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专著。三卷。金王若虚撰。(撰者事迹参见《滹南遗老集》条) 《滹南诗话》原是《滹南遗老集》的一个组成部分,称为《诗话》。它与《文辨》四卷一起,集中表现了王若虚的文艺思想。王若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诗论专著。三卷。金王若虚撰。(撰者事迹参见《滹南遗老集》条) 《滹南诗话》原是《滹南遗老集》的一个组成部分,称为《诗话》。它与《文辨》四卷一起,集中表现了王若虚的文艺思想。王若
诗论专著。三卷。金王若虚撰。(撰者事迹参见“《滹南遗老集》”条)
《滹南诗话》原是《滹南遗老集》的一个组成部分,称为《诗话》。它与《文辨》四卷一起,集中表现了王若虚的文艺思想。王若虚论诗,倡导“以意为之主,字语为之役”,反对“反役其主”从而“伤其全”“失其本”;还主张作诗先“工于内”、即注意作者的主观修养,认为只有充于内,才能自然而然地形于外。他引苏东坡的话说明这个道理:“山川之有云,草木之有华,充满郁勃而见于外,虽欲无有,其可得耶?”王若虚论诗还力主“真”,认为“哀乐之真,发乎性情,此诗正理也”。这里的“真”,不仅指诗人主观的真情性、真感受,而且指表现对象的真面貌。王若虚认为,表现对象的真面貌,必须“神似”与“形似”相统一,若离开“形似”,则会导致“茫昧僻远”、“不知所谓”。王若虚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和过分雕琢,对于那些“不求是而求奇”的倾向进行批判。此外,王若虚还主张文随世变,反对泥古非今,并以此而肯定了宋诗。他说:“世间万变,皆与古不同,何独文章,而可以一律限之乎?”王若虚对苏轼的词也有较公正的评价。针对陈师道指摘苏轼“以诗为词”的意见,王若虚指出:“陈后山谓子瞻以诗为词,大是妄论,而世皆信之;独茅荆产辨其不然,谓公词为古今第一。今翰林赵公亦云:‘此与人意暗同。’盖诗词只是一理,不容异观。自世之未作,习为纤艳柔脆,以投流俗之好,高人胜士,亦或以是取胜,而日趋于委靡,遂谓其体当然,而不知流弊之至此也。”这个意见是很有道理的。此外,王若虚还对宋代黄庭坚和江西诗派提出了批评,颇有见地。《滹南诗话》对明代公安、清代袁枚、叶燮、赵翼等,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滹南诗话》有《四库全书》本(收于集部别集类),还有《历代诗话续编》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点校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