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乡党·论语》原文及解读

【导语】:

[十一]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十二]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十三] 君召使摈,

  [十·一]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十·二]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十·三]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十·四]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十·五]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十·六]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十·七]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十·八]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51〕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十·九] 祭于公,不宿肉〔52〕,祭肉〔53〕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十·十] 食不语,寝不言。

  [十·十一] 虽疏食菜羹,瓜祭〔54〕,必齐〔55〕如也。

  [十·十二] 席不正,不坐。

  [十·十三] 乡人饮酒,杖者〔56〕出,斯出矣。

  [十·十四] 乡人傩〔57〕,朝服而立于阼阶〔58〕。

  [十·十五] 问〔59〕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十·十六] 康子馈药〔60〕,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十·十七]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十·十八]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61〕,必熟而荐〔62〕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63〕。

  [十·十九] 疾,君视之,东首〔64〕,加朝服〔65〕,拖绅〔66〕。

  [十·二十] 君命召,不俟〔67〕驾行矣。

  [十·二十一] 入太庙〔68〕,每事问。

  [十·二十二] 朋友死,无所归〔69〕,曰:“于我殡〔70〕。”

  [十·二十三]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十·二十四] 寝不尸〔71〕,居不容〔72〕。

  [十·二十五] 见齐衰〔73〕者,虽狎〔74〕,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75〕,必以貌。凶服者式〔76〕之。式负版者〔77〕。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十·二十六] 升车,必正立,执绥〔78〕。车中不内顾,不疾言〔79〕,不亲指〔80〕。

  [十·二十七] 色斯举矣〔81〕,翔而后集〔82〕。曰:“山梁雌雉〔83〕,时哉〔84〕时哉!”子路共〔85〕之,三嗅〔86〕而作。

  〔注释〕  乡党: 家乡,乡里。  恂恂(xún): 忠厚温和的样子。  便便(pián): 善于辞令。  侃侃(kǎn): 说话理直气壮。  訚訚(yín): 和颜悦色的样子。  踧踖(cù jí): 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与与: 谨慎小心的样子。  摈(bìn): 同“傧”,接待宾客。  勃如: 脸色立即显出庄重的样子。 躩(jué): 快速行走。 左右手: 向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时,向左或向右拱手。 衣前后: 衣服前后摆动。 襜(chān): 摆动。 趋: 快步向前。 如不容: 好像不容他直着身躯入门。 阈(yù): 门坎。 位: 空着的君主座位。 摄: 提起。齐(zī): 衣服的下沿。 一等: 一级台阶。 逞: 放松。 没阶: 走完台阶。 圭(guī): 一种玉制的上圆下方的礼器,这里指大夫访问邻国时手执代表国君的圭。 授: 送物品给人。 战色: 战栗的样子。 蹜蹜(sù): 以小步行走。循: 沿着 一条直线。 享礼: 献礼。这里指使者得到接见后献礼的仪式。 容色: 和颜悦色。 私觌(dí): 私下会见。 君子: 这里指孔子。绀(gàn): 斋戒时穿的深青透红的衣服。緅(zōu): 行丧礼时穿的黑中透红的衣服。 亵(xiè)服: 平常在家穿的衣服。 袗(zhěn): 单衣。(chī): 细麻布。绤(xì): 粗麻布。 表: 穿在外面。 羔: 羔羊皮。裘: 皮袍。 麑: 指小鹿皮。 袂(mèi): 袖子。短右袂是为了便于做事。 帷裳: 上朝和祭祀时穿的衣服,用整幅布做成,多余的部分不裁掉,折叠缝上。 杀之: 裁去多余的部分。 玄冠: 黑色礼帽。 吉月: 每月初一。 齐: 同“斋”,斋戒之时。 明衣: 浴衣。 变食: 改变日常的饮食,指不饮酒,不食荤。 迁坐: 指从内室迁移到外室居住,不与妻妾同房。 脍(kuài): 切碎的肉。 (yì): 食物经久而腐臭。(ài): 食物变味。 馁(něi): 腐烂。 时: 时鲜。 酱: 作料。 气: 同饩(xì),粮食。 乱: 神志错乱。 〔51〕 市: 街上买来的。脯(fǔ): 熟肉干。 〔52〕 宿肉: 过了夜的肉,这里指参加君主祭祀分到的祭肉,已放置了一段时间。 〔53〕 祭肉: 祭祀时用的肉。 〔54〕 瓜: 当为“必”字。必祭: 将饮食之少量以祭祖先。 〔55〕 齐: 同“斋”,意为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56〕 杖者: 拄着拐杖的人,指老人。 〔57〕 傩(nuó): 古代腊月驱除疫鬼的仪式。 〔58〕 朝服: 上朝穿的服装。阼(zuò)阶: 大堂前东面的台阶,主人立此迎客。 〔59〕 问: 问候,这里指托人问候远方朋友。 〔60〕 康子: 季康子。馈(kuì): 赠送。 〔61〕 腥: 生肉。 〔62〕 荐: 供奉祖先,以为家族之荣耀。 〔63〕 先饭: 先于君主吃,为君品尝食物。 〔64〕 东首: 头向东,以迎国君。 〔65〕 加朝服: 孔子病卧于床,不能起身,把朝服盖在身上。 〔66〕 绅: 系在腰部的大带。 〔67〕 俟(sì): 等候。 〔68〕 太庙: 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是周公之庙。 〔69〕 无所归: 无人料理丧事。 〔70〕 于我: 由我负责。 〔71〕 尸: 像死人那样笔直地仰卧。 〔72〕 居: 平时在家。不容: 悠闲自在的样子。 〔73〕 齐衰(zī cuī): 孝服。 〔74〕 狎(xiá): 亲切。 〔75〕 亵: 熟悉。 〔76〕 凶服: 丧服。式: 同“轼”,车前横木,这里为动词,表示乘车者见到地位高的人或其他可敬者,则前俯而靠在横木上。 〔77〕 负版: 持国家的图籍。 〔78〕 绥(suí): 上车时手拉引身向上的绳索。 〔79〕 疾言: 快速讲话。 〔80〕 亲指: 用自己的手指划。 〔81〕 色: 脸色。举: 鸟飞起来。全句意思是鸟见人的脸色,受惊,飞起。 〔82〕 集: 鸟群停在树上。 〔83〕 雌雉: 雌野鸡。 〔84〕 时哉: 得其时啊!指鸟饮啄、飞起停息得其时,也是形容它们自由自在。 〔85〕 共: 同“拱”,拱手。 〔86〕 嗅: 唐代石经《论语》中写为“戛”(jiá),野鸡鸣叫声。

