只说‘孟子卒’。”孔子说:“礼规定,不是祭 祀的时候,男女不得在一起交杯敬酒。用这样的方法来防范民众, 阳侯居然还杀了缪侯,占有了他的夫人,所以后来就废止了夫人参 加大飨的礼节。”
【经文】
子云:“寡妇之子,不有见焉①,则弗友也,君子以辟远也。故 朋友之交,主人不在,不有大故②,则不入其门。以此坊民,民犹以 色厚于德。”
【今注】
①有见:指见到他有特别的才能和技艺。②大故:重大事故,如灾、病、 死亡之类。
【今译】
孔子说:“对于寡妇的儿子,如果不是见他确实很有才能,就不 要跟他交朋友。这是因为君子应该远远地避开嫌疑。朋友之间交 往,如果主人不在家,又不是遇到死人、失火之类的大事,就不要进 人家的门。像这样来防范民众,民众还是把色看得比德更重。”
【经文】
子云:“好德如好色。诸侯不下渔色①。故君子远色以为民 纪。故男女授受不亲。御妇人则进左手②。姑姊妹女子已嫁而 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寡妇不夜哭。妇人疾,问之,不问其疾。 以此坊民,民犹淫佚而乱于族。”
【今注】
①下渔色:指在本国卿大夫、士之女中挑选妻妾。②妇人乘车居左,御 者居右。以左手上前御车,则可以背部侧向妇人,稍加回避。③不问其疾: 不问是什么病。
【今译】
孔子说:“喜好美德,应该像喜好美色一样。诸侯不应该在自 己的臣民中挑选美女为妻妾,君子远离美色,为民众作出榜样。所 以男女不得亲自授受东西。男子给妇人驾车,应该以左手上前。 姑、姊妹及女儿等已经出嫁,回娘家时,娘家的男子就不可跟她们 坐在一张席上。寡妇不得在夜间哭泣。妇人有病,男人去慰问时, 不得问是什么病。用这样的礼节来防备民众,民众仍然奸淫放纵, 干出败坏伦常的事情。”
【经文】
子云:“婚礼,婿亲迎,见于舅姑①,舅姑承子以授婿②,恐事之 违也。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③。”
【今注】
①婿:舅姑。这里指女方的父母。②承:进。子:指女儿。③不至: 女子不肯跟随男方。
【今译】
孔子说:“按照婚礼,娶亲时女婿要亲自到女方家里去迎接,见 到岳父岳母,岳父岳母要亲自把女儿交给女婿,而且还担心女儿不 能顺从丈夫。用这种方法来防范民众,还是有一些女子不肯跟随 男子回去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