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语·学而第一》原文及解读

【导语】:

(共十六章) 1.1 子(1)曰:学而时习(2)之,不亦说乎(3)?有朋(4)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5)而不愠(6),不亦君子(7)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按时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共十六章)

  1.1 子(1)曰:“学而时习(2)之,不亦说乎(3)?有朋(4)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5)而不愠(6),不亦君子(7)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按时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

  (1)子:男子之通称。《论语》中单称“子”时即专指孔子。(2)习:温习;复习。皇侃《论语义疏》:“习是修故之称也。言人不学则已,既学必因仍而修习,日夜无替也。”(3)不亦说乎:不也愉快吗?不亦……乎:惯用短语,用反问的句式来表示肯定,可译为“不(是)……吗?”、“难道不(是)……吗?”、“不也(是)……吗?”。说(yuè):高兴;喜悦。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悦”。(4)朋:朋友。《广雅·释诂》:“朋,类也。”朱熹《论语集注》:“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虽然古有“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之说,但是在语用中“朋”与“友”统言不分,析言有别,这里解释为“朋友”,其外延更大,适应面更广。(5)人不知:别人不了解我。言外之意是别人不任用我。(6)愠(yùn):怨恨;恼怒。(7)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化身,个人品德修养完善的典型。有时指“有位者;统治者”,有时指“有才德者”。这里是指“有才德者”。

  感悟

  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们可以从“学”与“习”之间的关系和为什么说“学而时习之”是快乐的这两个方面来感悟这句话所蕴涵的道理。

  第一,“学”与“习”之间的关系。“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8.17)意思是“学习知识生怕来不及,学到了还担心遗忘它”。孔子的这些语录皆阐释了“学”与“习”之间的关系:学是习的基础,不学当然就无所谓习;习是学的保证,只有习才能使学得以巩固。这是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孔子所提出的教学原则之一:巩固性原则。

  第二,“学而时习之”是快乐的。试问“学而时习之”何悦之有?孔子所说的“学”主要包括学习做人与品德修养、学习文献典籍和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技艺等三大内容。如果我们能够学习并按时温习以掌握它巩固它,用来增进品德、获取知识、掌握技艺,成为有用之才。此乐何极!此所谓学习着并快乐着。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6.20)意思是“懂得知识有用的人不如喜爱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追求知识为快乐的人”。皇侃《论语义疏》云:“谓学有深浅也。知之,谓知学问有益者也。好之,谓欲好学之以为好者也。乐,谓欢乐之也。”朱熹《论语集注》引张敬夫曰:“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学者,所以自强而不息者与?”当一个人不把“学而时习之”当成负担或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当成自觉行动,并且把“传不习乎”作为自己每日必须反省的内容之一,而以“好之”和“乐之”的心境去对待时,这种学习和温习的过程又该是多么愉快啊,学习效率又该是多么高啊。这或许是当今“愉快教育”的源头吧!

  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何乐之有?《礼记·中庸》云:“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意思是“天下通行的伦常有五条,用来实践这些伦常的品德有三种。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朋友交情,这五条是天下通行的伦常。智、仁、勇三者,是天下通行的品德”。原来古代把朋友交情看成是天下通行的五条伦常之一,它与君臣关系和亲情关系鼎足而三。

  自古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管鲍之交,相知无猜。端居家中,忽然有朋友自远方来,此乐何极!此其一也。孔子自信:“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4.25)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人来做伴”。这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人以同类相聚,物以异群相分)也如《周易·乾卦·文言》所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一种声音互相应和,同一类气味互相寻求)如今有朋友自远方来,足以反观自己德行之隆盛。此其二也。“朋友切切偲偲”(《论语·子路》13.28),意思是“朋友之间要互相切磋勉励”,这样于道德修养和知识技艺,皆有所裨益,此时此刻,如何不乐!此其三也。无怪乎孔子会如此兴奋地抒发着感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请参见《论语·学而》1.16章感悟。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鲜(3)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4)也。君子务本(5),本立而道(6)生。孝弟也者,其(7)为仁(8)之本与(9)!”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为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这是从来没有的。君子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建立了,道才能产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大概就是仁的基础吧!”

