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二十七章)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1)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2)言,唯谨尔。 译文 孔子在乡里,谦恭温顺,好像不善言谈的人。他在宗庙、朝廷,说话清楚流畅,只是谨慎罢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共二十七章)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1)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2)言,唯谨尔。 译文 孔子在乡里,谦恭温顺,好像不善言谈的人。他在宗庙、朝廷,说话清楚流畅,只是谨慎罢
(共二十七章)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1)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2)言,唯谨尔。
译文
孔子在乡里,谦恭温顺,好像不善言谈的人。他在宗庙、朝廷,说话清楚流畅,只是谨慎罢了。
注释
(1)恂恂(xún)如:恭顺的样子。(2)便便(pián):清楚流畅。
感悟
请参见下章感悟。
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1)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2)也。君在,踧踖如(3)也,与与如(4)也。
译文
孔子上朝时,跟下大夫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跟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而正直地争辩的样子。国君临朝时,恭敬不安的样子,步履安详的样子。
注释
(1)侃侃如: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说文》:“侃,刚直也。”(2)訚訚(yín)如: 和颜悦色而正直地争辩的样子。《说文》:“訚,和悦而诤也。”(3)踧踖(cù jí)如:恭敬不安的样子。朱熹《论语集注》:“踧踖,恭敬不宁之貌。”(4)与与如:步履安详的样子。皇侃《论语义疏》:“与与,犹徐徐也,所以恭而安也。”
感悟
综观《论语》,孔子的言语交际观主要体现在信言观(请参见《论语·宪问》14.27章感悟)、慎言观(请参见《论语·为政》2.13章感悟)、辞达观(请参见《论语·卫灵公》15.41章感悟)、美言观(请参见《论语·雍也》6.18章感悟)和语境观五个方面。
语境观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要善于根据言语环境选择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语境是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选择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言语环境。它主要包括前言后语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语境等。情景语境主要由五个要素构成,即何时(时间)、何地(地点与场合)、何事(话题)、何故(交际意图)、何人(交际双方,包括双方的身份、职业、兴趣、情感、思想、信念、意志、个性、气质、能力、修养等),可以简称为“五何”。换言之,言语交际的双方是什么人(何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何时)、什么地点与场合(何地),因为什么事情进行交谈(何事),他们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何故),构成了言语交际中的情景语境。社会语境主要由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等要素构成。换言之,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等社会背景构成了言语交际中的社会语境。语境对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交际的双方只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才能收到比较好的表达效果。孔子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善于根据不同的语境恰当地选择语言来表达思想,从而获得理想的表达效果。这两章就充分体现出了孔子言语交际的“语境”观,即注重言语交际中的情景语境。
孔子在乡里,谦恭温顺,好像不善言谈的人。这是因为父老乡亲是看着自己长大的,大家乡里乡亲的,所谈也无非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之事,因此不宜在他们面前逞口舌之能,而当谦恭温顺。他在宗庙、朝廷,说话清楚流畅,只是谨慎罢了。
