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壹·学而篇》原文及解读

【导语】:

壹 学而篇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原本没有篇名,后人摘取每一篇第一章第一句的开头两字或三字做篇名。本篇共16章,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讲了君子应该务本

  壹 学而篇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原本没有篇名,后人摘取每一篇第一章第一句的开头两字或三字做篇名。本篇共16章,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讲了君子应该“务本”的道理,并对孔门为学、孝悌等基本范畴进行了发挥,引导初学者步入“道德之门”。

  原文

  子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3],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子: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有道德修养的人,尊称为“子”。这里指孔子。[2]说(yuè):通“悦”,高兴,喜悦。[3]愠(yùn):怨恨,愤怒。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进行复习,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值得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并不愤恨,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

  圣人的智慧

  这是《论语》开篇,它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了。孔子揭示了人在世间的“说”、“乐”,这种世间的快乐,不离人世、不离感性而又超越它们。孔子在对当时社会进行深刻观察以后,改革了教学方式。学习不仅是事关个人前程的大事,也在提高个人修养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经常会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种种不如意,怎样做才能处理好这些短暂的不顺呢?孔子说,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会生气,这是一个君子应有的修养。要达到这样的修养,离不开读书和学习。孔子这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过程,只有不断努力,我们的人生境界才能更高、更开阔。

  今天,我们品味孔子的这段话,说得是何等地明白、透彻,一个人的自身发展不外乎三件事,即对于别人、对于社会、对于自己,学习实践,无处不乐,心中充满这种乐。首先是学习,这是基础,反复学习是为个人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单纯的学习是不够的,因为人毕竟是社会动物,很难脱离群体而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活动,交朋结友,实际上都是对自己知识与道德在互相交流中的一种锻炼。得一益友,可以使自己视野开阔,学识提高,何乐而不为呢?学识提高了,社会交往广泛了,那么在伦理道德上还是要加强。“人不知而不愠”,不应该以别人的眼光看自己,而是要自己认识自己,孔子的这个观点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何其相似。提高修养、接受磨炼,个人的发展经历了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认识自己,从不知而到知,从不会而到会,这是立足社会的根本所在。

  原文

  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2],鲜矣[3];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4]!”

  【注释】

  [1]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2]弟:通“悌”(tì),敬爱兄长。[3]鲜(xiǎn):少。[4]仁:仁爱,爱人,是孔子提倡的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

  译文

  有子说:“如果他为人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却喜欢冒犯长者就很罕见,不喜欢冒犯长者却喜欢作乱的事是从来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义才能产生。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是仁道的根本。”

  圣人的智慧

  “仁”是孔子学说的基本概念,是孔子关于人性构造的理想范畴。有子的这句话集中反映出了儒家的一个核心观念——“仁”与“孝”的关系。有孝就有悌,它们是两位一体的。有子从为人立身之本出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孝悌之心。人知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他就会很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在人群中的正确位置,既不会冒犯尊长,更不可能造反作乱了。这样,一个人的仁爱之心就渐渐地培养出来了。

  就眼下而言,且不说仁,就单单一个“孝”字就能感受家庭观念在我们这个社会的地位。孝心在我们现在还重要吗?我们怎样尽孝心呢?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分散在五湖四海,各自为自己的前程忙碌着。我们有没有在某个没有应酬的夜晚想起远在老家的父母呢?有没有想起他们那爬满皱纹的脸和那颗永远牵挂你的心呢?会不会在梦中被父母的呼唤惊醒,而在午夜时分泪流满面呢?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代人不得不为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四海漂泊,到异乡去寻找我们的天地和梦想。守候在父母身边尽孝,已经成了一个越来越模糊的梦了。林语堂先生说:“一个自然人必定会爱自己的儿女,但只有受文化熏陶的人,才会孝养父母。”古人常说人生的一大遗憾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事业有点成就后,再转过身来想到父母,这时他们已经垂垂老矣,来日无多了。这是多么让人遗憾和悔恨的事啊!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让我们一起为伟大的父母祝福吧!这或许是现代人最能表达孝心的方式了。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释】

  [1]令色:面色和善。这里是指为了讨好别人而采取的恭维态度。

  译文

  孔子说:“言辞巧辩,装出相貌和悦的样子的人,是很少能具有仁心的。”

