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 原文: 党怀英,字世杰,号竹溪。故宋太尉进十一代孙,冯翊人。少颖悟,日诵千余言。与辛尚书弃疾少同舍属。师于亳州刘瞻,能诗文,时号辛党。金初遭乱,俱在兵间。辛一旦率数千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金史 原文: 党怀英,字世杰,号竹溪。故宋太尉进十一代孙,冯翊人。少颖悟,日诵千余言。与辛尚书弃疾少同舍属。师于亳州刘瞻,能诗文,时号辛党。金初遭乱,俱在兵间。辛一旦率数千
金史
原文:
党怀英,字世杰,号竹溪。故宋太尉进十一代孙,冯翊人。少颖悟,日诵千余言。与辛尚书弃疾少同舍属。师于亳州刘瞻,能诗文,时号“辛党”。金初遭乱,俱在兵间。辛一旦率数千骑南渡,显于宋;党在北方,应举不得意,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箪瓢屡空,晏如也。大定十年,中进士第,调莒州军事判官,累除汝阴县令、兼同修国史。
怀英能属文,工篆籀,当时称为第一,学者宗之。大定二十九年,与凤翔府治中郝俣充《辽史》刊修官。凡民间辽时碑铭墓志及诸家文集,或记忆辽旧事,悉上送官。怀英诗文兼擅,尤长诗。性乐山水,诗文碑记不尚虚饰,因事遣词,通达流畅,平易自然,格调冲淡。著有《竹溪集》三十卷,惜久佚。怀英工书法,世称“独步金代”,尤爱玉箸篆书。泰和四年,书“泰和重宝”,铸于钱币之上,是为“金泰和”。
是时,章宗初即位,好尚文辞,旁求文学之士以备侍从,谓宰臣曰:“翰林阙人如之何?”张汝霖奏曰:“郝俣能属文,宦业亦佳。”上曰:“近日制诏惟党怀英最善。”
明昌元年,怀英再迁国子祭酒。二年,迁侍讲学士。明年,议开边防濠堑,怀英等十六人请罢其役,诏从之。迁翰林学士,摄中书侍郎。时增修曲阜宣圣庙敕令党怀英撰碑文朕将亲行释奠之礼承安二年乞致仕改泰宁军节度使为政宽简不严而人自服化 明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久之,致仕。大安三年九月卒,年七十八,谥文献,葬于奉符西旺村。赵秉文作墓志云:“公之文似欧阳公,不为尖新奇险之语;诗似陶谢,奄有魏晋;篆籀入神,李阳冰之后,一人而已。古人各一艺,公独兼之,可谓全矣。”
(节选自《金史·党怀英传》)
译文:
党怀英,字世杰,号竹溪。是宋朝已故太尉党进的第十一代孙,冯翊人。他年少时就聪颖,悟性极高,每天能记诵一千多字的文章。他和辛弃疾年少时是同学。求师于毫州刘瞻,当时二人都擅长诗文,并称“辛党”。金初遭逢乱世,一起参军。辛弃疾一天早上率领数千兵士南渡,名声在宋得以彰显;党怀英在北方,应科举考试没能如愿,于是他摆脱世俗之务,尽情游山玩水,吃喝都很缺乏,他也安然自如。大定十年,考中进士,被调任莒州军事判官,历升汝阴县令、兼同修国史。
党怀英很会写文章,擅长篆书和籀书,当时被称为第一,学者都师法他。大定二十九年,他和凤翔府治中郝俣担任《辽史》刊修官。凡是民间收藏的辽代碑铭墓志以及各家的文集,或记述辽代史事的文字,全部送交官府。他诗文都擅长,尤其擅长作诗。本性喜好山水,所写诗文碑记不崇尚虚华修饰,能就事用语,语言通达流畅,平易自然,格调淡雅。他著有《竹溪集》三十卷,可惜因时间太久而散失。党怀英擅长书法,世人称颂他“独步金代”,他尤其喜好在玉制筷子上以篆书刻字。泰和四年,写了“泰和重宝”,被铸在钱币上,这就是所说的“金泰和”。
当时,章宗刚即位,他喜好诗文,广求有文学才能的人才充任侍从官,章宗对宰臣说:“翰林缺人,怎么办呢?”张汝霖上奏说:“郝俣很会写文章,政绩也很突出。”章宗说:“近来起草的诏书文字,只有党怀英的最好。”
明昌元年,党怀英又升为国子祭酒。明昌二年,升为侍讲学士。第二年,朝廷计议开挖边防濠沟,党怀英等十六人请求取消这项工程,皇帝下令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他又升为翰林学士,代理中书侍郎。当时增加修建曲阜宣圣庙,皇帝下令:“由党怀英撰写碑文,我将亲行祭奠大礼。”承安二年党怀英请求辞职,朝廷改任他为泰宁军节度使。他处理政事宽容简明、不严苛,而百姓自然而然地顺服归化。第二年,又征召他做翰林学士承旨。很久以后,退休了。大安三年九月去世,终年七十八岁,谥号为“文献”,死后葬在奉符西旺村。赵秉文为他写墓志铭:“公之文似欧阳公,不为尖新奇险之语;诗似陶谢,奄有魏晋;篆籀入神,李阳冰之后,一人而已。古人各一艺,公独兼之,可谓全矣。”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