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须有多寡,与眉相称 【原文】 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多者,宜清、宜疏、宜缩(1)。宜参差不齐;少者,宜光、宜健、宜圆、宜有情照顾(2)。卷如螺纹,聪明豁达;长如解索(3),风流荣显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十六 须有多寡,与眉相称 【原文】 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多者,宜清、宜疏、宜缩(1)。宜参差不齐;少者,宜光、宜健、宜圆、宜有情照顾(2)。卷如螺纹,聪明豁达;长如解索(3),风流荣显
十六 须有多寡,与眉相称
【原文】
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多者,宜清、宜疏、宜缩(1)。宜参差不齐;少者,宜光、宜健、宜圆、宜有情照顾(2)。卷如螺纹,聪明豁达;长如解索(3),风流荣显;劲如张戟,位高权重;亮若银条,早登廊庙(4),皆宦途大器。紫须剑眉,声音洪壮;篷然虬乱,尝见耳后,配以神骨清奇,不千里封侯,亦十年拜相。他如“辅须先长终不利”、“人中不见一世穷”。“鼻毛接须多滞晦”、“短髭遮口饿终身”,此其显而可见者耳。
【注释】
(1)缩:指不直不硬,不散不乱。
(2)友情照顾:胡须与其他部位相均衡,使整体趋于和谐一致,宛如彼此有情,互相照应。
(3)解索:指断裂磨损的绳头,其绳身多小曲。
(4)廊庙:庙,指太庙,廊,指古代帝皇与群臣商议朝政的地方。
【译文】
胡须,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无论是多还是少,都要与眉毛相和谐,相匹配。胡须多的应该清秀流畅,疏爽明朗,不杂不乱,并且长短错落有致。胡须少的,就要润泽光亮,刚健挺直,气韵十足,并与其他部位相互协调。胡须如果像螺丝一样的弯曲,这人一定聪明,目光高远,豁然大度。胡须细长如磨损的绳子一样到处是细弯小曲,此人生性风流倜傥,却没有淫乱之心,将来一定能名高位显。胡须刚劲有力,如一把张开的利戟,此人将来一定当大官,掌重权。胡须清新明朗,像闪闪发光的银条,此人年纪轻轻就官运亨通。以上这些都是仕途官场上的大材大器的人物。如果人的胡须是紫色,眉毛如利剑,声音洪亮粗壮。胡须像虬那样蓬松劲挺散乱,而且有时还长到耳朵后边去,这样的胡须,再有一副清爽和英俊的骨骼与精神。即使封不了千里之候,也能当十年的宰相。其他的胡须,如辅须先长出来,终究没有好处。人中没有胡须,一辈子受苦受穷。鼻毛连接胡须,命运多舛,前景黯然。短髭长大了而遮住了嘴,一辈子忍饥挨饿等等。这些胡须的凶相,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就用不着详细论述了。
【解读】
古人惯用“须眉”一词代称男子,可见胡须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胡须,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古代相士们认为,胡须的多少与须相的好坏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关系,无论多少,都必须与眉毛相称。须卷如螺纹者聪明豁达;长如解索者风流显荣;劲如张戟者位高权重;亮若银条者早登廊庙,这四种都是上佳的须相,有以上特征的人,也不一定聪明豁达,位高权重。但至少能证明他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反之,下巴和两腮先长出胡须来了,唯独人中无胡须,鼻毛连接胡须,短髯长的遮住了嘴等等,因为破坏了面部的和谐,很难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所以也不易被人赏识,即使满腹经纶之人,也容易被埋没,因此,这些被古人认为是胡须的凶相。
