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齐孙子》。兵书。二十七篇。孙膑及其弟子撰。成书于战国中期。 孙膑,孙武的后代,大概与商鞅、孟子同时,出生于齐国(今山东阳谷东北)。曾与庞涓同学兵法于鬼谷子。孙膑继承了先人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又称《齐孙子》。兵书。二十七篇。孙膑及其弟子撰。成书于战国中期。 孙膑,孙武的后代,大概与商鞅、孟子同时,出生于齐国(今山东阳谷东北)。曾与庞涓同学兵法于鬼谷子。孙膑继承了先人
又称《齐孙子》。兵书。二十七篇。孙膑及其弟子撰。成书于战国中期。
孙膑,孙武的后代,大概与商鞅、孟子同时,出生于齐国(今山东阳谷东北)。曾与庞涓同学兵法于鬼谷子。孙膑继承了先人的用兵之术,总结了《孙子兵法》的全部内容,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撰写了《孙膑兵法》。后又经其弟子的补充和完善,归纳为八十九篇,图四卷。但后来由于历史的变迁而失传。现在见到的该书,是于一九七二年在山东省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的竹简而整理成书的。
《孙膑兵法》分上、下两篇,上篇侧重于用兵理论和治军方法,下篇侧重于排兵布阵克敌制胜的兵术,但间有参差。
上篇共有十五篇文章,其首篇讲述了孙膑在“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中,活捉庞涓的战斗过程。次篇《见威王》阐述了孙膑的战争观。它认为,打仗不是强国之手段,胜者或败者都未必能从中获得利益。其他各篇大至可分为三部分:《陈忌问垒》、《八阵》、《地葆》等根据对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根据不同的敌情及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而提出不同的作战方案。《选卒》、《月战》、《兵情》、《行选》、《延气》、《官一》、《强兵》主要论述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其中包括主观意志,技术准备、兵将气势、后方的支援以及天体运动对战争胜败之影响。最后《强兵》一篇记述了孙膑与齐威王之间有关富国强兵的问答。
下篇共十五篇文章。可适当分为两部分: 《十阵》、《十问》、《略甲》、《善者》、《五名五恭》、《奇正》等多篇专论战略战术。如排兵布阵、分析敌情、畅己塞敌、五恭五暴、奇正互用等。而《将义》、《将德》、《将败》、《将失》等主要论述战争对将帅的思想品德、技术和战术本领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另外,《后失》分析了作战失利的各种因素。《孙膑兵法》总结了战国中期以前的作战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作战指导思想和原则。孙膑强调以“道”取胜,主张“必攻不守”的原则,提出“至则反”、“盈则败”的转化规律,认为盈、虚、众、寡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他还主张因敌、因地、因阵制宜,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因势利导,以奇取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军事著作。
《孙膑兵法》现仅存有由文物出版社于一九七五年出版的一种版本,另外还有几种根据该版本所作的注译本或节选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