  圣人的智慧

  这一章里孔子批评了当时小人丑恶的嘴脸。当孔子之世,下级的官僚为了讨好上司,都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孔子以为那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是难以具有忠厚仁德之心的。相反地,孔子认为倒是那些不善言辞,做事坚持原则,一板一眼的人更接近仁。所以他说:“刚毅、木讷、近仁。”“仁”这种极高的道德不是靠言语所能装饰的,而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身体力行的。

  巧言令色的人就是今天那些善于溜须拍马的人。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生存方式有很多种,作为弱势的一方依附强势来获取利益似乎也无可厚非。然而我们又不得不说作为独立的人,在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你获取那点微薄利益的同时,失去的又是什么呢?做人没有了尊严,就像太阳失去了炽热的光芒,江河失去了一泻千里的气势,还能称其为江河吗?蝇营狗苟地活着,每天为了二两肉一斤米,值得吗?生存的意义在哪里呢?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必须是依靠自己实际的能力和诚实的劳动来获取东西。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能得势一时又岂能得势一世?老老实实做人,平平淡淡生活才是我们大多数人应有的态度。没有什么比内心的踏实和安定更重要,也没有什么能比问心无愧更让人自豪的了。

  原文

  曾子曰[1]:“吾日三省吾身[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3]?”

  【注释】

  [1]曾(zēng)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曾皙之子。鲁国南武城(今山东枣庄附近)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46岁,是孔门中最年少的弟子。[2]省(xǐng):检讨反省自己。[3]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学问。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再三地反省自己:为别人干事是不是尽心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复习?”

  圣人的智慧

  这是孔子弟子曾参的一句话,其核心就是自我反省。儒家的学说非常重视反省,可以说反省是人的理性自觉达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曾子提出了具体的反省内容:我们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啊?我们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很守信用呢?我们是不是只听老师传授知识,而自己不复习呢?这些反省的内容都是曾子日常的主要工作,他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减少失误和纰漏。然而要做到这点却需要极高的自觉性和很大的勇气。

  然而人很容易在纷繁复杂的人生旅途中失去自我:当我们稍有点成就时,或许会飘飘然不知自己为何许人也;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又会妄自菲薄,自怨自艾。等到夜深人静,一切繁华和喧嚣都悄悄隐去,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心灵的时候才能正确地审视自己。“静坐常思自己过”,今天哪些事做对了?对在哪里?哪些事做错了?错在何处?人生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在于那些被我们所忽视的细小的环节上,而只有当大脑处于相对冷静的状态下时,才能明察秋毫。人们需要反省是基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主观原因,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总是在个性和智慧方面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二是客观原因,我们都生活在现实中,别人的言论和判断都可能对你产生影响,导致你的行为可能出现错误。想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人物,就必须时刻反省自己。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1],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

  【注释】

  [1]道:通“导”。领导,治理。乘(shèng):古代称四匹马拉的一辆车为“一乘”。一乘的实际兵力包括车上的盔甲战士三人,车下的步兵七十二人,还有后勤给养人员二十五人,总共一百人。[2]时:农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国,应该有谨慎、兢兢业业的精神,讲信用,节省费用,爱护百姓,役使百姓不能耽误农时。”

  圣人的智慧

  这一章主要讲了孔子的治国理念。孔子指出从政者应该有敬业的精神,对老百姓讲信用。在政府的行政开支上,一定要严格控制,避免铺张浪费。爱护老百姓是为政者生存的基础,征用百姓为国家服务时,不要在农忙的季节。孔子反复强调为政者的信用,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目前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尚有许多问题待解决,而信任危机就是其中之一。大家只顾个人的利益,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争先争利的多,谦虚退让的少。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怀疑和冷漠,经常有居住数年的邻居,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和职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取代了低矮的四合院是人类的进步,但是其乐融融的邻里关系一去不复返,真不知是进步还是悲哀?重温圣人的箴言,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国家,诚信之不足,哪里能够做到对于事业的“敬”呢?重温孔子,从现代意义来说,敬事是对事业新的要求,诚信是事业发展的基石,节约和爱护他人是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的发展如此,企业的管理也是如此。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1],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2]。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1]出:外出,出门。一说,离开自己住的房屋。弟:通“悌”,尊敬兄长。[2]汎:通“泛”,广泛,普遍。