孔子上朝时,跟下大夫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跟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而正直地争辩的样子。这是因为在朝廷所谈皆国事,在宗庙所谈皆关乎礼仪。国事和礼仪,皆事关重大,如果听到不当之言论,看见不当之举动,就应该清楚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理直气壮、正直地去争辩;然而毕竟是同朝为官,容貌表情还得保持和气。当国君临朝时,孔子就显得恭敬不安的样子,步履安详的样子。因为大臣必须尊重国君的威严,言语行为皆应有所收敛,更不宜在国君面前放肆。
由此可见,孔子在社交场合善于根据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对象的不同,来确定自己的容貌表情和选择恰当的言辞,或者说孔子在社交场合非常注意容貌表情和言辞的得体。又例如: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12.23)意思是子贡问怎样交友。孔子说:“真诚地劝告并好好地引导他,如果行不通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朱熹《论语集注》云:“友所以辅仁,故尽其心以告之,善其说以导之。然以义合者也,故不可则止。若以数而见疏,则自辱矣。”孔子此言,的确为交友之道。从言语表达的角度来看,这体现了孔子言语交际的“语境”观。当朋友有过错时,该怎样帮助他呢?孔子认为要“忠告而善道之”。这是考虑到交际双方的友好关系来进行言语交际。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并非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并非人人都乐于听取逆耳之言。因此当朋友不听忠告和引导时,如果仍然一味地“忠告而善道之”,或许他会认为你这是看他不顺眼,是在挑他的刺,于是他就可能对你产生反感,甚至敌意,或者反而劝你少管闲事。而你也会认为朋友把你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因此觉得憋屈,觉得自讨没趣。若果真如此,则是言语不得体。所以孔子认为,面对这种情况就不必再去“忠告而善道之”,以免自取其辱。这同样体现了孔子言语交际的“语境”观,即根据对方的个性心理、对待批评的态度来决定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论语·宪问》14.13)“时”是“适时”,意思是孔子该说的时候才说,所以别人不讨厌他的话。与之相反的便是: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16.6)意思是“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没轮到他说话却抢着说叫做急躁;该他说的时候却不说叫做沉默;不看君子的脸色就贸然说叫做瞎眼”。孔子所指出的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实际上又是从反面指出某些人言语表达不得体、不符合情景语境的三种表现形式:说话急躁、该说却不说、不知察言观色而贸然说。
综上所述,这几章内容对于修辞学中的“语境”理论和语用学中的“得体原则”皆具有启发作用。
10.3 君召使摈(1),色勃如(2)也,足躩(3)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4),衣前后(5),襜如(6)也。趋进,翼如(7)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8)矣。”
译文
国君召唤孔子接引宾客,孔子脸色庄重,脚步加快。孔子向站在一起的人作揖,分别向左边和右边拱手,衣裳前后飘动,但很整齐。他快步向前,好像鸟儿展开翅膀的样子。宾客告退后,他一定回禀国君说:“宾客已经走远了。”
注释
(1)摈:通“傧”,接引宾客。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有宾客使迎之。”(2)勃如:矜持庄重的样子。康有为《论语注》:“勃,变色,矜庄貌。”(3)躩(jué):快速。皇侃《论语义疏》引江熙曰:“躩,速貌。”(4)左右手:分别向左右拱手。(5)衣前后:指衣裳随着作揖时身体的俯仰而前后飘动。(6)襜(chān)如:整齐的样子。朱熹《论语集注》:“襜,整貌。”(7)翼如:像鸟儿展开翅膀的样子。(8)不顾:不回头看,意思是走远了。
感悟
请参见《论语·乡党》10.5章感悟。
10.4 入公门(1),鞠躬如(2)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3)。过位(4),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5)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6),逞颜色(7),怡怡如(8)也。没阶(9),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译文