典例阐幽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
霍去病的父亲霍仲儒,曾以小吏身份在平阳侯家做事,与侍女卫少儿私通,生了霍去病。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受到汉武帝的宠爱,立为皇后,霍去病因为是皇戚而尊贵。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年仅十八岁,异常的勇敢,又善骑射,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成了皇帝的侍中。这一年,霍去病也跟着舅舅卫青抗击匈奴。
这也是霍去病第一次上战场,只做了个校尉,率领八百骑兵,离开大军几百里,寻找匈奴军队的踪迹。他们远远望见了匈奴的营帐,就偷偷绕道抄过去,向最大的帐篷突然发出猛烈的攻击,霍去病眼明手快,一刀杀了一个匈奴的贵族,他的部下又俘虏了一个。匈奴兵见首领被杀,又不知道对方底细,慌忙四处奔逃,八百骑兵追上去又杀了两千多匈奴兵,才返回大营。
卫青正在大营等得着急,见霍去病提了一个人头回来,还押了两个俘虏。经审问,才知道这两个俘虏,一个是单于的叔叔,一个是单于的相国,那个被杀的也是单于爷爷一辈的王。汉武帝得知后异常的高兴,封霍去病为冠军侯食邑一千户。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又封霍去病为骠骑大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进攻匈奴。霍去病和匈奴激战六天,匈奴终于抵挡不住,向后败退。霍去病率领骑兵绕过焉支山,追了一千多里路,俘虏了浑邪王的儿子和相国,把休屠王祭天的铜像也拿了回来。汉武帝得知胜利的消息后,立即加封霍去病两千户。这年夏天,霍去病再次出击匈奴,越过居延泽,经过小月氏进攻祁连山,斩杀匈奴三万多人,抓获五名匈奴的小王及他们的母亲,还抓获了单于的妻子。霍去病又被加封五千户。他的部将也得到了不同的赏赐,而一起出征的老将军却无战功。
霍去病手下的兵士都是经过精选的兵将,装备好,敢于孤军深入,常常跑在大军的前面。那些老将军的兵马装备都比不上霍去病,常常因为行军迟缓,遇不到好的战机。而霍去病的军队运气很好,从来没有遇到过严重的困境。从此以后,霍去病越来越受到汉武帝的喜爱,跟大将军卫青差不多。
这年秋天,浑邪王因为单于的猜疑准备投降汉朝,汉武帝怕他是诈降,就派霍去病率领军队前去迎接。霍去病率兵渡过河,与浑邪王的军队远远相望。浑邪王的将士一见汉朝的军队,很多人都不想投降,纷纷逃跑。霍去病快马杀入敌营,杀死逃兵八千多人。然后率领浑邪王的军队渡河,投降的有几万人,这次,霍去病又被加封一千七百户。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经过充分的准备,派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合击匈奴。霍去病以李敢为校尉,充作副将,携带少量军需物品,穿越大沙漠,大败匈奴军,一直追到瀚海,俘虏和杀死敌人七万多人,汉军也损失十分之三。又从匈奴那里夺得大量的粮食,保证了汉军的军粮需求。汉武帝又加封霍去病五千八百户,校尉李敢也因战功被封为关内侯,食邑两千户。
卫青和霍去病的大军出征时,在边塞检阅军队,共有马匹十四万,而得胜回来时马匹不足三万。于是曾设大司马的官位,卫青和霍去病都当过大司马。汉武帝又下令,让霍去病的官阶和俸禄与卫青相等。从此,卫青的权势日日减退,而霍去病日日显贵。卫青的一些老朋友和门客也都跑去侍奉霍去病。