  注释

  (1)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33岁。在孔子弟子中,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这是因为《论语》多为此两人之弟子所记。另外冉有和闵子骞偶一称子。(2)弟(tì):尊敬兄长。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悌”。(3)鲜:少。(4)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5)本:事物的基础或主体。何晏《论语集解》:“本,基也。”(6)道:政治主张;思想学说。这里指孔子所倡导的仁道。何晏《论语集解》:“先能事父兄,然后仁道可大成。”(7)其……与:大概……吧。其:推测副词,大概;也许。(8)仁:仁道。(9)与(yú):通“欤”,感叹词。

  感悟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因此孔子的学说也被称之为仁学。尽管孔子从不同角度对“仁”进行了多种解释,但是其基本内容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12.22)“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1.5)意思是“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并守信用,节约财用并爱护人,在农闲时役使百姓”。

  孔子认为“爱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道德准则。如何才能做到“爱人”呢?孔子认为首先得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即孝悌,并谆谆告诫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1.6)意思是“年轻人在家则孝顺父母,在外则尊敬兄长”。孟子倡导仁政,他认为在教育方面首先就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庠序都是学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xiánɡ)。意思是“重视学校的教育,用孝悌的道理反复教育他们”。这些皆足见儒家对“孝悌”的重视。

  孔子倡导孝悌,是有所本的。他所尊崇的尧舜之道,也是以孝悌为本的。《尚书·尧典》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意思是“帝尧能发扬大德,使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其他各族的政事。众族的政事辨明了,又协调万邦诸侯。天下众民也就变得友好和睦起来”。非独儒家重视孝悌,《管子·戒篇》亦明确说道:“孝弟者,仁之祖也。”由此可见,孝悌是当时重要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从正面来看,如果一个人在父兄面前能够孝悌,那么他就不会喜欢触犯上级,更不会喜欢造反作乱。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也就是“爱人”的基础。刘宝楠《论语正义》云:“善于父母,善于兄弟,亦由爱敬之心。故《礼》言‘孝子有深爱’,又言‘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敬亦本乎爱也。孝弟所以为为仁之本者,《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德兼仁义礼智,此不言德言仁者,仁统四德,故为仁尤亟也。《孟子·离娄篇》:‘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又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为仁必先自孝弟始也。”人们在“亲亲”的基础之上,从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及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从反面来看,如果一个人不孝悌,将会怎么样呢?刘宝楠《论语正义》云:“《孝经》云:‘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观此,则不孝不弟,虽有他善,终是不仁。何者,为其大本已失,其末自不足贵也。”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就是这个道理。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矣仁(2)!”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

  注释

  (1)巧言令色: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说(悦)之。”皇侃《论语义疏》:“此人本无善言美色,而虚假为之,则少有仁者也。”(2)鲜矣仁:即“仁鲜矣”,谓语前置句式。《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句式与此相同。

  感悟

  上章是从正面阐述“仁”,即“仁”以什么为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当以“孝弟”为本。此章“巧言令色,鲜矣仁!”是从反面阐述“仁”,即什么不属于“仁”。“巧言令色”不属于仁。尽管“巧言”是那么动听,“令色”是那么和善,但是它们都不是真诚地发自内心,而是虚假为之,目的在于取悦于人。

  孔子对巧言令色是深恶痛绝的。例如:“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5.25)意思是“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过分恭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子曰:‘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15.27)意思是“花言巧语必将败坏道德”。巧言令色违背了起码的诚信,是言不由衷,是虚情假意,这样的人当然也就少“仁”了。

  那么一个人如何才不至于“巧言令色”呢?孔子要求“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15.6)。意思是“说话忠诚守信,行为忠厚谨慎”。顾炎武《日知录·巧言》云:“天下不仁之人有二:一为好犯上作乱之人,一为巧言令色之人。……然而学者宜如之何?必先之以孝弟,以消其悖逆陵暴之心;继之以忠信,以去其便辟侧媚之习。使一言一动皆出于其本心,而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夫然后可以修身而治国矣。”

  虽然巧言令色“鲜矣仁”,但是它的确能够“取悦于人”,也能够以假象迷惑人,因此从古至今,“巧言令色”之人从未绝迹。据《资治通鉴·唐纪》载:“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又据《旧唐书·李义府传》载:“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嘻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由此可见,唐玄宗时的宰相李林甫和唐高宗时的中书侍郎李义府皆巧言令色之人,亦皆阴险毒辣之辈。因此善良的人们要切记:“巧言”,听起来是甜言蜜语,让人舒服,而骨子里则可能暗藏毒箭。“令色”,看上去是和颜悦色,让人愉快,而其内心则可能阴险毒辣。“巧言令色,鲜矣仁!”此乃至理名言。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3)而不忠(4)乎?与朋友交而不信(5)乎?传(6)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谋事而不尽心竭力吗?与朋友交往而不诚信吗?对老师所传授的学业而不温习吗?”