孔子进入朝廷之门,恭敬谨慎的样子,好像无处容身。不站在门中间,走不踩门槛。经过国君的座位时,脸色矜持庄重,脚步加快,说话好像中气不足。提起衣裳下摆登堂,恭敬谨慎的样子,屏住气好像不能呼吸。走出朝堂,走下一级台阶时,脸色舒展,怡然自得。下完台阶,快步向前,好像鸟儿展开翅膀的样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时,恭敬不安的样子。
注释
(1)公门:朝廷之门。(2)鞠躬如:恭敬谨慎的样子。(3)阈(yù):门槛。《说文》:“阈,门榍也。”《说文》:“榍,限也。”徐锴《说文系传》:“阈,门限也。”(4)过位:经过国君的空座位。(5)摄齐(zī):提起衣裳的下摆。摄:提起;撩起。《说文》:“摄,引持也。”齐:衣裳缝了边的下摆。朱熹《论语集注》:“齐,音咨,衣下缝也。”(6)降一等:走下一级台阶。(7)逞颜色:脸色舒展。逞:舒展;放松。朱熹《论语集注》:“逞,放也。渐远所尊,舒气解颜。”(8)怡怡如:怡然自得的样子。(9)没阶:走完台阶。
感悟
请参见下章感悟。
10.5 执圭(1),鞠躬如也,如不胜(2)。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3),足蹜蹜(4)如有循。享礼(5),有容色(6)。私觌(7),愉愉如也。
译文
孔子出使他国,拿着圭,恭敬谨慎的样子,好像不能承受。向上举好像作揖,向下放好像交给别人。脸色战战兢兢,脚步很小好像循着线路走。呈献礼物时,和颜悦色。以私人身份与他国君臣会见时,轻松愉快。
注释
(1)圭:古代举行典礼时,君臣拿在手中的一种玉制礼器。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为君使以聘问邻国,执持君之圭。”《说文》:“圭,瑞玉也。上圆下方。”(2)胜:能够承担或承受。(3)战色:脸色战战兢兢。邢昺《论语注疏》:“战栗其颜色。”(4)蹜蹜(sù):脚步细密;步伐小。朱熹《论语集注》:“蹜蹜,举足促狭也。”(5)享礼:古代出使外国进献礼物之礼。使者初到外国时行聘问礼,然后行享献礼。享:献。(6)有容色:有和悦之色。朱熹《论语集注》:“有容色,和也。《仪礼》曰:‘发气满容。’”(7)私觌(dí):私人会见。觌:见;相见。
感悟
10.3章是记孔子为君傧相时之容,10.4章是记孔子在朝时之容,10.5章是记孔子为君聘于邻国时之容。总之,此三章皆是记孔子的行为举止和容貌。作为外交官,无论是接引宾客,还是出使他国,孔子皆依礼而行;作为臣子,无论是上朝还是退朝,孔子亦皆依礼而行。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两点感悟:
一是孔子身体力行,行无言之教,为弟子及后人遵循礼仪树立了典范。《说文》:“礼,履也。”礼之重要,在于履行,实施。无论是接引宾客,出使他国,还是上朝和退朝,孔子举手投足之间、敛容展颜之间,处处合于礼仪,从而展现了一个谦谦君子和外交官的风采。
二是孔子的行为举止和容貌随着交际的对象、地点、场合的不同而相应变化,例如:“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孔子进入朝廷之门,恭敬谨慎的样子,好像无处容身。“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孔子经过国君的座位时,脸色矜持庄重,脚步加快。“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提起衣裳下摆登堂时,显得恭敬谨慎的样子,屏住气好像不能呼吸。“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孔子走出朝堂,走下一级台阶时,脸色舒展,怡然自得。“没阶,趋进,翼如也。”下完台阶,快步向前,好像鸟儿展开翅膀的样子。“复其位,踧踖如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时,显得恭敬不安的样子。由这种变化,我们似乎可以了解孔子心理的变化过程。由此可见,当今的“非言语交际学”、“肢体语言学”或“动作语言学”等从西方引进而来的新兴学科,其实孔子早就开其先河,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典型的实例,只是有待后人去深入发掘而已。
10.6 君子不以绀緅(1)饰,红紫不以为亵服(2)。当暑,袗絺绤(3),必表而出之(4)。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5),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6)。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7),必杀(8)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9),必朝服而朝。
译文
君子不用天青色和铁红色做衣服的镶边,不用浅红色和紫色做便服。暑天,穿着或粗或细的葛布单衣,但出门时一定要加上外衣。黑色罩衫配羊裘,白色罩衫配麑裘,黄色罩衫配狐裘。家居穿的皮袍较长,右袖要短一些。一定要有小被子,长度为身高的一倍半。用狐貉的厚皮做坐垫。服丧期满,可以佩带任何饰品。如果不是做朝服和祭服,一定要裁剪多余的布料。羔裘和黑色礼帽不能穿戴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朝服去朝拜国君。
注释
