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头上鹁鸪啼, 见说亲爷娶晚妻。 爷娶晚妻爷心喜, 前娘儿女好孤凄。 明叶盛撰《水东日记》 晚娘虐待前娘儿女,在旧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这首民歌便是前娘儿女对亲爷娶晚妻抱有忧伤心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南山头上鹁鸪啼, 见说亲爷娶晚妻。 爷娶晚妻爷心喜, 前娘儿女好孤凄。 明叶盛撰《水东日记》 晚娘虐待前娘儿女,在旧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这首民歌便是前娘儿女对亲爷娶晚妻抱有忧伤心
南山头上鹁鸪啼,
见说亲爷娶晚妻。
爷娶晚妻爷心喜,
前娘儿女好孤凄。
——明·叶盛撰《水东日记》
晚娘虐待前娘儿女,在旧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这首民歌便是“前娘儿女”对“亲爷娶晚妻”抱有忧伤心理的反映。
头一句是起兴。为什么要以“南山头上鹁鸪啼”起兴呢?鹁(bo勃)鸪(gu姑),鸟名,亦称“鹁鸠”、 “勃姑”。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鹁鸠灰色,无绣项,阴则屏逐其匹,晴则呼之,语曰: ‘天将雨,鸠逐妇’是也。”故“鹁鸪啼”在这儿还有“鸠逐妇”的象征意义,足以烘托出“爷娶晚妻”是个不祥之兆。
“爷娶晚妻爷心喜,前娘儿女好孤凄。”孤凄,孤单,凄凉。这里一方面是“心喜”,一方面是“孤凄”,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心喜的是得以“娶晚妻”,而孤凄的则显然是既怀念自己的亲娘,又生怕受到晚娘的虐待。好在这里不是把矛头指向某个晚娘个人,甚至只字未提晚娘如何虐待“前娘儿女”,也毫无反对“爷娶晚妻”的意思,它只是使我们从“前娘儿女好孤凄”中隐隐约约地预感到这个社会问题的存在,必然给“前娘儿女”造成这种“孤凄”的心理。
这首民歌的创作主旨和社会效果,是要唤起那些“亲爷”和“晚妻”,对待“前娘儿女”要备加关怀、爱护;它有“警劝”的作用。如辑录这首民歌的《水东日记》作者所说的:“吴人耕作或舟行之劳,多作讴歌以自遣,名唱山歌。中亦多可为警劝者,漫记一二。”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