胠箧 胠箧,是打开箱子的意思。本篇阐明了庄子绝圣弃智的主张。庄子认为,圣人、智慧用来约束小民有余,却不能防止大盗,盗贼正是利用圣智仁义去扰乱天下,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胠箧 胠箧,是打开箱子的意思。本篇阐明了庄子绝圣弃智的主张。庄子认为,圣人、智慧用来约束小民有余,却不能防止大盗,盗贼正是利用圣智仁义去扰乱天下,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
胠箧
“胠箧”,是打开箱子的意思。本篇阐明了庄子“绝圣弃智”的主张。庄子认为,圣人、智慧用来约束小民有余,却不能防止大盗,盗贼正是利用圣智仁义去扰乱天下,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要灭绝圣人、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在此节选部分内容来论述庄子的这一观点。
一
将为胠(qū)箧(qiè)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téng),固扃(jiǒng)(jué),此世俗之所谓知也。①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②唯恐缄縢扃之不固也。然则乡③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gǔ)之所布,耒(lěi)耨(nòu)之所刺,④方二千余里。阖(hé)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⑤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⑥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⑦,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chǐ),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⑧故跖之徒问于跖曰: “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⑨而无有道邪?夫妄意⑩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注释】
①胠:从旁边打开。箧:箱子。探囊:掏布袋子。发匮:开柜子。匮,通“柜”。摄:打结。缄、縢:均为绳索。扃:插闩。:锁钥。②负:背。揭:举。③乡:通“向”,指前面所说。④耒:犁。耨:锄。刺:插入。⑤阖四竟:全国。阖,整个。竟,境。曷:何。不法:不效法。⑥十二世:应当是“世世”。⑦至知者:最有智慧的人。知,通“智”。⑧胣:剖开肚子拘出肠子。靡:通“糜”,糜烂。⑨何适:往哪里去,哪一个。⑩妄意:揣度。不立:不能建功立业。不行:不能行窃下去。唇竭:嘴唇反举向上,也就是牙齿外露。掊击:打倒,抨击。
【译文】
为了防范那些开箱子、掏口袋、撬柜子的小偷,人们必须捆紧绳索,加固门闩和锁扣,这就是普通人们所认为的聪明。然而大的强盗一来,就会顺手背起柜子、扛起箱子、挑起口袋迅速地偷走,唯恐绳索不够牢固,门闩和锁扣不够牢靠。既然如此,那么以前所说的聪明,不就是在为大盗积聚财物吗?
因此,我们尝试着探讨一下:世俗所说的聪明,有不为大盗储备积累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为大盗守护的吗?为什么说是这样的呢?过去的齐国,从邻里相望、鸡犬相鸣,到网罟设置的地方,再到犁锄耕作的地方,方圆两千多里。整个国家,凡是建立宗庙社稷,以及设置邑屋州闾乡曲等各级行政机构的地方,何尝不是在仿效古代的圣人呢?然而,田成子突然杀死了齐国国君,篡夺了齐国政权,他所盗窃的岂止只是齐国呢?他不是连同圣人的法规制度也一起窃取了吗?因此,田成子虽然背负了盗贼的名声,却有着与尧、舜一样安稳的帝王地位。小的国家不敢反对他,大的国家不敢讨伐他,他就这样世世代代占据着齐国。这岂不就是连同圣明的法制一起盗取了齐国的政权,并以此保护了他自己的身家性命吗?
所以,我们不妨接着讨论:世俗所认为的最聪明的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世人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守护财物的吗?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过去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心,苌弘被挖去肠子,伍子胥被沉江而糜烂,像这四位贤人,都无法免遭杀戮。因而盗跖的徒弟问盗跖:“做强盗也有行为准则吗?”盗跖回答:“做什么事情没有原则呢?能够揣测出屋里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能够抢先入室,这就是勇敢;能够在撤出时主动断后,这就是义气;能够预知计划是否可行,这就是智慧;能够分赃均匀,这就是仁爱。如果不具备以上五个方面,而成为大盗的,天下还没有这样的人呢。”由此可见,善良之人如果不知道圣人之道,就无法建功立业,盗跖如果不知晓圣人之道,就不能行窃下去。然而,天下的善人少,可是不善的人多,那么圣人对天下所起到的作用就少,损害天下的作用就多。所以说,唇亡则齿寒;鲁酒薄,而使邯郸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圣人出现,大盗也随之出现。打倒圣人,放走盗贼,那么天下就平安无事了。
二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①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②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③为之斗斛(hú)④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⑤为之符玺(xǐ)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⑥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yuè)之威弗能禁。⑦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注释】