  译文

  孔子说:“子弟在家的时候孝敬父母,出外的时候顺从兄长,谨慎而有信用,广泛地亲近百姓,亲近仁者。在道德实践的空隙,则应该提高知识修养。”

  圣人的智慧

  这一章孔子讲了三个层次。首先,他强调了孝悌是为人的基础,父母和兄弟是人最先要面对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个生活圈;其次,是面对他人的关系:要谨慎、讲诚信、尽量地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在家能做个好子弟,在外是个善良诚信的人,这时候就需要去读书学习圣贤之道,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了。孔子告诉我们:人的活动总是从最基本的家庭开始的,所以我们出生以后的第一个角色是儿女。做儿女的本分就是应该孝敬父母。然后,我们渐渐长大,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自己也开始变成一个有更多交往关系的社会成员。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在人群中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有了这些基本的为人处世修养后,我们要想使自己再有所提高,就必须读书学习,因为古圣今贤的智慧在此隐藏。反观今天,我们片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反倒忽视了做人处世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到博士毕业,许多人读书不少却缺乏一些简单的处世智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所受教育的一个缺陷。看看孔子的言论,这里似乎并没有多少智慧,而是一些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规则”,如果按照这些规则去办事,去约束自己,便是处世为人的良方了。

  原文

  子夏曰[1]:“贤贤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2]贤贤:第一个“贤”为动词,是表示敬重的意思;第二个“贤”是名词,指的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易:改变,代替。[3]致:献出。

  译文

  子夏说:“敬重贤德替代喜欢美色;侍奉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献出生命;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我必然会认为他已经学习得很好了。”

  圣人的智慧

  这一章实际上是子夏重申孔子的观点。子夏强调了事父母竭其力——尽孝,事君王致其身——尽忠,对朋友重言诺——有信。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是有着崇高地位的。《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这告诉当时的人们,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王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子夏的观点充分显示了孔子的“学”的观点:道德先于知识,行为先于语言。

  儒家学说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夫妻、父子、君臣、朋友是伦理道德方面的重要内容,子夏继承孔子的观点,并进一步将之发扬光大,进一步对伦理道德的要求细化,提出“贤贤”、“竭其力”、“致其身”和“言而有信”四点要求。从目前看来,这些东西果真就成了陈腐的说教了吗?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人们能按照这些原则去做,那么做到“贤贤”就不会以貌取人了;做到“竭其力”就能报答父母的大恩了;做到“致其身”在事业上就能无所畏惧了;做到“言而有信”就一定能立足于社会,自己的人生就会更为完美。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1]。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2]。过则无惮改[3]。”

  【注释】

  [1]固:巩固、牢固。[2]无:通“勿”,不要。友:交朋友。[3]惮(dàn):怕。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谨慎就会没有威严,学问就不能巩固。行为上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圣人的智慧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举止庄重,没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学问就很难牢固扎实。交朋友也要有选择,不要和那些道德学问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在孔子看来,朋友的档次就代表了你自己的水平。孔子说:“不知其人,观其友可也。”知错就改,也是衡量君子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孔子说:“小人必文过饰非。”子贡也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掩盖缺点就如同掩耳盗铃一样危险,欺骗的只能是自己,当然受损的也是你自己了。

  言而有信、选择益友、知错能改、知错不怕改是个老话题了,可是我们又遗憾地发现:人总是犯同一个错误。一个丢三落四的人,今天忘拿一件东西,明日依旧会落下另一样。我们有没有想过:怎样避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当不好的东西成为一种习惯后,就会减弱你的竞争力。人们常说:优秀是种习惯,当然指的是良好习惯。时刻对自己身上的不良倾向保持警惕,通过良师益友的帮助和自我的不断反省,一定会非常优秀的。

  原文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终:寿终,指父母去世。[2]远:远祖,祖先。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思远古的祖先,那么老百姓的品德就会回归于淳厚了。”