  注释

  (1)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46岁。(2)三省(xǐnɡ):从三个方面反省。朱熹《论语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3)谋:谋划;做事。(4)忠:尽心竭力地做好事情。朱熹《论语集注》:“尽己之谓忠。”(5)信:诚;诚实。(6)传:老师的传授;师传之于己。朱熹《论语集注》:“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

  感悟

  一 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信”是人的品德修养和学问的基础,是“仁”的重要体现,所以孔子反复强调君子要“主忠信”(《论语·学而》1.8),即以忠信为主。

  所谓忠,就是尽心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最初其外延较广,无论是君主还是大臣百姓,皆得忠。例如:《左传·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意思是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小小的诚信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为百姓尽心竭力办事之类,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依曹刿看来,无论国君是实行“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的“小惠”,还是实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的“小信”,皆既不能使民服从,也不能得到神的保佑。只有为百姓尽心竭力办事,才能赢得民心,从而打赢这一仗。由此可见,“忠”可以是指君主恪尽职守尽心竭力地为民办事。

  在君主制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臣百姓所尽之职责,最终都是为君主服务,因此他们的“忠”无疑包括忠君。然而,大臣百姓之“忠”最初并不仅限于“忠君”,为人谋事,做本分工作皆得忠,所以曾子常自我反省道:“为人谋而不忠乎?”当今忠于人民、忠于职守之忠,就是此义。

  二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是孔子所倡导的重要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也是当今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的诚信道德观对于我们构建“诚信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社会生活当中,诚信主要用于以下两个领域:一是为政者要以诚信治国,这是为政者的治国之道(请参见《论语·颜渊》12.7章感悟)。二是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这是个人的修身之道。孔子把诚信看做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道德底线。《论语》里反复强调做人要讲诚信。例如:孔子要求弟子“谨而信”(《论语·学而》1.6)。意思是“谨慎而诚信”。“主忠信。”(《论语·学而》1.8)意思是“以忠信为主”。并且孔子把“信”纳入其教学的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7.25)。意思是“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古代文献、社会实践、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子夏也说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1.7)

  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即相互信任而不尔虞我诈,信守承诺而不失信于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只有诚信之人,才值得信赖,才有威信,人们才乐于与之交往。自古以来,守信之人往往被人称颂。如果不守诚信,则将处处碰壁,正如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2.22)牛车辕前横木两端的插销叫輗(ní),马车辕前横木两端的插销叫軏(yuè)。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軏,小车没有軏,它怎么行走呢?”“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15.6)意思是“说话忠诚守信,行为忠厚谨慎,即使到了不开化的国家也行得通。说话不忠诚守信,行为不忠厚谨慎,即使在家乡,能行得通吗?”此可谓诚信走遍天下,无信寸步难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据《史记·季布列传》载,季布重然诺,当时有谚语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成语“一诺千金”即源于此。今之谚语“黄金有价,信誉无价”,亦是说诚信之可贵。

  孙水林、孙东林系武汉市黄陂区李集街仰山庙村人,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黄陂的农民工发工钱,孙水林于当晚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10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弟弟孙东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多方筹措的33.6万元工钱发到60多名农民工手上。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在2011年2月14日播出的央视“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孙水林、孙东林被评为“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今天,“诚信”已经成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觅见的词语。由此我们再来反观“信义兄弟”,他们之所以成为新闻人物,除了他们那高尚的品德着实令人感动之外,也与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的诚信缺失现象密切相关。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讲诚信的优秀文化传统,构建诚信社会,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综上所述,在孔子看来,讲究诚信,既是治国为政之道,也是个人的修身之道。这对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构建“诚信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告诫我们:既要注重培养政府部门对人民的诚信精神,即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也要注重培养公民个人的诚信品德。两者缺一不可。

  三 传不习乎

  请参见《论语·学而》1.1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感悟。

  1.5 子曰:“道(1)千乘(2)之国,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译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并守信用,节约财用并爱护人,在农闲时役使百姓。”

  注释

  (1)道(dǎo):治理。(2)千乘(shènɡ):兵车千辆。一车四马为一乘。古代一辆兵车配有甲士3人,步卒72人。“千乘之国”在春秋末期已是小国。《左传·襄公十八年》:“鲁人、莒人皆请以车千乘自其乡入。”莒国是小国,也能出千辆兵车。又:“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5.8)既然大夫之家都有“百乘”了,那么“千乘之国”无疑是小国了。(3)敬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处理事情。敬:慎重;不怠慢。指办事严肃认真,恪尽职守。(4)人:众人;一切人。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节用不奢侈。国以民为本,故爱养之。”(5)时:指农闲时。朱熹《论语集注》:“时,谓农隙之时。”