  〔鉴赏〕 同上一篇一样,这一篇也是精心塑造孔子形象,使用由小见大的手法,更多地从孔子的生活细节、平常待人接物时的言谈举止来具体描绘孔子的精神风貌。这些描绘主要凸显孔子以下的品德和性格:

  一、 尊重人,关心人。孔子把人的价值视为至高无上,这不仅通过他的思想表述、理论阐述和学术观点表现出来,而且经常显示于他的日常的言行之中。如在乡里孔子对长者处处显示出敬重的态度。第十三章说孔子与乡人一起饮酒,结束后他一定要长者先走,然后他才离开。第十七章写孔子退朝回家,闻说家中马棚失火,他脱口而出的问话是人有无伤亡,充分地表现了他对人的生命的关怀。第十五章写他托人问候远在他国的朋友,送别所托之人时一再拜谢致意,孔子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对所托之人的诚挚感谢之意跃然纸上。

  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在孔子思想中又表现为慎终追远,因而重视丧葬之事。第二十二章记述他的一个朋友去世之后因家贫而无人料理后事,孔子听说后立即主动提出由他来负责安排友人的丧葬。所有以上这些事情虽小,但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 温和谦恭。这是孔子性格的一个很突出的方面。第一章说孔子平时在乡里“恂恂如”,即显示出温和恭顺的样子,所谓“似不能言者”,是说他并非不善言谈,而是为了尊重他人,不急于表现自己,乐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三、 谨慎。这是孔子一贯提倡的一种品质。第二章说他在君主面前“与与如”,描写了他的小心谨慎的神态,这可以说是在古代政治环境中保护自身的一种智慧。第二十六章写他登车时先直立站好,上车后不回头东张西望,不随意谈笑,不指手画脚,这些都表现了他平时的严肃认真的生活作风。对于他来说,谨慎不是谨小慎微,而是服从于他的勤勉于事的人生态度。所以第一篇《学而》第十四章孔子把“敏于事而慎于言”两方面联系在一起,作为好学的一种基本要求加以提倡,可见这两方面相辅相成,谨慎对于“敏于事”是不可少的。

  四、 真诚。第十六章描写孔子的直率,他敢于说真话,不曲意逢迎有权势的人。第十六章提到的康子是鲁国宰相,他赠药给孔子,按照古代习俗,下级受上级所赐之食,应当尝一口后拜谢,但是孔子不知药性,不知它是否有利于治病,并不因赠药者地位高而盲目行事,他可饮而饮,不可饮而不饮,并如实以告,反映了孔子的坦诚胸襟和真诚的态度。

  五、 热爱生活。孔子十分讲究生活的质量,他注重服饰文化,对于在不同的场合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有严格的规定。在饮食方面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绝不吃变质的食物,重视果蔬的时鲜和食物的烹饪技术。他喜食肉,但不多于粮食;爱饮酒,但不至于醉。这在现代人看来也是合乎养生之道、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孔子对饮食的讲究促进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他对生活的热爱使后世儒家不至于出现许多宗教中曾经盛行的那种清教徒、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

  《论语》的思想与它的表述方法是统一的,这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术和人格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中,孔子推崇、倡导的观念与他自己的情感、言行与生活融为一体: 孔子所确认的真理同他自己的信仰、他的心灵、全部生命、整个人生合而为一,形成孔子精神。由于运用这种方法,孔子的观念、表达的道理就不是空洞、抽象、苍白的,而是他的志趣所在,是他的灵魂的追求和感情所系;而他的日常的言论行为,他的待人接物,也不是随意而起,都具有深意,都表现了他所总结、信奉、倡导的根本观念。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一般说来,圣人语录是讲大道理,思想内容高深,但《论语》中穿插了不少富有情趣的生活片断,甚或无关宏旨的小事,从艺术效果来看,这不仅是闲中着色,为阅读平添了几分乐趣,而且由小喻大,托物寓意,借景抒情,以隐喻的方式增强了著述的思想表达能力,大大丰富了文字所蕴含的意味。如第二十七章写孔子与其弟子在山谷中行走,孔子看见一群野鸡飞起,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了一会儿降落在树上,他说:“山梁上这些雌野鸡,得其时啊,得其时啊!”子路向它们拱拱手,野鸡鸣叫了几声,飞走了。人们读这段文字时也会陶醉在山区的景色中,就像听一首美妙的轻音乐那样轻松愉快,惬意恬适;同时又从孔子的神色的细微变化和赞叹声中体会到孔子周游列国屡遇挫折和困厄所造成的身心疲惫以及对富有自然情趣、自由的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