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诗词《留余庆》写的是谁原文及鉴赏

【导语】:

《《红楼梦》十二支曲(警幻仙姑) 其十一:留余庆》写的是巧姐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2);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3)。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4)!正是乘除

  《《红楼梦》十二支曲(警幻仙姑) 其十一:留余庆》写的是巧姐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2);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3)。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4)!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5)。

  【注释】

  (1) 留余庆:既是曹雪芹新编的词牌名,又有其含义:父母先辈遗留下来的福泽。《易经·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2) 忽遇恩人:即判词说的“巧得遇恩人”,恩人指刘姥姥。

  (3) “幸娘亲”三句:幸亏母亲做过善事积下了功德(王熙凤接济过刘姥姥)。幸,作动词“幸亏”、“亏得”。阴功,阴德,在暗地里做了善事积下的功德。

  (4) 狠舅奸兄:指巧姐的母舅王仁、族兄贾芸,两人与贾环勾结起来拐卖巧姐,故说两人“狠”、“奸”。

  (5) “正是”二句:乘除加减,喻指兴盛与衰亡、富贵与贫穷、福分与灾祸。苍穹(qióng),苍天、上天。

  【译文】

  先人遗留下来的功德啊,先人遗留下来的功德啊,使我突然遇到了救命大恩人刘姥姥,才脱离了灾难。幸亏我的娘亲啊,幸亏我的娘亲啊,曾经不事张扬接济过刘姥姥,做了善事积下了功德。奉劝人们啊,人生在世一场应该去接济扶助处在困境中的人、穷苦的人,不要像我贪爱银钱、不认骨肉、凶狠奸诈的母舅与族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正是人世间的兴盛与衰败、富贵与贫穷、福分与灾祸,不是凭空偶然的,头顶上有公平公正的苍天呢!

  【鉴赏】

  王熙凤死后,女儿巧姐被“狠舅奸兄”拐卖,获大恩人刘姥姥救助,描述侧重点应放在哪?

  巧姐,王熙凤的独苗女儿,被刘姥姥救助时,应该是十三四岁的少女(封建时代早婚,但女子不会早于十三岁,邢夫人信了贾芸等人的哄骗,同意受聘并立即出嫁;刘姥姥庄上有户人家看中巧姐,这家的儿子是十四岁)。《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对她的描写不多,但给读者留下了她是一个体弱、经常生病的小女孩的印象。刘姥姥第二次到贾府,王熙凤向她说起“我这大姐儿时常有病,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又说大姐儿尚未有个名字,请她起个名,“你贫苦人起的名字,只怕压的住他(她)”,刘姥姥问了出生的日子为七月七日,就给大姐儿起名叫“巧姐”,说是“定依我这名字,必然长命百岁……必然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这‘巧’字儿来”。高鹗在续书中,顺着曹雪芹设计的“巧姐与刘姥姥机缘巧合”,在贾府衰亡败落、王熙凤归天后,厄运也降临到了巧姐头上,“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要拐卖她,被刘姥姥及时救助,使她“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应该说是十分符合曹雪芹的原意的。