①川:两座山之间的流水。竭:干涸。谷:两座山之间的流水道。虚:空旷。夷:平。渊:深潭。实:满。②故:事故,变故。③重圣人:使圣人之法得到重视。重利盗跖:使盗跖获得厚利。④斗斛:古代量器,十斗为一斛。⑤权:秤锤。衡:秤杆。⑥钩:腰带钩。⑦逐:竞逐,追随。揭:举而夺之。轩冕:轩车和礼帽,指高官厚禄。劝:劝勉,鼓励。钺:大斧,这里代指行刑。
【译文】
河川断流干涸,那么山谷就会空虚;山丘被夷为平地,那么深渊就能被填满。圣人死了,那么大盗就不会兴起,天下就会太平无事!假如圣人不死,大盗就会作恶不止。虽然说重用圣人是为了治理天下,可结果却是让盗跖得到大大的好处。圣人制造了斗斛称量谷物以示公平,可是大盗却连斗斛一起偷走了;圣人制造了市秤来称东西,可是大盗却连市秤一起偷走了;圣人制造了符契印章以此作为信用的凭证,可是大盗连符契印章一起偷走了;圣人为矫正不正之风而宣扬仁义,可是大盗连仁义一起偷走了。为什么这样说呢?那些偷窃带钩的人受到刑戮和杀害,可是那些盗窃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了诸侯,看看这些就明白了。诸侯的前门都打着仁义的招牌,这难道不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所以,那些追随大盗,身居诸侯之位,窃取仁义和斗斛、市秤、符契印章的人,即使有了高官厚禄的赏赐,也不能劝止他们不去当大盗,即使用严苛的刑罚也无法禁止他们。这样对盗跖极为有利而难以禁止的情况,都是圣人的过错啊。所以说,鱼儿不能脱离深渊,治理国家的利器不能随意显露给人看。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能明示于天下的。
【智慧全解】
自敛锋芒,保全自身
庄子说:“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意思是说,鱼儿不能脱离深渊,治理国家的利器不能随意显露给人看。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能明示于天下的。庄子的这一思想意在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有多少德才,都不要轻易地显露于外,要善于隐藏,这样才能更好地躲避祸患,保全自身。
一个人自恃才能过人,总是表现过多,往往会给对手带来压力和不快。对手就会感觉你气势过盛,不可一世。他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就会将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尤其是当你的傲然之气表现出来的时候,他甚至会怒火中烧,不择手段地对你施以明枪暗箭。这个时候,你就危险了,所以,欲成大事者必须学会自敛锋芒、韬光养晦。
要让一个自认为有才华有前途的人做到心高气不傲,似乎有点难。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又能尽施才华,你必须战胜盲目自大、盛气凌人的心理和作风,凡事不要张狂咄咄逼人,并且还应当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利器不明天下”,自敛锋芒,不仅是有修养的表现,也是生存发展的策略。只有巧妙地掩饰自己的锋芒,才能获得众人的认可与尊敬。因为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抱有好奇心,不要一下子展现你所有的本事,一步一步来,才能获得扎实的成功。倘若你处处表现卖弄、志得意满时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多么出众的才智或高远的志向,都要时刻谨记:心高不可气傲,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必须审时度势,尽量收敛起锋芒,以免惹火烧身,影响前程甚至危及生命。
【阅读延伸】
擒 鹏 之 鹰
春秋时期,年轻的楚文王非常喜爱打猎,他一直想拥有一只勇猛的猎鹰,以便在打猎时助自己一臂之力。于是他下令张贴榜文,悬赏纳鹰。
告示贴出后,献鹰者摩肩接踵,可是献上的猎鹰,楚文王一只也没看上。
有一天,又有一个人前来献鹰。这只鹰体态矫健,浑身的羽毛光滑油亮,像一匹褐色的缎子,没有一丝杂色,脚爪锋利如尖刃,样子威武神骏,楚文王一看就喜不自胜,叹道:“此鹰果然不凡!”为了早些看到新得的猎鹰一展身手,楚文王立刻带着它到云梦泽去打猎。
楚文王命人挖下许多陷阱,里面埋上尖刺,又布下了大量用来捕捉动物的夹子和罗网,然后下令放火烧荒。一时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大小飞禽走兽争相奔逃。这样没头没脑的一阵乱蹿,被火烧伤的、被烟熏倒的、掉进陷阱的、被夹子夹住的、被网罩住的动物不计其数。趁着这有利的时机,其他猎鹰们纷纷竖起了颈上的羽毛,拍打着双翅,竞相冲出去捕捉猎物,到主人面前邀功请赏。可是,那只新得的猎鹰却显出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伸着脖子,瞪着眼睛呆滞而漠然地瞧着眼前这一切,全然没有上前搏击的意思。
楚文王看了,既失望,又生气,枉自己欢喜一场,马上召来献鹰的人,质问道:“我的那些鹰已经为我捕获到了很多猎物了,可是你献上的鹰却纹丝不动,一只猎物也没逮到。此等差劲的蠢物也敢献于我,你好大的胆子,不要命了吗?”
献鹰的人辩解说:“我献的这只鹰如果也只和普通猎鹰一样,只能捕捉野兔山鸡之类的猎物,那我怎么敢把它献给大王呢?请您耐心地等待显示它才能的机会吧。”
楚文王的怒气还未消,突然看见云雾中有一只巨大的飞禽在滑翔,全身洁白。它速度奇快,看不清形状,闪了几闪就不见了。这时候,那只猎鹰双眼光芒四射,展开翅膀,犹如一道闪电般冲向天空,刹那间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过了一会儿,天空中下起了大雪。人们仔细一看,原来落下的是一片片洁白的羽毛。然后,一股殷红的鲜血像雨一般倾注下来,大家都被这一奇观惊呆了。最后,一只硕大的鸟掉落下来,两翅盖住了大片土地,粗粗一量,竟然有十几里宽。
大家一时都不认识它究竟是什么鸟,有一位博学多识的人终于认了出来,就告诉楚文王说:“这就是大鹏啊!”楚文王大喜,于是重重赏赐了那个献鹰的人。
擒鹏之鹰面对小猎物呆若木鸡,不为所动,并不代表它差劲、无能。它不愿为了一些小猎物而显露其能力,因为它有着更高的追求。它平时不愿显示“利器”于外,只有遇到高远之物时才尽显才智,这样才是大智慧啊。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