霍去病为人寡言少语,但是做事很有气魄,敢作敢为。汉武帝曾经想教他孙武和吴起兵法,霍去病却说:“打仗只看方略,不必学古人兵法。”汉武帝为了慰劳霍去病,想给他修筑豪华的府邸,但霍去病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因此,汉武帝更加赏识他。但是霍去病从小在宫中,不知道体恤士兵。他出兵打仗时,汉武帝派人给他送几十车食物,回来时,剩下的米肉都坏了,可是士兵却吃不饱饭。在塞外打仗的时候,士兵们缺少粮食,有的吃不饱,饿的站不起来,可霍去病还画地段为球场,踢球作乐。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非常悲伤,派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成阵,为霍去病送葬。又把霍去病的坟墓的外形修的像祁连山,坟前还雕塑了马踏匈奴的雕像。称霍去病为景桓侯,让他的儿子承袭爵位。
长须过脐,必为天子
明成祖朱棣是我国历史上最着名的皇帝之一,他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一是他觊觎皇位的野心从未消减,反而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相士关于他有天子像,年过四十,长须过脐,必为天子的说法也更坚定了他夺天下的决心。本为燕王的朱棣,靠装疯赢得了时间,发动叛乱,大败建文帝登上皇位。
明太祖朱元璋儿子诸多,其中朱棣为人深鸷老辣,很像其父朱元璋,在太子朱标病死后,朱元璋曾想立朱棣为太子,但许多大臣表示反对,一是,如果立朱棣为太子,对其兄弟则无法交代,二是,不合正统习惯。朱元璋无奈,只得立朱标的次子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皇太孙继位,就是建文帝。建文帝年龄太小,又生性仁慈懦弱,他的叔叔各霸占一方,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原来老辣的朱元璋把自己的子侄分到各处称王,目的是为了监视各地带兵将领的动静,以防他们叛乱,后来就分封各地成为藩王。这样许多藩王就拥有重兵,如宁王拥有精兵八万,燕王朱棣的军队就更加强大了。这样一来,建文帝的皇权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一些大臣的建议下,建文帝开始削藩。在削藩的过程中,杀了很多亲王。燕王朱棣听了,十分着急。好在燕王的封地离当时的都城金陵很远,又地广兵多,一时尚可无虞。僧人道衍是朱棣的谋士,他对朱棣说:“我一见殿下,便知当为天子。”相士袁珙也对朱棣说:“殿下年近四十,一过四十,长须过脐,必为天子,如有不准,愿剜双目。”在这些人的怂恿下,朱棣便积极的操练兵马。
道衍唯恐练兵消息走漏,就在殿中挖了一个地道,通往后苑,修筑地下室,围绕重墙,在内督造兵器,又在墙外养了无数的鸭鹅,日夜鸣叫,声如浪潮,以不使外人听到里面的声响。但是消息还是走漏了,不久就传到朝廷,大臣齐泰、黄子澄两人十分重视此事,黄子澄主张立即伐燕,齐泰以为应先密布兵马,铲除其党羽,然后再兴兵伐之。建文帝听从了齐泰的建议,便命工部侍郎张呙为北平都布政使,指挥谢贵,张信掌北平都司事,又命都督宋忠屯兵开平,再命其他各路兵马驻守山海关,保护金陵。部署已定,建文帝便分封诸王。朱棣知道建文帝已经开始怀疑他了,为了打消建文帝的猜疑,便派自己三个儿子高炽、高煦、高燧前往金陵,祭奠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正在疑惑不定,忽报三人前来,就立即召见,言谈之下,建文帝觉得除朱高煦有骄矜之色外,其他两人执礼甚恭,便稍稍安下心来。等祭奠完了朱元璋,建文帝便想把这三人留下作为人质。正在迟疑不决之际,谁知朱棣棋高一着,飞马来报,说朱棣病危,要三子速回。建文帝无奈,只得放三人回去。魏国公徐辉祖听说之后,连忙来见,让建文帝留下朱高煦。原来徐辉祖是徐达之子,是朱棣三子的舅舅。他对建文帝说:“臣的三个外甥中,唯有高煦最为勇悍无赖,不但不忠,还将叛父,他日必为后患,不如留在京中,以免日后胡行。”建文帝犹豫不决,再问别人,其他人都朱高煦为担保,于是,建文帝决定放行。朱高煦深恐建文帝后悔,临行时偷了徐辉祖的一匹名马,飞奔而去。一路上杀了许多驿城官吏,返见朱棣。朱棣见归来,十分高兴,对他们说:“我们父子四人今又重逢,真是天助我也!”
