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织经问罪卷第十》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

《罗织经问罪卷第十》是唐代酷吏来俊臣所创作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罗织经问罪卷第十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罗织经问罪卷第十文言文 法之善恶,莫以文也,乃其行焉;刑之本哉,非罚罪

  《罗织经·问罪卷第十》是唐代酷吏来俊臣所创作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罗织经问罪卷第十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罗织经问罪卷第十文言文

  法之善恶,莫以文也,乃其行焉;刑之本哉,非罚罪也,乃明罪焉。

  人皆可罪,罪人须定其人。罪不自招,密而举之则显。上不容罪,无谕则待,有谕则逮。人辩乃常,审之勿悯,刑之非轻,无不招也。或以拒死,畏罪释耳。人无不党,罪一人可举其众;供必无缺,善修之毋违其真。事至此也,罪可成矣。

  人异而心异,择其弱者以攻之,其神必溃。

  身同而惧同,以其至畏而刑之,其人固屈。怜不可存,怜人者无证其忠。友宜重惩,援友者惟其害。

  罪人或免人罪,难为亦为也。

  罗织经问罪卷第十翻译

  法律的好坏,不在条文本身,而是它的执行;刑罚的根本,不在如何处罚犯罪,而是如何确定犯罪。

  人都是可以定罪的,加罪于人必须先确定对象。罪行不会自动暴露,密告并检举他就会让罪行显现。君主不会容忍犯罪,没有谕旨就耐心等待,有谕旨就马上逮捕。人们自辨无罪是正常的,审讯他们不要心存怜悯,刑罚他们不能出手轻微,这样做他们就没有不招认的。有的人因为拒不认罪被责打致死,这种情况可用畏罪自杀来解释说明。人没有不结党营私的,给一人定罪便可揭发出他的同伙;供状必须没有破绽,把被告供状编撰修补使之不违反真实。事情做到这样,罪案就可以成立了。

  人不同他们的思想就有差异,选择他们的薄弱之处加以攻击,他们的精神就会崩溃。

  人的身体相同害怕责罚也相同,用他最畏惧的东西给他动刑,他就一定会屈服。不可以存有怜惜,怜惜别人的人并不能以此证明他的忠正。朋友应该从重惩处,帮助朋友的人只能给他自己招来祸害。

  加罪于人或许能避免被人加罪,此事虽不容易也要勉为其难了。

  作者简介

  来俊臣(公元651—公元697年),武则天时酷吏,历史上的十大奸臣之一。唐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性残忍。武则天时因上书告密得官。武则天为胁制群臣、翦除异己,故纵其惨虐。来俊臣与党羽合编《告密罗织经》1卷,作为告密诬陷的范本。每次拷问囚徒,不论轻重,皆施以酷刑,或以醋灌鼻,囚入地牢中,或盛之瓮中,以火环烧之,并绝其食物。囚徒往往屈打成招,冤狱屡兴。则天以重赏酬之,于是告密之徒大行其道。后因得罪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被诛。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