  感悟

  此章是孔子谈论治国之道,涉及五个方面:敬事、信、节用、爱人和使民以时。

  一 敬事

  “敬”是“慎重;不怠慢”。“敬事”是指“谨慎处理政事;办事严肃认真,恪尽职守”。孔子主张“敬事”,把它看成是治国之道的重要内容,是治国安民的必要条件,所以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意思是“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并守信用”。“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15.38)意思是“事奉君主,要先严肃认真地做好事情然后享受俸禄”。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具有崇高的品德修养。孔子把“敬事”当成君子的一种美德,当成“仁”的一个重要内容。“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13.19)意思是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日仪容举止端庄谦恭,做事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这些品德也不可抛弃。”“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14.42)意思是子路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来严肃认真地做事。”子路说:“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来使贵族安乐。”子路说:“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来使老百姓安乐。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来使老百姓安乐,尧舜或许还难以做到啊!”君子以“敬”、“安人”和“安百姓”为己任。所谓“敬”,即 “敬事”,是指办事严肃认真,恪尽职守。“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16.10)意思是“君子有九种要考虑的事情:看时要考虑是否看得明白,听时要考虑是否听得清楚,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时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时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疑惑时要考虑是否向别人请教,愤怒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遇到所得时要考虑是否合乎正道”。其中“事思敬”就是“敬事”。子夏也说:“君子敬而无失。”(《论语·颜渊》12.5)意思是“君子做事严肃认真而不出差错”。用现在的话来说,所谓“敬事”,就是要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恪尽职守。

  二 使民以时

  所谓“使民”,是指征召百姓从事各种劳役。虽然百姓必须为国家服一些劳役,但是百姓最重要的劳作是从事农业生产,这是丰衣足食的根本保证。而农业生产是具有极强季节性的,如果耽误了农时,则势必影响一年的收成,所以孔子认为,为政者要“使民以时”,即在农闲时役使百姓。《孟子·梁惠王上》亦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不违农时”,就是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意思是在耕种收获的季节不让百姓服各种劳役。孟子把它看成是统治者实施仁政的一个重要内容。“使民以时”或“不违农时”,这看来是浅显的道理,然而不少为政者却难以做到,他们强迫百姓服各种劳役,而不管是否“以时”或是否“违农时”。例如:《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其结果当然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三 节用

  “节用”是孔子治国之道的重要内容。据《史记·孔子世家》载:齐景公“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为何要节用呢?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说:“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几千年来,节用已经成了中华民族良好的道德风尚。历代比较开明的君主皆明节用之理。例如:隋文帝是历史上以节俭著称的皇帝。有一次,他配止痢药,要用一两胡粉,找遍宫中也没有找到。又有一次,他想找一条织成的衣领,宫中也没有。他的车马用具坏了,派人去修补,不许做新的。隋文帝即位之初,府库空虚。正是由于隋文帝倡导节俭政治,很快就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十多年以后,政府的府库已容不下各地征调的绢帛,而需要建立新的府库。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贞观政要·辩兴亡》载:“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后来,唐朝建立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用尽。

  倡导节约的道德风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面对能源紧缺,我们倡导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央电视台在2006年夏季曾经专门开辟了一个“如何节能”的讨论话题,各地电视台也纷纷效仿。2008年中国成功主办了世界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像如此规模空前的世界体育盛会,中国政府坚持“节俭办奥运”的精神。例如:奥运场馆建设资金安排以满足赛事需要为出发点,力求节俭。在奥运场馆规划中,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资源,从赛后利用入手,对所有场馆设施建设的规模、位置、数量等进行了科学论证。能利用现有场馆改造、扩建的,就不再新建;能搞临时场馆的就不再搞新建场馆。同时,结合北京大学体育设施的建设,把6个场馆放在了大学园区,既改善了大学的体育设施,又解决了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也减少了建设资金。

  这种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源于孔子“节用”的治国之道。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号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然而铺张浪费之事也屡见不鲜。例如,据2009年8月22日《光明日报·从“天价”说开去》一文载:“中石化装修办公大楼,斥资2.4亿,其中一盏吊灯的价值就一千多万。”而中石化解释说:不是1200万,而是156.16万元。就算是156.16万一盏吊灯,这难道不也是天价吗?难道只能算小菜一碟不成?又据2011年4月14日《北京晨报》报道:4月11日天涯论坛出现名为《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总经理鲁广余挥霍巨额公款触目惊心》的帖子,引起网民极大关注。网上贴出了四张购买酒的发票,发票总消费金额约168万元。网帖还贴出文字材料,矛头直指中石化广东石油总经理鲁广余,指其“先后购进高档酒三批,总价值259万元……所有酒都由总经理鲁广余个人支配使用,无人知道酒的去向”。爆料人士称,“这些都是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去年中秋节购酒送礼的发票。买一次酒都是好几十万好几十万地买啊!更令你想不到的是,这些都是一周内所购买的,实际购酒达到了300多万元”。另据2011年3月网上爆料:有网友发起了“随手拍地方政府办公大楼”的活动,迄今为止已经有19个地方办公大楼照片被曝光。其富丽堂皇令人瞠目。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办公大楼的恢弘程度丝毫不输给东部沿海地区,并且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的州政府办公大楼。凡此种种,皆与孔子“节用”的理念和中共中央关于“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背道而驰。