(1)绀緅(ɡàn zōu):天青色和铁红色,都是斋戒时服色。绀:深青透红的颜色,相当于天青色。《释名·释采帛》:“绀,含也,青而含赤色也。”緅:黑中透红的颜色。朱熹《论语集注》:“緅,绛色。三年之丧,以饰练服也。”杨伯峻《论语译注》:“黑色是正式礼服的颜色,而这两种颜色都近于黑色,所以不用来镶边,为别的颜色作装饰。”(2)红紫不以为亵服:杨伯峻《论语译注》:“古代大红色叫‘朱’,这是很贵重的颜色。‘红’和‘紫’都属此类,也连带地被重视,不用为平常家居衣服的颜色。”亵(xiè)服:家居时穿的便服。何晏《论语集解》引王肃曰:“亵服,私居服,非公会之服。”(3)袗絺绤(zhěn chī xì):穿着或粗或细的葛布单衣。袗:单衣。絺:细葛布。绤:粗葛布。(4)必表而出之:一定要加上外衣然后出门。俞樾《群经平议》:“加上表衣,然后出之。……‘出之’二字连文。之,往也。出之者,出往他所也。居家可单衣絺绤,若其出而他往,必加表衣,故曰‘必表而出之’。”(5)寝衣:小被子。古代大被曰衾,小被曰被。《说文》:“衾,大被。”“被,寝衣,长一身有半。”(6)居:坐。这里指坐垫。(7)帷裳: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用整幅布做成,不加裁剪。朱熹《论语集注》:“朝祭之服,裳用正幅如帷,要(腰)有襞积(即折叠),而旁无杀缝。”(8)杀(shài):减少;裁去。(9)吉月:每月初一。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吉月,月朔也。”
10.7 齐(1),必有明衣(2),布。齐必变食(3),居必迁坐(4)。
译文
斋戒沐浴完,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时的饮食,居住一定要改换卧室。
注释
(1)齐(zhāi):通“斋”,斋戒。(2)明衣:浴衣。皇侃《论语义疏》:“谓斋浴时所著之衣也。浴竟,身未燥,未堪著好衣,又不可露肉,故用布为衣,如衫而长身也,著之以待身燥。故《玉藻》云:‘君衣布,晞身’是也。”(3)变食:改变平常所食,即不饮酒、不吃荤。(4)迁坐:改换卧室,即不与妻子睡在一个房间。古代天子以至于士,卧室分为“燕寝”和“外寝(也叫正寝)”。平时跟妻子住在燕寝,斋戒时就单独住在外寝。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13章感悟。
10.8 食不厌精,脍(1)不厌细。食饐(2)而 餲(3),鱼馁而肉败(4),不食。色恶(5),不食。臭(6)恶,不食。失饪(7),不食。不时(8),不食。割不正(9),不食。不得其酱(10),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11)。唯酒无量(12),不及乱(13)。沽酒市脯,不食(14)。不撤姜食(15),不多食。
译文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饭食腐臭而变味,鱼和肉腐烂了,不吃。食物颜色变坏了,不吃。气味难闻的,不吃。食物没做熟,不吃。不合时令的蔬菜,不吃。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调味品放得不合适,不吃。肉虽然多,但吃肉不能超过饭量。虽然酒不限量,但不能喝醉。祭祀时买来的酒和干肉,不吃。吃饭时须有姜,但不多吃。
注释
(1)脍:切得很细的鱼或肉。(2)饐(yì):饭腐臭。(3)餲(ài):饭经久而变味。(4)鱼馁而肉败:鱼腐烂叫馁,肉腐烂叫败。(5)色恶(è):颜色不好;颜色变坏。(6)臭(xiù):气味。(7)失饪:食物没煮熟。饪:烹饪,把食物做熟。(8)不时:不合时令。《礼记·礼运》:“饮食必时。”(9)割不正:割指宰杀牲口时分解其肢体。割有一定的方法,方法不当者叫做“割不正”。(10)不得其酱:调味品不合适。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张南轩曰:“不得其酱,调味之不以其宜也。”(11)食气:主食;饭食。(12)唯:通“虽”。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乡党篇》:“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按:此“唯”字当读为“虽”,与上“肉虽多”一例。古书一简中上下异字,往往有之。“无量”即《仪礼》所谓“无算爵”,言虽饮酒至无算爵之时,不及于乱也。《论语》此两篇正相连,而一“虽”字当读“唯”,一“唯”字当读“虽”,亦可见古书之难读矣。(13)乱:神智昏迷。此指酒醉。(14)沽酒市脯,不食:祭祀时买来的酒和干肉,不吃。(15)不撤姜食:不除去姜,意思是吃饭时有姜。
感悟
孔子一生处于战乱之中,青少年时过着贫贱的生活;晚年则周游列国14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居然活了73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孔子是否具有养生之道呢?应该是有的。从饮食的角度来看,孔子非常注意饮食,均匀合理地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和能量,从而使得体内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系统之间保持和谐;使得心、肺、肝、肾、胆、脾、胃等各脏器之间保持和谐。此章充分体现了孔子的饮食养生观,并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孔子如下几条饮食养生的经验。