  圣人的智慧

  在儒家学说的体系中,对待祖先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谨慎认真地办好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人们就会知道自己对于祖先后代的责任和义务,民风也会因此变得淳朴。时代的变迁,有些东西会变得模糊,大多数人在父母逝世的时候,哀痛悲伤的心情到了极致,而谨慎戒惧的心情往往不足;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已经做到十分恭敬了,但感念思慕的精神却很少。这些不单单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孝子贤孙,而是让我们知道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孤零零的,也不光是为了自己生活的。上有父母以至祖先,下有子女以至元孙。我们只是这个链条谱系中的一环,而并非全部。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虽然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面临着比祖先更大的生存压力,但是我们没有道理放弃这一切,更不要轻视生命本身。好好地活着,因为你身上流的血,有先人们的光荣还有后代的期盼!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1]:“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2]?”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3]。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4]?”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kàng),字子禽。陈国人。孔子的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弟子。小孔子30岁。[2]抑与之与:“抑”,连词,表示选择,“还是……”。“与之”,给他。[3]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4]其诸:或者,大概。

  译文

  子禽问子贡:“夫子到了这个国家后,必然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治。是他从别人那里打听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回答说:“夫子通过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品德而得到,夫子求得的方式,大概和其他人求得的方式不同吧!”

  圣人的智慧

  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多年来的道德准则,同时也是儒家为国人塑造的理想人格。“温、良、恭、俭、让”,可以说这是孔子毕生努力所达到的道德修为。他自内而外地把人温柔善良的本性展现出来,具有极强的道德人格魅力。同时,“温良恭俭让”又把东方人以“柔”为主的为人处世方式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我们今天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环境里,“温、良、恭、俭、让”已成了胆小鬼逃避的借口吗?是的,没有勇气和竞争意识就意味着失败。然而,你想过没有,除去追求成功,我们还有什么更该珍视的吗?善良的人性和从容的心态。当人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其实只需要你那一点谦让就能化解多少怨气和仇恨。古人常说“吃亏是福”,这里面不只是人生的一种苦楚和无奈,还有更高的智慧。老子说得好,“惟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真是至理名言啊。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父亲在世的时候,考察这个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之后,考察他的行为,多年不改变父亲的方向途径,这个人就可以称为孝了。”

  圣人的智慧

  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很多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中国古代是父权社会,父亲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孔子认为要做到孝,就必须继父之志,修父之行,全面地学习、继承父亲留下的精神遗产。只有做好这些,才够得上孝子的身份。纵观前人的注疏,似乎大家都忽略了一些东西,只把眼睛盯在了“三年无改”之上,实际上其核心内容还有前面两句话,那就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无可否认的是,现代中国社会无论经历过多少风雨变迁,父子相承相继依然没有多少改变,对于子女来说,“志”与“行”是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父亲在世的时候,子女立志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的,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就是在父亲的影响下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父亲去世之后,自己的行为是否依然按照当时制定的目标去奋斗,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称为完整的孝,只是一味依从,不辨善恶,因循守旧,那就会像鲁迅说的:“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1]。先王之道,斯为美[2]。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3],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这里指周代的礼仪制度。[2]先王:指周代文王武王等贤王。[3]节:节制。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珍贵。古代贤王治理国家,这是最可宝贵的。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制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圣人的智慧

  孔子强调了和谐的重要性。礼仪制度的实施,一定要尽量做到和谐,与物无伤。他认为过去那些贤王能够成功地治理国家,就是因为很好地掌握了这个原则。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不能为了和谐而和谐,要适当地运用礼制来约束。

  和谐是如今我们听到频率最高的词汇了。孔子给我们的启示是:和谐不是个口号,而是整个社会努力的目标,同时也是很高的智慧。和谐在竞争中是双赢,在人际关系中是融洽。在社会关系日趋紧张的同时,我们需要温暖,需要浓浓的人情味。大多数时候,现实是残酷的,然而人是这个世界最具灵性的动物,我们应该活得更有诗意,活得更高尚。那么,怎样才叫和谐呢?这是有前提的,有“礼”的存在才能产生和谐。孔子说得很明白,为了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那是行不通的。我们嘴上要求和谐,口号喊得震天动地,这样就和谐了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目前,这个“礼”是什么呢,那就是最基本的人人都在遵守的道德规范,一味要求别人遵守而自己肆意践踏,这样的社会永远和谐不了,只有先要求自己然后再要求别人,推己及人,而不能推人为己。道理其实很简单,只要遵守便有和谐,这样的道理显而易见,不在于你思不思考,而在于你做与不做。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2]。”