过了几天,建文帝的朝旨到来,对朱高煦沿途杀人痛加指责,责令朱棣拿问,朱棣对此事置之不理。又过了几天,朱棣的得力校尉于凉、周铎两人被建文帝派来监视朱棣的北平都司事谢贵等人设计骗去,送往京师处斩。两人被斩以后,建文帝又下旨,严厉责备朱棣,说朱棣私练兵马,图谋不轨。朱棣见事已紧迫,起事的预备还未就绪,就想出了一条缓兵之计——装疯。
朱棣披头散发,在街道上奔吼,不知所云。有时在街上夺了别人的食物,狼吞虎咽,有时又昏昏沉沉的躺在街边的沟渠之中,数日不起。谢贵等人听说朱棣疯了,就去探望。当时正值盛夏,烈日炎炎,酷暑难耐,但见燕王府内摆着一个火炉,熊熊烈火,朱棣坐在旁边,身穿羊皮袄,还冻得瑟瑟发抖。两人与之交谈,朱棣便满口胡言,让人不知所以。谢贵等人见状,就告辞了。谢贵等人把这些情况暗暗地报给了建文帝,他有些相信,便不再成天琢磨着该怎么对付燕王了。但是朱棣的长史葛成与张、谢二人关系很好,告诉他们燕王诈疯,要小心在意,谢贵二人还大不相信。过了一段时间,燕王派一个叫邓庸的百户到朝廷汇报一些事情,大臣齐泰便把他抓了起来,严加拷问,邓庸熬不住酷刑的摧残,就把朱棣谋反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建文帝知道后大吃一惊,便立即发符遣使去逮捕燕王的官吏,并密令原为朱棣亲信的北平都指挥张信设法逮捕朱棣。
张信犹豫不决,回家告诉母亲,其母说:“万万不可,我听说燕王应当据有天下,王者不死,难道是你一人所能逮捕的吗”张信便不再想逮捕朱棣,可朝廷的密诏又到了,催他行事,张信举棋不定,就来见朱棣,想看个究竟。但是朱棣托病不见,三请三辞,张信无奈,就便服前往,说有秘事求见,朱棣召见了他。进了燕王府,但见朱棣躺在床上,他就拜倒在床下。朱棣以手指口,不知所云。张信便说:“殿下不必如此,有事尽管告诉我。”朱棣问道:“你说什么?”张信道:“臣有心归服殿下,殿下却瞒着我,令臣不解。我实话告诉你,朝廷密诏让我逮捕你入京,如果你确实有病,我就送你入京,皇上也不会对你怎么样,如果你是诈病,还要极早打算。”
朱棣听了此话,猛然下床再拜道:“生我一家,全仗足下。”张信见朱棣果然是装病,大喜过望。朱棣召见道衍等人,一起谋划,觉得事不宜迟,可以起事了。这时,天忽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暴雨,殿檐上的瓦片被吹了下来,朱棣很不高兴。道衍进言说:“这是上天示祥,殿下为何不高兴呢?”朱棣谩骂到:“秃奴纯系胡说,疾风暴雨,还说是祥兆”道衍笑道:“飞龙在天,哪不有风雨?檐瓦交坠,就是将易黄屋的预兆,为什么说不祥呢?”朱棣听了转怒为喜。于是,朱棣设计杀了张信,谢贵二人,冲散了指挥使彭二的军马,安定了北平城,改用洪武三十二年的年号,部署官吏,建制法令,公然发起了叛乱。经过三年的反复苦战,朱棣终于打败了建文帝,登上了皇位,并迁都北平,成为中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皇帝。
须眉过长,心似虎狼
秦王政十七年,秦王政后悔处死韩非,欲怪罪李斯。李斯为了避免祸事,不得已忙举荐治国奇才魏国大梁人尉缭。秦王政闻尉缭之名,并未急于召见,而是先征求王翦的意见。王翦说:“尉缭有奇才!深知兵法,能文能武,不可多得,只是他人在魏国,大王何以得见?”秦王政说:“听李斯说,尉缭现在客居咸阳,要见他这不很容易吗!”王翦道:“真是天助秦也!大王可速见尉缭,莫失良机,其若为别国所用,必为秦之劲敌也!”秦王政说:“我拟一诏,将他唤来不就是了。”王翦上前阻止道:“不可,万万不可,尉缭非比常人,以国宾之礼相请,乃恐其未必肯来,何敢礼仪不周呢?”