第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脍”是切得很细的鱼或肉。这句话的意思是“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精细的食物既有利于食物营养充分释放,也有利于肠胃吸收,还有利于身体迅速汲取热量。尤其是在冬季,或者对老年人来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值得提倡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只吃精粮和细脍,“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4.9)“恶食”就是粗粮。“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7.16)“饭疏食”就是“吃粗粮”。
第二,“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意思是“肉虽然多,但吃肉不能超过饭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肉食吃多了,就容易在脏腑内造成积食积热,容易造成脂肪肝,容易造成肌肉酸痛,会使得钙质轻易排出体外。
第三,“唯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虽然酒不限量,但不能喝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适当饮酒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过度饮酒则将影响身体。
第四,“不撤姜食,不多食”。意思是“吃饭时须有姜,但不多吃”。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姜具有开胃健脾,散风寒,除恶热,消浮肿,去腹胀等保健功效。
第五,“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意思是“饭食腐臭而变味,鱼和肉腐烂了,不吃。食物颜色变坏了,不吃。气味难闻的,不吃。食物没做熟,不吃。不合时令的蔬菜,不吃。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调味品放得不合适,不吃”。这里所说的七“不食”,概括起来主要是强调三个“不吃”:一是不吃变质的食物,下章所言“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也是这个意思,因为超过三天的祭肉容易腐败变质;二是不吃烹饪不当的食物;三是不吃不合时令的食物。总之是不乱吃食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食物变质后则会产生大量的细菌,食用后必将影响身体健康;烹饪不当的食物也将影响身体健康,食用了没做熟的食物,将影响人体吸收与消化,食用了调味品放得不合适的食物,譬如太咸或太淡,也不利于身体健康;所谓不合时令的食物,譬如某种瓜果尚未成熟,还没到收获的季节就强行采摘食用,其营养价值必定不高。
10.9 祭于公(1),不宿(2)肉。祭肉(3)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译文
参加国家祭祀,祭肉不过夜。自家的祭肉留存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注释
(1)公:国家;朝廷。(2)宿:过夜;隔夜。古代大夫、士有助君祭祀之礼。祭祀当天清早宰杀牲畜,举行祭典。第二天又祭,叫做“绎祭”,然后把祭肉颁赐群臣。此肉已经两天了,如果再隔夜,就是三天了,容易腐败变质。(3)祭肉:指自家举行祭祀的祭肉。
感悟
请参见上章感悟。
10.10 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
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说话。
感悟
这也是孔子的养生之道。吃饭时说话,容易影响咀嚼和消化,容易引起噎食。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白天各忙各的工作,往往只有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才是一家人或者朋友聚在一起的时间,于是一边喝酒吃饭,一边谈天侃地,已经成为饭桌的常态,此时而欲人之不语,难矣!然而孔子所说的“食不语”对于养生的确是有益处的。睡觉时说话,容易引起大脑兴奋而难以入睡。这也是具有科学道理的。除非你躺在床上时还并不想睡,或者失眠,于是就想跟人聊天。
10.11 虽疏食菜羹,必祭(1),必齐如(2)也。
译文
即使是粗粮菜汤,也一定要祭祀饮食之神,一定要像斋戒那样恭敬。
注释
虽疏食菜羹,必祭:古人吃饭时,分出少许饭菜来祭祀先代始为饮食之人,以表示不忘本。杨伯峻《论语译注》“必祭”作“瓜祭”。杨先生注释道:“瓜祭,有些本子作‘必祭’,‘瓜’恐怕是错字。”(2)齐如:恭敬的样子。齐(zhāi):通“斋”。
感悟
请参见《论语·雍也》6.22章感悟。