  四 信

  请参见《论语·颜渊》12.7章感悟。

  五 爱人

  请参见《论语·学而》1.2章感悟。

  1.6 子曰:“弟子(1)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则孝顺父母,在外则尊敬兄长。谨慎而诚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身体力行之后若有富余的精力,就去学习古代文献。”

  注释

  (1)弟子:子弟。这里指年轻人。(2)文:古代文献。这里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之文。

  感悟

  请参见下章感悟。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3);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4)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5)。”

  译文

  子夏说:“尊敬贤人不重美色;侍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自己的身躯;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种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注释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魏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44岁。(2)贤贤:第一个“贤”是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表示“以贤人为贤”,即“尊敬”的意思。(3)易色:不重美色。易:轻视。《汉书·李寻传》:“圣人承天,贤贤易色,取法于此。”颜师古注:“贤贤,尊上贤人。易色,轻略于色,不贵之也。”(4)致:送与;献出。(5)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第一个“学”是指学习文献,第二个学是指学习做人与品德修养。

  感悟

  上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与此章“事父母,能竭其力”意思大致相当;“谨而信”与“言而有信”意思大致相当;“亲仁”与此章“贤贤易色”意思大致相当。只不过一为孔子之言,一为子夏之言。

  孔子所说的“学”主要包括学习做人与品德修养、学习文献典籍和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技艺等三大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7.25)意思是“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古代文献、社会实践、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如果用今天的教育内容来分类的话,那么这四科实际上分别为智育和德育两类:“文”属智育,“行”、“忠”、“信”属德育。或许有人认为只有学习“文”才是学习,而孔子认为学习文固然是学习,学习做人与品德修养也是学习,所以孔子强调一个人要学习做人与品德修养,在品德修养方面身体力行之后,若有富余的精力,就去学习文献。子夏认为品德修养重于学习文献知识,当一个人在品德修养方面能够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时,这种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文献知识,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因为学习做人与品德修养本身也是学习的内容啊。孔子也有类似的阐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1.14)孔子认为,如果君子能够做到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勤勉而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纠正自己,这不仅可以谓之学,而且可以说是好学了。

  后世之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往往出现偏差,譬如宋代的程朱理学和明代的陆王心学皆过分强调践行道德而忽略学习文献,甚至发展到“束书不观”而空谈心性的地步;如今中学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而大学受到就业率的制约,皆出现了重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社会主义时期人的发展目标时指出:“现在我们国内形势很好。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110页)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而提出的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即德的要求;有文化,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即才的要求。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1.8 子曰:“君子不重(1)则不威。学则不固(2)。主(3)忠信。无友不如己者(4)。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就不会浅陋。以忠诚信实为主。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有了过错就不害怕改正。”

  注释

  (1)重:厚重;庄重。(2)固:固陋;浅陋。(3)主:意动用法的动词,以……为主。(4)无友不如己者: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朱熹《论语集注》:“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君子”是主语;“友”是意动用法的动词,可译为“结交”,作谓语;“不如己者”是“者”字结构,作宾语。

  感悟

 

  一 无友不如己者

  “无友不如己者”,过去对此句的解释主要是“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朱熹《论语集注》云:“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然而有人认为此句为逻辑悖论。如果我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胜于我者,也不会与我交朋友。这样谁都交不到朋友了。例如苏轼认为:“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足而日损,故以此戒之。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

  按,把此句解释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虽然容易引起误解,但是文从字顺。“不如己者”,是“者”字结构,作宾语;“无友”是谓语;主语承首句“君子不重则不威”的主语“君子”而省。《论语·子罕》重复出现此三句,唯“无”作“毋”。“毋”是否定副词,表示对动作行为的禁止或告诫。

  《论语》中孔子所言,往往是有感而发,因人施教,而非刻意地去全面阐述某个道理。以“仁”而言,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解释。仅以《论语·颜渊》篇为例:“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12.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12.2)“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12.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12.22)四位弟子分别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分别给予了不同的回答。由此可见,我们不能仅凭孔子对“仁”的某次解释,就说这是孔子对“仁”的标准界定;也不能仅凭孔子对“仁”的某次解释来进行反向的逻辑推理。例如孔子说:“仁者,他的言语迟钝。”我们不能由此而得出“言语不迟钝的人就不是仁者”的观点。

