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寓言(节选)》原文及鉴赏

【导语】:

寓言十九①,重言十七②,卮言日出③,和以天倪④。寓言十九,藉外论之⑤。亲父不为其子媒⑥,亲父誉之,不如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⑦,不与己同则反⑧;同于己为是之,异于

  寓言十九①,重言十七②,卮言日出③,和以天倪④。寓言十九,藉外论之⑤。亲父不为其子媒⑥,亲父誉之,不如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⑦,不与己同则反⑧;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⑨,是为耆艾⑩。年先矣(11),而无经纬本末以期来者(12),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13);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14)。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15),所以穷年(16)。不言则齐(17),齐与言不齐(18),言与齐不齐也,故曰无言。言无言(19),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有自也而可(20),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21)?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22),以不同形相禅(23),始卒若环(24),莫得其伦(25),是谓天均(26)。天均者,天倪也。

  【注释】 ①寓言:有所寄托或寓意的言论;十九,十分之九。 ②重言:借重时贤先哲的言论;十七,十分之七。 ③卮(zhi音支)言:指抽象的、议论性的文字;日出,时常出现,不时出现。 ④和:合;天倪,自然。 ⑤藉:借;外,外人,他人。 ⑥媒,说媒,作媒。⑦应:赞许。 ⑧反:反对。 ⑨已言:前人已说过的话。 ⑩耆艾:经历丰富的长者。 (11)年先:年长的人;先,长。 (12)经纬本末:指道理、经验等;期,待;来者,后来之人。 (13)无人道:缺乏为人之道。 (14)陈人:陈腐之人。 (15)曼衍:推衍,引申为穿插。 (16)穷年:终生。 (17)言:指人们发出的是非之论;齐,指自然万物的齐一。 (18)齐:指“不言则齐”。 (19)言无言:第一个言,说;第二个言,对自然万物所加的是非之论。 (20)自:指各自的主观成见。 (21)恶(wu音乌)乎:怎么。 (22)种:种类。 (23)形:形式;禅,代,传接,意为变化。 (24)始:开始;卒,终;若环,象环一样,指无终无始。(25)伦:次序。 (26)天均:指支配万物变化的自然之道。

  【今译】 寓意的言论占十分之九,借重时贤先哲的言论占十分之七;抽象的议论性文辞时常出现,总是合于自然。寓言占十分之九,假托于他人进行论述。父亲不为自己的儿子作媒。父亲称赞儿子,总不如别人称赞更令人信服;别人称赞,如有人不信,这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人的过错。与自己看法相同则赞许,与自己看法不同则反对。与自己看法一致,则予以肯定,与自己看法不一致,则否定之。重言占十分之七,它记述的都是经历丰富的长者的言论。年长的人,如果没有处世的道理、经验留给后人,这就不能称作是前辈长者。人如果没有处世的道理、经验,也就失去了做人之道;人如果无人道,那就是陈腐之人。卮言时常出现,与自然相合,借此穿插推论,一直能说到生命结束之时。人们不发表是非之论,则物理齐一,本来是齐同的自然万物,一经人们的是非之论,则不齐了,言论可以使原本齐的万物不齐,所以说对万物不能妄加是非之论。发表对万物不加主观评论的话,即使终身都在说,也等于没说一样;即使一生不说评论万物的话,也未尝不在说话。由于有了自己的主观成见,也就有了对与不对。有了自己的主观成见,对某一物来说,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那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是这样就有这样的原因。为什么不是这样的呢?不是这样也有不是这样的原因。为什么是对的呢?是对的就有对的原因。为什么是不对的呢?不对也就有不对的原因。物本来就有其所以这样的原因,本来就存在其可以肯定的道理,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如此,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可以肯定的。如果不是卮言时常出现,合于自然,随物变化而言,所说的道理怎么能够维持长久呢!万物都各有种类,以不同的形式变化,象环一样,周而复始,无始无终,无从找到它的终始的次序,这就是支配万物变化的自然之道。所谓“天均”,就是自然的变化。

  【集评】 清·林云铭《庄子因》:“自己扯谎,反归罪于他人,奇情异想,从天外来。”

  清·宣颖《南华经解》:“将一部著书之法标列于此,盖庄子仙才,便有此三样用笔,以颠倒古今文人。独怪此处已明明揭破,而学者独颠倒其中,余览前后注《庄》者数十家,无一人不如入八阵而眩于其变化,登迷楼而惘然其路径也。呜呼,南华老仙,天机固自峥嵘浩荡,乃明明揭破,而犹不能读,岂能免于作者之揶揄也耶。”

  清·胡文英《庄子独见》:“(末二句)解‘人之罪也’四句,是从对面作结;‘是之谓陈人’,从反面作结;此处抽出‘天倪’细释,从旁面作结。读者识破此等机关,行文自绝迹飞行矣。”

  清·刘凤苞《南华雪心编》:“南华妙境,寓言十居其九,含绵邈于尺素,挫万象于毫端,波澜诡谲,机趣环生,惟不从正文索解故也。重言十居其七,杂言古人问答之词,而参以己意,虽不必实有其人其事,当凭空结撰之时,亦准乎数典不忘之例,见非自我作古,古人已先我言之也。二者皆卮言之日出也,如水在卮,随时挹注,汨泪其来,全是一片天机,与为倾泻。卮言不足以尽天倪,而天倪自寓。一‘和’字,最有精神。以下又申解三层,各极其妙。……庄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举世悠悠,借此以消遣岁月,直浇尽胸中块垒矣。……从‘天均’揭出天倪,真窥见天人合一之致,解得此妙,一部《南华》,如秋水澄鲜,云影天光,无非化境矣。”

  又:“此篇是庄子揭明立言之意。寓言、重言、卮言,括尽一部《南华》,读者急须著眼,方不致刻舟求剑,买椟还珠。”

  【总案】 本段说明《庄子》一书的文体特点,将其概括为寓言、重言、卮言三个方面,并具体论述了采用这些文体的原因。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