10.12 席不正,不坐。
译文
坐席摆得不正,不坐。
感悟
“席不正”,此事虽小,于礼节亦无大碍,但是如果不注重生活中“席不正”这样的小事,就可能渐渐导致大的礼节或行为的不端正,所以孔子认为,坐席摆得不正,意味着不合礼制。礼制无小事,马虎不得,不能就座。“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10.13)意思是举行乡人饮酒礼,酒宴结束时,等老人出去之后,孔子才出去。这似乎看起来也是件小事,然而它体现出孔子对长者的尊敬,也体现出孔子的修养。“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论语·乡党》10.15)意思是“孔子托人向在他国的朋友问候送礼,对受托人拜两次才送行”。托人办事,有劳人家了,理当依礼相谢。
以上三章,皆体现出孔子的修身养性往往是从小事做起。平时注意在小事上不逾矩,才能在大事上也不逾矩;平时注意尊敬长者,才能时刻保持一颗恭敬之心。平时注意与人交际的礼节,才能做到尊重他人,从而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10.13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译文
举行乡人饮酒礼,等老人出去之后,孔子才出去。
感悟
请参见上章感悟。
10.14 乡人傩(1),朝服而立于阼阶(2)。
译文
乡人举行迎神驱逐疫鬼的仪式,孔子穿着朝服站在东面的台阶上。
注释
(1)傩(nuó):古代一种迎神以驱赶疫鬼的风俗。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傩,驱逐疫鬼,恐惊先祖,故朝服而立于庙之阼阶。”(2)阼(zuò)阶:大堂前东面的台阶,是主人迎接宾客所立的台阶。《说文》:“阼,主阶也。”朱熹《论语集注》:“阼阶,东阶也。”
10.15 问(1)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译文
孔子托人向在他国的朋友问候送礼,对受托人拜两次才送行。
注释
(1)问:问候并馈赠。邢昺《论语注疏》:“问,犹遗也。”刘宝楠《论语正义》:“《说文》:‘问,讯也。’己或有事问人,或闻彼有事,使人问之。凡问人,有物以表意,故问亦训遗。”按,“遗”读wèi,送;赠送。
感悟
请参见《论语·乡党》10.12章感悟。
10.16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1),不敢尝。”
译文
季康子送药来,孔子拜谢并收下。说:“我不了解药性,不敢吃。”
注释
(1)达:了解;通晓。
感悟
“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述而》7.13)意思是“孔子所慎重对待的事情是:斋戒、战争、疾病”。关于孔子对于斋戒和祭祀的慎重,对于战争的慎重,请参见《论语·述而》7.13章感悟。这里只谈孔子对于疾病的慎重。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珍惜生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而疾病关系到个体生命的问题,它将直接危害人的生命,岂能不慎?孔子生病时,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亲自送药来,就礼节而言,不能不收,何况这也是人家对自己的一份关爱,于是孔子拜谢并收下。然而,此药是否对症?是否有疗效?是否有副作用?孔子心里没底,于是等季康子走了之后,孔子就对别人说:“我不了解药性,不敢吃。”这无疑是对待疾病所采取的一种慎重态度。有病当然得吃药,但不能有病乱投医、乱吃药,否则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此类现象,生活中时有发生,媒体上亦不乏此类新闻。
10.17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
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没有问到马。
感悟
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来,当他得知此事时,脱口而出的就是询问:“伤人了吗?”马厩失火,首先伤到的肯定是马,但也不排除伤及人的可能性。人乃天地中最可宝贵的动物,更何况孔子的学说为“仁学”,仁者爱人,孔子所关心的当然是人。因此他最急切知道的是伤了人没有,至于马,即使伤了,那也只是财产损失而已,因此没有问到马。孔子的人文情怀,由此可见。这种人文情怀在社会生活中被很好地继承下来了。譬如:当电视里、报纸上报道某处发生自然灾害时,紧接着就是“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之类话(如果真的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话),人们紧张的心情也就随之松弛下来。只要有人在,财产损失了还可以补救,家园还可以重建。
10.18 君赐食,必正席(1)先尝之。君赐腥(2),必熟而荐(3)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4)。