  关于交友之道也是如此,孔子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论述。“无友不如己者”,孔子只是从反面来说明交友之道,告诫君子不应怎样交友。如果一味地结交不如己者,那么就容易滋长自满思想,认为自己是最贤的,别人都不如自己。这样对增进自己的道德和学问都是毫无益处的。那么,应该结交怎样的朋友呢?让我们来看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诲:“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15.10)意思是“工匠想要做好活儿,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居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该国的贤大夫,结交该国的仁德之士”。“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16.4)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跟正直的人交友,跟诚信的人交友,跟见多识广的人交友,就有益了。跟逢迎谄媚的人交友,跟两面三刀的人交友,跟夸夸其谈的人交友,就有害了”。孔子认为应该“友其士之仁者”,“友直,友谅,友多闻”。这些是孔子从正面来告诉君子应该怎样交友。只有这样交友,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和学问皆有所增益,我们今天所说的“向先进看齐”,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不如己者”欲与自己结交,君子是否应该拒绝呢?或者说,由君子“无友不如己者”,是否必然会导致“胜于我者也不会与我交朋友,这样谁都交不到朋友了”呢?请看子夏之门人与子张的一段对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19.3)意思是子夏的门人向子张询问交友之道,子张先询问子夏的观点。子夏认为:“可以交的就去交,不可以交的就拒绝他。”子张很不以为然,他说:“君子尊敬贤人,也容纳普通人;鼓励好人,也可怜无能的人。如果我是大贤之人,那么对什么人不能容纳呢?如果我是不贤之人,别人将拒绝我,我怎能去拒绝别人呢?”这“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一方面向贤人看齐,一方面容纳普通人,无论自己是否为贤人,都不能去拒绝别人。

  综上所述,“无友不如己者”,只是孔子所论交友之道的一个方面,意在鼓励君子通过主动结交贤于己者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而不是要君子拒绝不如己者与自己交友的意愿,更不是在制定交友的唯一准则。我们大可不必由此去作逻辑推理而得出一个所谓的逻辑悖论来,因为“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已经从正面回答了人们的这种疑惑和担忧是多余的。

  二 过则勿惮改

  古往今来,人们对待自己的错误主要有两种态度:一是讳疾忌医,过而不改;二是从善如流,勇于改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某些人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人,明明发现自己做错了,却讳疾忌医。因为如果改正,就等于公开承认自己错了,这样可能会有损自己的威严和面子,因此讳疾忌医,甚至将错就错。“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5.27)意思是“罢了吧,我没见过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在内心自责的人”。朱熹《论语集注》云:“已矣乎者,恐其终不得见而叹之也。内自讼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人有过而能自知者鲜矣,知过而能内自讼者为尤鲜。能内自讼,则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夫子自恐终不得见而叹之,其警学者深矣。”子夏对此亦有深刻的洞察,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19.8)意思是“小人对过错必定加以掩饰”。后来孟子对此亦有所阐发,他说:“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而为之辞。”(《孟子·公孙丑下》)或许正是针对这样的心理,因此孔子谆谆告诫人们“过则勿惮改”。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说:“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其实,有了过错并不可怕,改正了就好。勇于改过,并不会有损自己的威严和面子,反而能够提高自己的威信。《周易·益卦》云:“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孔子对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6.3)的精神大加赞赏。孔子自己也是闻过则喜。例如:“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7.31)意思是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退出来,陈司败向巫马期作揖,请他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不偏袒,君子也会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因为鲁国和吴国是同姓,就叫她吴孟子。鲁君如果知礼,谁还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番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如果有过错,人家必定会指出来。”子贡也指出:“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19.21)意思是“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犯了过错,人人都看得见;改正过错,人人都敬仰他”。“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晋国大夫士季亦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如果过而不改,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因此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15.30)由此可见,人无完人,“无过”只是一种愿望,“思过”则是代表成熟,“改过”才是一种美德。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仁者,与他勇于改过的精神密切相关。