于是,秦王政又唤来李斯,与王翦三人同去请尉缭。尉缭见秦王政,长揖不拜。秦王政置之上座,呼为先生,并问其天下大事。尉缭说:“今列国之于强秦,犹如郡县也,散则易尽,合则难攻。昔三晋合而智伯亡,五国合而王滑走,对此,大王不可不察。”秦王政问:“欲使其散而不复合,有何良策?”
尉缭说:“今国家之计,皆决于豪臣,要利用豪臣,不过是多费些钱财而已。大王不必爱护库府所藏金银,如以其厚贿赂诸国豪臣,以乱其君臣,大王用不了30万金,诸侯将尽归秦矣。”秦王政大悦,即封尉缭为上客,并免除一切君臣之礼,有事求教,与之同食同住。群臣皆惊,然尉缭则不以为然,对秦王政仍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
王翦早慕尉缭之名,见尉缭的确谈吐不凡,处事不俗,便单独前去拜见。尉缭一见王翦便说:“吾知君的来意,一为秦王,二为自己。吾观秦王此人鼻梁高大,须眉过长,肩胛耸起,声如豺狼,胸中必藏有虎狼之心,残暴成性,刻薄寡恩,用着人的时候,容易屈就于对方,用不着的时候,会反目成仇。而且列国争强,为了统一霸业,秦王完全可以屈尊纡贵,一旦天下统一,遂其志愿,只怕天下之人,全都要成为他的奴隶了!知道了秦王是怎么一个人,你自然知道自己的处境和结局了。还是韩非说的好,他将君王比作龙,说龙喉头下有倒鳞,不触动倒鳞,君王就不会怪罪于你,否则,时时都有杀身之祸,正所谓伴君如伴虎。”
王翦说:“说内心话,我根本不想触碰倒鳞,可唯恐稍不小心碰到了,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危险呢?”
尉缭说:“我方才说了,现今列国争强,为统一霸业,秦王会屈尊纡贵,也就是说,在这种时候,他需要你们这些打天下的人,怎么说都会顺着你们,但不必过于冲撞他。天下愈近统一,他的倒鳞就愈来愈明显,臣民们触动他倒鳞的可能性就愈大。范蠡有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像你们这种功高震主的功臣,隐退时机,必须选在天下统一之前这一最佳时期。而在此之前,你一定要注意,没有功的时候,必须要争取建功立勋;有功的时候,千万不要自负骄傲;功小的时候,争取建大功立大业;功勋显赫的时候,必须要激流身退。只有这样,方能保你功成名就,而且不触碰倒鳞,使你能在平静的环境中,安然的渡过晚年。”尉缭一番说辞,王翦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跪而谢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之言,铭记于心,句句照办,永生不忘。”他欲拜尉缭为师,尉缭辞之说:“君已为秦王之师,岂能再拜我为师。今秦王也欲拜我为师,君再师之,岂不是触碰倒鳞吗?”
