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导语】:

《牛虻》中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主要人物简介,来了解一下吧。

  《牛虻》中的主要人物

  亚瑟博尔顿

  主人公牛虻的原名,英国富商博尔顿的养子,生父为后来担任红衣主教的蒙泰尼里。影响牛虻最初性格形成的是他特殊的家庭生活环境,对于牛虻的身世,尽管那位宽宏大量的船主宽恕了他母亲的罪过,但正如圣经所讲述的那样,牛虻却是带着原罪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为了保住牛虻的出生秘密,整个家庭始终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哥嫂的恶语相加,母亲的胆小怕事、忍气吞声,养父的装聋作哑、不闻不问,使年少的牛虻感到内心的压抑、不安和缺乏归属感。

  家庭环境和他最初所受到的教育都决定了青少年时期的亚瑟是个笃信宗教、气质忧郁、内心敏感、心地善良、单纯诚实的人。而相对富裕和封闭的家庭环境也使亚瑟从小衣食无忧,不知生活的艰辛和世事的险恶,这又对使得他对于任何人都充满友善和信任。或许如果没有和意大利革命党相遇,如果蒙太尼里没有接到来自罗马的升任主教的命令,亚瑟很有可能在神学院毕业之后去做一个虔诚的教士。但深奥的神学理论和烦琐的宗教仪式毕竟不能填补少年的精神空虚,革命党的政治理想让他感到只有参加革命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然而是他性格中的这种忧郁和敏感使得他嫉妒琼玛的男友、同为革命同志的波拉,同样又是他的单纯和信任让他在向神父忏悔爱情时,泄露了革命党人的秘密而铸成了终身大错。 

  从一个一心追随革命的热血青年,一下子成为遭受所有革命同伴唾弃的叛徒,包括自己心爱的女人。 更为可怕的是,亚瑟突然发现自己一直景仰着的蒙太尼里神父竟是自己的生身父亲。无论在眼中还是在心中,亚瑟都视蒙太尼里为真正的上帝,然而,这个上帝却是一个骗子!所有的一切,彻底摧毁了亚瑟的理想和信仰。激愤之下,亚瑟用铁锤砸烂了上帝的塑像。将自己的心灵放逐到无边的黑暗之中!在经过十三年的自我放逐之后,亚瑟成为了“牛虻”,要向所有的人揭露上帝的欺骗性、并与基督教教会做最坚决的斗争的牛虻。

  琼玛

  牛虻的初恋女友和他唯一的爱人。她,琼玛——牛虻在亚瑟时代就对她心生爱慕,只可惜由于无意中泄露了组织秘密,被视为叛徒。琼玛的一记耳光打碎了亚瑟的心,他的爱情也从此暗淡下来。13年后,当亚瑟化作牛虻归来,身心俱已大变。他记恨琼玛对他的伤害,即使在她面前内心再次强烈地翻滚着爱情,也不承认自己就是曾经的亚瑟,这种残酷的折磨让琼玛一直生活在悔恨和内疚中。直到死前,他才给琼玛留下一封告别信,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那种撕心裂肺的爱情让琼玛悲痛欲绝。“在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时,琼玛,我就爱你。那时你穿着方格花布连衣裙,系着一块皱巴巴的围脖,扎着一根辫子拖在身后。我仍旧爱你”。

  蒙泰尼里

  虔诚的天主教教士,死前曾为天主教最高级的红衣主教。亚瑟博尔顿的生父。年轻时曾与亚瑟生母私通,被发现后被亚瑟的养父要求不得与亚瑟相认,但可以担任亚瑟的家庭教师。蒙泰尼里精通教义、博学多才,更多是他的才干而非血缘的亲情使得亚瑟把蒙太尼里视为他的榜样和偶像,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他那样的人。但他没想到他曾私通自己的母亲,而自己就是他的私生子。这种毁灭性的打击让亚瑟的信仰彻底崩溃。这一事件也直接决定了亚瑟时代的结束。他留给这位“敬爱的神父”一个投海自杀的假象,让这位“父亲”的内心多年来一直浸泡在灵魂的煎熬里。13年之后,他们再次相遇,但父子之情已经在各自信仰的极端冲突中痉挛与压抑。

  与儿子一样忠诚于自己信仰的父亲最后目睹了儿子的死亡,以他唯一爱子的生命向他的神祇献祭。但他的灵魂又怎可能得到安息,他很快也随儿子而去。

  蒙泰尼里,红衣主教,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对世界充满着关爱,他反对战争, 希望用宗教拯救世界,他渴望儿子的亲情却不能得到,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某种意义上,他也是一个可怜人,也是一个受害者。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