  下面让我们从正反两面来看看古人对待“过”的态度及其结果。

  据《国语·周语上》载:“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弥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意思是厉王暴虐,居住在国都的人公开批评议论厉王的过失。邵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受不了您的政令了!”厉王听后很愤怒,找到卫国的巫者,派他监督那些公开批评议论他过失的人。卫巫把谤者告诉厉王,厉王就杀掉谤者。从此国都之人没有谁敢说话,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目光示意。厉王大喜,告诉邵公说:“我能制止国人公开批评议论我了,他们终于不敢说话了。”邵公说:“这是堵塞他们的口啊。堵塞百姓之口比堵塞水流还严重。河道堵塞而一旦决堤,死伤的人必然很多。百姓也是这样。因此治理河道的人,疏浚河道使之畅通;治理人民的人,开导百姓让他们说话。……”厉王不听,于是国都之人没有谁敢说话。三年之后,国人终于把厉王放逐到了彘地。由此可见,周厉王暴虐、压制舆论、迫害国人、拒绝纳谏,最终激起民愤,被国人放逐。此为讳疾忌医,过而不改的下场。

  据《战国策·齐策一》载: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彩美丽。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分别问妻子、问妾、问客人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回答皆是“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而当徐公来访时,邹忌仔细打量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照镜子来审视自己,又觉得自己远不如徐公美。到了晚上邹忌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心想:“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于是邹忌入朝拜见齐威王,说:“臣的确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但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土地,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妃子侍从,没有一个人不偏爱大王的;朝廷的大臣没有一个人不害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有求于大王的。这样看来,大王受到的蒙蔽太深了。”齐威王说:“好!”于是下令:“所有的大小官员和百姓,能当面指责我过错的人,授予上等的赏赐;上书劝谏我的人,授予中等的赏赐;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被我听到的,授予下等的赏赐。”命令刚刚颁布,许多大臣们都来进谏,宫廷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间或有人进言;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的国君听说了这件事,都来朝见齐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修明内政,不须用兵,就可以战胜其他的国家。由此可见,齐威王从善如流,勇于改过,并能够做到主动要求群臣吏民进谏,只用一年的时间便使内政清明,敌国臣服。此为从善如流,勇于改过的效果。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办好父母的丧事,追祭先祖,百姓的道德就会归于忠厚了。”

  注释

  (1)终:这里指父母死亡。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朱熹《论语集注》:“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

  感悟

  “慎终”,是指办丧事而言,主要是指丧事能尽其哀与尽其礼,强调按照礼仪去办理丧事,寄托后人的哀思。“追远”,是指祭祀而言,主要是指祭祀能尽其诚敬与尽其礼,强调祭祀时对祖先的那份诚敬之心。这正如孔子所说:“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20.1)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重祭,所以致敬。”刘宝楠《论语正义》云:“丧以哀为之,祭以敬为之。丧祭者,所以教民反本追孝也。”也如子游所说:“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19.14)意思是“居丧达到悲哀的程度也就可以了”。“慎终追远”既是儒家孝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几千年来它凝固成了一种民俗。

  一个家族,有其共同的祖先。大家通过祭祀的方式来追念祖先,来认祖归宗,从而提高家族成员的亲和力、凝聚力。一个民族,也有其共同的祖先。我们中华民族,乃炎黄子孙、尧舜苗裔。近年来一些政府组织或民间团体通过开展大规模的祭祀炎帝、黄帝、尧帝、舜帝等活动,来追思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来团结我海内外同胞,从而提高我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由此可见,“慎终追远”既可以用来表达孝子对先人追思之情,也可以用来凝聚家人、族人乃至国人之心。

  然而,凡事不能太过。“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2.5)一切都得依礼而行。如今某些先富起来的人,为先人修墓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元,其心已不在于寄托哀思和诚敬,而在于摆阔和炫富。如此,民德未归厚,而奢靡之风已长。这恐怕有悖于孔子“慎终追远”的初衷吧。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4)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5)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每到一国,必定听到该国的政事。是打听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逊得到的。老师获得政事的方法,或许跟别人求得的方法不同吧!”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陈国人,孔子弟子,但也有人认为不是,比孔子小40岁。(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31岁。(3)夫子:对大夫以上官员的尊称。孔子曾为鲁国司寇,因此其弟子也用来称孔子,后来就用“夫子”称呼老师。(4)抑:选择连词,还是;或者。用在选择复句的后一个或几个分句之首。在前后分句之末往往有语气词“与”、“欤”、“乎”、“耶”等配合呼应。(5)其诸:或许;大概。