译文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坐席先品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用来进献祖先。国君赐给活牲口,一定喂养着。陪国君进食,国君祭祀,孔子先吃饭。
注释
(1)正席:摆正坐席。(2)腥:生肉。(3)荐:进献。特指向鬼神进献。(4)先饭:先吃饭,意即为国君品尝。朱熹《论语集注》:“《周礼》:‘王日一举,膳夫授祭,品尝之,王乃食。’故侍食者,君祭,则己不祭而先饭,若为君尝食然。”
感悟
请参见《论语·乡党》10.20章感悟。
10.19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1)。
译文
孔子生病时,国君来探望他。孔子就头朝东卧着,披上朝服,拖着大腰带。
注释
(1)绅:士大夫腰间束的大带子。
感悟
请参见下章感悟。
10.20 君命召,不俟(1)驾行矣。
译文
国君下令召见,孔子不等待驾好马车就先步行了。
注释
(1)俟:等待。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急趋君命,行出而车驾随之。”
感悟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并且他自己在循礼方面也是身体力行的,此三章所记载的就是孔子侍奉君主时所遵循的臣礼。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坐席先品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用来进献祖先。这些都表明孔子是以十分恭敬而慎重的态度来对待国君所赐的食物。国君赐给活牲口,一定喂养着。这表明孔子对国君所赐生物的珍惜,不无故杀之,也能睹物生情而感念君恩。古时食前必祭,若臣子陪国君进食,则君祭而己不祭。朱熹《论语集注》云:“《周礼》:‘王日一举,膳夫授祭,品尝之,王乃食。’故侍食者,君祭,则己不祭而先饭,若为君尝食然。”因此陪国君进食,国君祭祀时,孔子就先吃饭,表示代替国君品尝食物。这表明孔子对国君的敬意。
孔子生病,国君探望他。孔子就头朝东卧着,披上朝服,拖着大腰带与国君相见。这表明孔子对国君的敬重,在病中仍不忘尽为臣之礼。
国君下令召见,孔子不等待驾好马车就先步行了。等马车赶到时他再上车。这表明孔子对君命的重视而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荀子·大略》云:“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可见这样做,也是循礼而行。
孔子认为,为礼强调一个“敬”字。“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3.26)意思是 “居于上位而不宽宏大量,行礼时不严肃恭敬,参加丧礼时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看得下去呢?”《荀子·大略》亦云:“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意思是“所谓德行,就是施行礼义。所谓礼,就是对尊者要恭敬,对老者要孝顺,对年长者要尊敬,对幼者要慈爱,对卑贱者要施恩”。国君是贵者,此三章所记载的孔子侍奉君主时所遵循的臣礼,就是对国君始终保持恭敬的态度。
10.21 入太庙,每事问(1)。
译文
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
注释
(1)此章与《论语·八佾》3.15章 “子入太庙,每事问”相重复。
10.22 朋友死,无所归(1)。曰:“于我殡(2)。”
译文
朋友死了,没有亲人来安葬他。孔子说:“由我来负责丧葬。”
注释
(1)无所归: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无亲昵也。”归:归属。这里指安葬。(2)殡:死者停放在灵柩里待葬。这里指丧葬事务。
感悟
请参见下章感悟。
10.23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译文
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不行拜谢礼。
感悟
此两章所记载的是孔子的交友之道。朋友死了,如果没有亲人来安葬他,孔子就会挺身而出,说:“由我来负责丧葬。”这既反映出孔子的重情重义,也体现了孔子的仁爱之心。对于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马这样贵重的礼物,孔子也不行拜谢礼,这一是如朱熹《论语集注》所云:“朋友有通财之义,故虽车马之重不拜。”二是朋友之间相互馈赠,或许本无需行拜礼。因此孔子要循礼而行,不能因为朋友馈赠了贵重的礼物就违礼而破例行拜礼。总之,朋友之道以义相合,而非以金钱相合;朋友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即使朋友馈赠我贵重财物,亦是出于义,而非恩赐。然而,当朋友送来祭肉时,孔子会行拜谢礼。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说:“祭肉则拜者,敬其祖考,同于己亲也。”意思是祭肉是祭祀祖先的,朋友送祭肉来,就相当于其祖先所赐之食,这时所行拜谢之礼,是拜谢其祖先,而不是拜谢朋友。
10.24 寝不尸(1),居(2)不客(3)。