王翦醒悟,笑而不语,只是用手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嘴巴,以示告诫。半晌才说:“先生,真乃神人也!”次日,尉缭及其弟子不辞而别,杳无音讯。秦王政闻之,使人四处寻找,但是没有一点消息。秦王政怒极,命令将尉缭公馆所有侍卫人员一律绑起,大小数百人,说找不到尉缭,便将他们一律处死。偏在这个时候尉缭不找而至,他对秦王政说:“我只不过到渭河边上走走,大王你急什么呢?我即使走了,责任在我,与这些侍卫下人有什么关系呢?更何况,我根本未走。”
秦王政便命人放了尉缭公馆的所有侍卫,他紧紧地抓住尉缭的手说:“如果寡人有什么对不住你和弟子的地方,你只管说,寡人改就是了,为什么要离开寡人呢?眼看六国统一有望,正是需要我们携手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先生千万不能离开寡人啊!”
王翦在旁,忙对秦王政说:“先生之才,胜我十倍,何不将兵政之事皆予托之。”
秦王政即拜尉缭为太尉,让其执掌全国军事,其弟子均加封大夫之职。他又对天盟誓:“寡人与尉缭,生死与共,情同手足。将来如得天下,必与先生共享,如若不然,人神共诛。”这还不够,他按尉缭的计策,命从国库取金30万斤,一次交给尉缭,让其实现统一六国的计划。秦王政又和王翦一起拜见尉缭,共商统一大计。
尉缭说:“还是先听听王老将军的高见吧!”
王翦推辞不过,遂说:“老夫斗胆班门弄斧,依老夫之见,破六国,当由近渐远,由弱渐强,分兵伐之,各个击破。”
尉缭接过话说:“此话正合我意,不过也不一定将最强的国家放在最后,俗话说:擒龙擒首,以我之见,破六国宜先破韩,再攻赵魏,这三国在一条线上,灭掉韩魏赵,再平楚燕齐。”
秦王政依尉缭之计,逐一击破各国诸侯。燕都蓟城攻破之后,王翦因征战劳累,身体有病,更关键的是他想起尉缭之语,便上表告老。秦王政见奏书,对群臣说:“太子丹之仇,寡人不能不报。然王翦确实老了,必须以年轻武将代之。王翦提及李信,他确是年轻勇将,寡人欲用之。”于是,秦王政遣李信取代王翦,召王翦归,厚赠而使之回归乡里。王翦临行前,秦王政召而问之:“老将军,你走之后,大将军之职,谁可委任?”王翦说:“王贲、蒙武、杨瑞和皆可。”
秦王政问:“李信如何?”王翦说:“臣对其不了解,不好过多评说。”秦王政说:“将军力荐王贲而轻李信,莫非有私?岂不闻马服君及夫人劝赵王勿用赵括之说。”王翦说:“臣子贲与马服君子括,完全是两个样子。昔日赵括其母进言赵王,括与其父大不相同,其父为主将,所得赏赐,尽施军吏;受命之日,即宿于营,不问及家事,与士卒同甘苦;逢事必与众将商议,从不自专。今括一日为将,东乡而朝,军吏莫敢仰视;所赐金帛,悉归私家,为将岂能如此?关键是括虽幼读兵书,背得滥熟,但只是死记,不知变通,此为为将之大忌。而臣子贲,颇有马服君之风,而臣教贲兵书,常教其应变之法。长平之战后,臣每每举例赵括,教贲切勿纸上谈兵。贲即为大将,实战中已熟知兵法之变,可能是臣之妄言,子贲之才,在臣之上矣!这些,只是臣管窥之见,大王还是听听大臣们的意见。今我初退,也不宜以贲为将,待观察许久,行则委以重任,不行则许之适宜之职。敬请大王明察,量才而用!”
秦王政叹曰:“知子莫如父,知女莫若母,老将军了解子王贲,可谓深矣。其实,寡人亲政多年,焉能不知大将王贲之才!以寡人之见,平六国之功,将非王氏父子莫属矣!”