  【注释】

  [1]义:合理的,符合周代礼仪的。复:实践,施行。[2]因:依靠,凭借。宗:尊奉。

  译文

  有子说:“讲究信用而合乎事实,说过的话是可以得到实践的。恭敬而能合乎礼节,这样才可以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信赖的人,这样也是值得尊敬的。”

  圣人的智慧

  有子这段话,可以说是孔门心传,说明了“信”和“恭”对于个体来说的可能和必要,说得非常具体和实在。口口说诚信,处处行恭敬,诚信与恭敬作用到自身,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两者在现实生活中是有限度的,不是随便怎样都是正确的。季布一诺千金,这是诚信,但是乱许诺,不实事求是,这就不叫诚信。只有符合实际的诚信才能付诸实践,才能得到应验。所以诚信的核心就是要合乎“义”,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不合乎义的诚信等于空话。同样,恭敬也要合乎礼仪道德,只有在道德礼仪范围内的恭敬才是可取的,否则就会流于谄媚,取媚于人,必受耻辱,这是不言而喻的。因而恭敬必须合乎礼仪。诚信而合乎事实,恭敬而不悖于礼,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做事可靠,受人尊敬的人。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接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生活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勉,言语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就可以说是喜欢学习了。”

  圣人的智慧

  在本章里孔子解答了怎样做个好学君子这一问题。孔子认为君子求学应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不仅仅为了吃饱饭和睡好觉,努力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做事勤勉,说话小心谨慎。做到这些,可以算是好学了。

  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在孔子眼中,或者并不仅仅是为了吃饱饭,居处安逸。很多人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忙碌着,这在儒家看来,只是碌碌无为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儒家教人是要积极地入世,不仅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奋斗,而是为了探寻生之为生的意义,推而广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这样的宏图大志来说,饮食无缺、居处安逸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认可的是为己之学,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才能学问才是我们求学的目的。今天,我们都在讨论首先是做好人,其次才是增长学问能力。如果学习不仅是为了三餐温饱,而是有更高尚的追求,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就会迎来复兴的曙光。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1]。’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2]。”

  【注释】

  [1]“如切”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切,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磋(cuō),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把玉石加工成器物。磨,把石头加工成器物。[2]“告诸”句:诸,“之于”的合音。往,已发生的事,已知的事。来,尚未发生的事,未知的事。这里孔子是夸子贡能举一反三。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傲自大,这样怎么样?”孔子说:“这样也可以,但是比不上虽贫穷却以坚持信念为乐,虽富贵而爱好礼节的人。”子贡说:“《诗》里面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这样我们可以开始讨论《诗》了,从我讲过的话中可以领悟到我没有说到的意思。”

  圣人的智慧

  孔子在这里谈到了对待财富和人生的正确态度。不因为贫穷而放弃自己的抱负,做到安贫乐道;也不会矜于富贵而傲慢无礼。另外孔子对学生的教育,重在启发和引导。他更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心领神会。宋人张载说得好:“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可以说是对孔子思想的完美继承。关于贫与富的转变,鲁迅先生说得深刻:人一阔脸就变。这似乎是我们世俗世界中的一个铁定的法则。然而,孔子告诉我们人应该有一以贯之的做人原则。如果大家都以世俗的利益为转移,试想这个社会将会怎样?人穷志不短,可以去追求精神上的超越;富贵了,不忘旧友心存感恩,更加热心地去帮助别人。也许我们稍微看淡一点财富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就会更自在轻松一些。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圣人的智慧

  孔子告诉我们,人们总是爱谈论自己如何如何不被人理解,不受人重视。但是你想过没有,你真正了解别人吗?你真正关心过别人吗?我们常常是执着于自己的利益得失中而不能自拔,就像双眼被一片树叶遮住了,看不见太阳的光辉。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你何必太在意呢?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有的一切都在于你的作为。你愿意敞开心扉去接纳别人,久而久之,你也会被别人所接受。打开心的窗户,让它每天都贮满阳光,让鲜花的清香永远在那里徘徊流淌。首先要认识自己,而后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只一味要求别人了解自己,而忽视别人的存在,这样的人是自私自利的。在生活中,你随时随地会与别人发生关系,那么在交往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去了解别人,而不是自高自大、目空四海。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