  感悟

  孔子每到一国,该国当政者就主动地向他请教政事,他也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该国的政事。子贡强调这是孔子以自己温良恭俭让这五种美德赢得人们的尊敬与信任的结果,与他人闻知政事的方法迥然有别。据《史记·孔子世家》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很高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但遭到晏子的反对,最后景公以“吾老矣,弗能用也”,取消了任用孔子的打算。后来齐国的某些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于是返回鲁国。这时孔子37岁。孔子以一介平民来到齐国,而齐景公两次问政于他,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注重品德修养,增进才学,他就可能赢得人们的尊敬与信任。《论语》中也有不少执政者问政于孔子的记载。譬如:《论语·为政》记载了鲁哀公问政于孔子“何为则民服?”《论语·颜渊》记载了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论语·子路》记载了叶公问政于孔子。这些又皆证明了“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贡所言不虚。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当政者屡屡问政于孔子,并且也为孔子的精彩对答所折服,但最终还是没有任用孔子。个中原因虽然复杂,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品德修养和增进才学。修不修行在己,用不用我在人。君子不必为当政者是否任用自己而耿耿于怀。议政而不当政,免于案牍劳形与勾心斗角之累,不亦乐乎!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1),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

  译文

  孔子说:“父亲活着时,要观察做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观察做儿子的行为。如果对父亲的行事原则三年没有改变,可以说是孝顺了。”

  注释

  (1)没(mò):死亡。(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4.20章重复出现此句。道:准则;原则。

  感悟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是孔子对孝子所提出的一种希望。这种希望的提出,或许是基于周代“三年之丧”的礼仪制度。根据《仪礼》和《礼记》所记述的丧葬礼仪,子为父,臣为君,妻为夫服斩衰(丧服依据亲疏差等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服,斩衰是五服中最重之服。斩,指衣裳边不缝。衰,上衣)三年(实际27个月)。《仪礼·士虞礼》云:“期而小祥。”意思是说父死一周年,要进行小祥之祭。这时孝子渐除丧服,换上吉服,即孝子可除去头上的丧带(首绖),换上练冠。小祥之后一周年(即父死25个月),要进行大祥祭,这时孝子可以脱掉衰服,改服朝服,戴缟冠(白色缯帛冠)。大祥之后一个月(即父死27个月),要进行禫(dàn)祭,《仪礼·士虞礼》郑玄注:“禫之言澹,澹然平安意也。”禫祭之后,三年之丧就结束了,孝子也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由此可见,父死三年之内,孝子丧期未满,言犹在耳,岂可置丧葬之礼而不顾,而急着更改父之道乎!

  自孔子之前之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皆未形成正式的礼仪制度。不仅如此,即使是孔子的弟子,能够按照这点希望去做的人,也是不多的。对此我们有曾子的话为证。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19.18)孟庄子袭其父孟献子之位而为鲁国大夫,孟献子有贤德,孟庄子能不更改父亲遗留下来的臣属与行事原则,因此,孔子感叹道:“孟庄子的孝,别的都容易做到,而保留他父亲的僚属与行事原则,这是难以做到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具体阐释;也由此可见,一般人的孝,在爱与敬等方面是不难做到的,而在“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方面则是很难做到的,而当孟庄子做到时,孔子当然就情不自禁地大加赞赏:难能可贵啊!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1)为贵。先王(2)之道,斯(3)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运用,以适中为可贵。先代圣明君王的治国之道,这点是宝贵的。小事大事都遵循适中为贵的原则。但也有行不通的地方,如果知道适中为贵而一味地求适中,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注释

  (1)和:适中;恰到好处。《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郑玄注:“和,刚柔适也。”《广韵》:“和,不坚不柔也。”(2)先王:先代圣明君王。(3)斯:指示代词,此,指代“和为贵”。

  感悟

  人类社会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一直面临着三大矛盾:一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即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问题;二是人与社会的矛盾,即人与人之间、人与国家和集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三是人自身的矛盾,即人自身之身体与心灵如何协调的问题。孔子的礼治思想有助于解决这些矛盾。例如:“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关于“礼之用,和为贵”,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把“和”解释为“适中;恰到好处”,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礼的运用,以适中为可贵”。二是把“和”解释为“和谐;和睦”,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礼的运用,以和谐为可贵”。我们认为这两种解释可以兼容。第一种解释是其本义,第二种解释是其语用义,即人们在运用这句话时,往往取其“和谐;和睦”义。这两种理解都已融合于中华文化之中,并且对人们的言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礼的运用,以和谐为可贵。这是有子秉承孔子的思想而倡导“和为贵”,认为这是先王治国之道最为宝贵之处。礼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社会道德规范。礼的本质是使人懂得贵贱有等、亲疏有别、尊卑有序,最终归结为“爱人”和“敬人”。

  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和谐文化一直是处于文化的核心地位。“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与核心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而不绝,而日益昌盛,是与支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文化”密切相关的。2006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居家,还是社交,都要尊崇“和为贵”这一原则。居家以和谐为贵,则可“家和万事兴”;社交以和谐为贵,则可“四海之内皆兄弟”。非独个人要尊崇这一原则,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应尊崇这一原则。夫如是,则能互相尊重主权,尊重领土完整,尊重他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则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