识人难,知人更难。尉缭窥秦王政之貌,便深知其心,必残暴成性,刻薄寡恩。他告诫王翦说:“为了统一霸业,秦王政完全可以屈尊纡贵,一旦得了天下,遂其志愿,您的处境就危险了。”也正是因为尉缭的劝告,王翦才得以功成身退。
不计前嫌,为国赴难
战国时期的烛之武是有名的谋士。有一次,他代表郑国出使秦国,巧言妙语说服秦穆公罢兵,而救国于危难之际。
鲁僖公三十年,秦穆公联合晋文公出兵围困了郑国,此时的郑国是郑文公执政。秦兵从西南压境而来,本来屯兵函陵的晋军也配合秦军,向郑国发难,步步紧逼,形势十分严峻。郑文公大惊失色,但是大夫叔詹很镇静,他推荐烛之武出使秦国做说客,想办法劝退秦王。如果秦兵走了,剩下的晋军就好对付了。郑文公报着试试看的态度请来了烛之武,原以为是什么风流学士,没想到竟然是十分苍老驼背的老翁,心中不免大失所望。但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这烛之武长期得不到重用,见到郑文公时说:“我年富力强的时候,都不如人,而今年事已高,恐怕是无能为力了。”烛之武虽然愿应召赴国难,但见到郑文公时,对郑文公先前未曾重用他也流露出一些怨言。
郑文公在此情况下,已知道自己“平时不烧香,临阵抱佛脚”的错误,只好深深的自责,同时又以利害之意告诉烛之武。郑文公说:“当年我没有重用你,现在又急于求你,这是我的过错。但是今天情急,倘若真的郑国灭亡了,对你也极为不利啊!”
烛之武出于国家利益,又见郑文公承认了过错,同时也估计自己的利益,就接受了出使秦国做说客的差事。趁一深沉的夜色,烛之武沿着绳索下了郑国的都城,去见霸气十足的秦穆公,说:“大王和晋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郑国知道自己危在旦夕。如果郑国的灭亡确实能对秦国,对秦王有好处,我便永不回郑国,至死在大王鞍前马后,为您效劳。”烛之武开宗明义,直接指出灭郑对秦国是否有利,来挑起秦王的兴趣。
秦穆公听了此话,只是不吱声。烛之武接着说:“秦国越过别的国家远途跋涉,来征服郑国,一定是劳民伤财,也是很艰难的举动,其结果呢,恐怕是灭了郑国,却强大了晋国。灭了郑国,晋国得利最大,你们秦国得利自然很少啊!”烛之武进一步指出一旦灭掉郑国,那也就是说加强了晋国,反而危及你们秦国的利益。此事,秦穆公的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烛之武的话是对的,但是表面仍没有露出形色。
然而,烛之武一点也不气馁,接着说道:“倘若大王放弃进攻郑国的行动,与郑国和好,两国互通商贾,协同发展,这才对你们百利而无一害。”烛之武在这里又向亲秦穆公抛出一个诱饵。秦穆公听到这里虽然没有作声,但是抬眼环视了一下左右大臣,但是左右没出声。
烛之武接着又说道:“况且据我所知,大王曾多次厚赠晋国,晋国口头答应将焦、瑕、朝济等地划归秦国,但是大王你所知晓的,他们根本没有兑现,可见晋国是个背信弃义的国家。何况,晋国本来就是贪得无厌,他曾是东边与郑国修好,西边却对你们秦国虎视眈眈,日夜图谋你们秦国。而今说是联合灭郑,其实是借机削弱你们秦国的力量,削弱秦国的力量而帮助晋国强大起来,这样做合适不合适,请大王您多加思量!”
削弱秦国的力量而壮大晋国,这样的赔本买卖,秦穆公是绝对不会干的,他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真情,豁然站起赞道:“先生所言极是!”因此,秦晋联盟很快便宣告破裂,秦郑反而成了联盟。夜深人静的时候,函陵之军尽撤回本国,郑国因此也免遭亡国。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