译文
孔子睡觉时不像死尸那样挺直地躺着,平时坐着不像接待客人那样端坐着。
注释
(1)尸:尸体。这里用作动词,指像尸体一样。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偃卧四体,布展手足似死人。”(2)居:蹲踞。《说文》:“居,蹲也。”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踞”。(3)客:客人。这里用作动词,指接待客人。
感悟
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以两膝着地,臀部贴在脚后跟上。这是正规的坐姿,但比较累人;蹲时则足底着地,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这种坐姿比较随意,也相对轻松。孔子强调一个人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然而也有变通之时。譬如接待客人时必须以礼相待,席地而坐就是一种礼节,因此须“坐”;如果是平时居家,则可以随意些,放松些,可以蹲,不必老是摆出正襟危坐的样子。“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7.4)孔子在家休闲时,与上朝或者待客时相比,显得精神舒畅,神情愉悦。
10.25 见齐衰(1)者,虽狎(2),必变(3)。见冕(4)者与瞽者(5),虽亵(6),必以貌。凶服(7)者式(8)之,式负版(9)者。有盛馔(10),必变色而作(11)。迅雷风烈(12)必变。
译文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非常亲密,一定改变神色。看见戴着礼帽的人和盲人,即使常相见,一定有礼貌。在车上看见穿丧服的人,就俯身把手扶在车前的横木上以致敬。看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俯身把手扶在车前的横木上以致敬。有丰盛的食物,一定改变神色而站起来。遇到疾雷大风,一定改变神色。
注释
(1)齐衰(zīcuī):丧服。(2)狎:亲近;亲热。(3)必变:改变神色。“色”字蒙下文“必变色”而省。(4)冕: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说文》:“冕,大夫以上冠也。”(5)瞽(ɡǔ)者:盲人。(6)亵(xiè):亲近;常相见。何晏《论语集解》引周生烈曰:“亵,谓数相见。”(7)凶服:丧服;孝服。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凶服,送死之衣物。”(8)式:通“轼”,古代车厢前部用作扶手的横木。这里指俯身扶轼以致敬。(9)版:国家图籍。(10)馔:饭食;食物。(11)作:起;站起来。(12)迅雷风烈:即迅雷烈风,这是错位的修辞方式。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罕》9.10章感悟。
10.26 升车,必正立(1),执绥(2)。车中,不内顾(3),不疾言(4),不亲指(5)。
译文
孔子上车时,一定站直,拉着扶手绳上车。在车上,不往后看,不大声说话,不乱指点。
注释
(1)正立:端正地站立,即身子站直。(2)绥(suí):上车时扶手用的绳索。皇侃《论语义疏》:“绥,牵以上车之绳也。若升车时,则正立而执绥以上,所以为安也。”(3)内顾:回视车内,即往后看。皇侃《论语义疏》:“内,犹后也。”顾:回头看。(4)疾言:大声说话。皇侃《论语义疏》:“疾,高急也。在车上言易高,故不疾言,为惊于人也。”(5)不亲指:刘宝楠《论语正义》:“‘亲’字义不可解。《曲礼》云:‘车上不妄指。’亲疑即妄字之误。”
感悟
这里是讲孔子乘车时所遵循的礼仪。在车上,不往后看,不大声说话,不乱指点。这既是循礼之举,也是安全的保障。现在的汽车、火车与古时马车的安全性已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在车上不大声说话,不乱指点,仍然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体现。
10.27 色斯举矣(1),翔而后集(2)。曰:“山梁雌雉(3),时哉时哉(4)!”子路共(5)之,三嗅(6)而作。
译文
山鸡受惊飞起,盘旋一阵后又停在树上。孔子说:“山梁上的山鸡,得其时啊!得其时啊!”子路向山鸡拱手,山鸡看了几次就飞走了。
注释
(1)色斯举矣:鸟受惊飞起。色斯:吃惊的样子。王引之《经传释词》:“色斯者,状鸟举之疾也。色斯,犹色然,惊飞貌也。”举:起飞;振翼飞去。(2)集:鸟停在树上。《说文》:“集,群鸟在木上也。”(3)雉:野鸡;山鸡。(4)时哉:得其时。何晏《论语集解》:“言山梁雌雉得其时,而人不得其时。故叹之。”(5)共(ɡǒnɡ):拱手。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拱”。(6)嗅(jú):当作“狊”。《说文》:“犬视貌。”意思是狗凝视的样子。这里指鸟惊视的样子。王夫之《四书稗疏》:“古无‘嗅’字。……按此‘三嗅’当作‘狊’。……狊从目从犬。犬之瞻视,头伏而左右顾,鸟之惊视也亦然,故郭璞谓‘张两翅狊狊然’,谓左右屡顾而张翅欲飞也。若谓张翅为狊,则鸟之将飞,一张翅而即翀举,奚待三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