  “狠舅奸兄”拐卖巧姐,大恩人刘姥姥救助巧姐,曹雪芹在判词与曲中设计的原意是“原则性”的,并不能作具体描述。刘姥姥究竟是在什么时候进行救助的?是在拐卖成功、从火坑里救出来的,还是在拐卖尚未得逞、预先救出来的?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剧情是:拐卖成功,刘姥姥从京都一路寻找到瓜洲渡口、秦淮河上,从烟花场所将她赎身救出来。看得出编导着重表现大恩人刘姥姥精神可嘉:不怕路途遥远,吃尽千辛万苦,倾其所有积蓄,连头上的簪子也拔下来凑数。高鹗在续书中则是:拐卖尚未成功,正在十分紧急的关头,刘姥姥来到贾府,听了平儿诉说的情况,很快想出了主意:“一走就完了事了。”于是巧姐(平儿陪同)跟了刘姥姥一起坐车混出后门,直奔刘姥姥在乡村屯里的家中,使巧姐躲过了劫难。从判词与曲中说的“巧得遇恩人”、“忽遇恩人”的“巧得”、“忽遇”用词上理解,刘姥姥救助巧姐,应该是在拐卖未得逞时。刘姥姥救助得很轻松,也很方便,并没有费多大的周折。高鹗把重点放在未得逞的拐卖过程:贾环如何出坏主意卖掉巧姐;贾芸、王仁如何一拍即合,又联络了邢大舅(邢夫人之弟),几个人如何串通起来哄骗邢夫人,使她相信;邢夫人如何以祖母身份拍胸脯定下来;王夫人、平儿如何拗不过大太太,王夫人只有干着急,平儿与巧姐儿只有抱头痛哭。高鹗对拐骗过程用了较大的篇幅,描写得十分详细,很明显,高鹗着重表现母舅王仁、族兄贾芸爱银钱不认骨肉的“狠”与“奸”。与电视剧相比,我以为高鹗的处理更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从判词、曲的“画外音”,以及判词配图(画的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来看,刘姥姥救助巧姐,并将她抚养成人,她应该跟农民结婚成家,过着和刘姥姥一样的平民生活。这是一种受到曹雪芹赞美的“清淡天和”生活——惜春想要过这种理想生活而不能,大恩人刘姥姥救助巧姐,使她过上了这种理想生活。但是,《红楼梦》有许多种版本,多数版本中,刘姥姥做的媒,男方家庭是“家财万贯,良田万顷”的豪绅大地主,从衰亡败落的富贵家庭过来的巧姐,过的依然是富贵生活。这显然与判词、曲以及判词附图精神不相符合。一些评论家把这笔账算在了高鹗的头上。我依据的版本是这样的:王熙凤病重期间,刘姥姥来到贾府探望,王熙凤给巧姐儿认了刘姥姥做干娘,还请刘姥姥“带了他(她)去罢”,“我的巧姐儿也是千灾万病的,也交给你了”。刘姥姥就此说:“那么着,我给姑娘做个媒罢。我们那里虽说乡里,也有大财主人家,几千顷地,几百牲口,银子钱也不少……我们庄家(稼)人看这样财主,也算天上的人了!”凤姐道:“你说去,我愿意就给。”但刘姥姥马上又笑说:“这是玩话。”及至刘姥姥救助巧姐,到了屯里家中,庄上“几家富户”来瞧贾府姑娘,其中有个周家女主人“心里羡慕”,她家有个十四岁的独子,“新近中了秀才”。刘姥姥看出周妈妈的心事,许诺给她做媒,周妈妈担心:“他们什么人家,肯给我们庄家(稼)人吗?”刘姥姥很有把握地说:“说着瞧罢。”这里只说周家是“富户”,并没有强调他家有“千顷地、万贯财”,也没有提到周家就是刘姥姥在王熙凤面前说过的那家,相反的两次提到周家是“庄家(稼)人”(一次周妈妈自想,一次周妈妈担心说出口)。这样看起来,并不能断定周家就是大乡绅、大地主,可能相当于上中农、富农水平。如此,也就不能说高鹗完全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另外有必要指出两点。第一,曹雪芹赞美“清淡天和”生活,“劝人生济困扶穷”,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可取的,甚至对今天来说仍有意义。我们常说的对金钱财富看淡一些,生活淡泊一些,多回报社会,多帮助困难群体,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第二,曹雪芹认为刘姥姥救助巧姐,是因为王熙凤接济过刘姥姥,积下了功德,是“因果报应”。这就不正确了。“因果报应”只是善良人的愿望,当然善良人也努力加以实践,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生决不做坏事、缺德事。把“因果报应”看成是规律性的东西,乃是主观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