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的粮船呵呵笑, 谁家的棺材,在水面上飘? 引魂幡,飘飘摇摇在空中吊, 上写着:钦命江西督粮道。 孝子贤孙,手打着哀篙。 送殡的人,个个都是麻绳套。 齐举哀,不见那个把泪掉。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不认的粮船呵呵笑, 谁家的棺材,在水面上飘? 引魂幡,飘飘摇摇在空中吊, 上写着:钦命江西督粮道。 孝子贤孙,手打着哀篙。 送殡的人,个个都是麻绳套。 齐举哀,不见那个把泪掉。
不认的粮船呵呵笑,
谁家的棺材,在水面上飘?
引魂幡,飘飘摇摇在空中吊,
上写着:钦命江西督粮道。
孝子贤孙,手打着哀篙。
送殡的人,个个都是麻绳套。
齐举哀,不见那个把泪掉。
——清·华广生辑《白雪遗音·马头调》
这是一首对封建官吏的剥削、压迫的绝妙的讽刺诗。
当代著名的俗文学家赵景深曾经指出:“这首小曲是全部《白雪遗音》中较好的一首。它表现了人民对于‘钦命江西督粮道’(即皇帝亲自任命负责在江西督察征收公粮的官员——引者注)刻骨的仇恨。据我的看法,棺材并不是指督粮道真地死了,而是把他的粮船比作‘棺材在水面上飘’,把钦命的旗帜比作‘引魂幡,飘飘摇摇在空中吊,’把一些拍马屁的下属官员比作‘孝子贤孙,手打着哀篙’,而那些被锁拿的欠了粮的老百姓比作‘送殡的人’,却又被‘麻绳套’着,他们‘齐举哀,不见那个把泪掉’。只是愤恨自己所受的压榨,即使江西督粮道真的死了,他们拍手称快还来不及,也决不会掉眼泪的。过去一向称赞元代睢景臣的《汉高祖还乡》散套,不料现在我们又发现了略有类似的《不认的粮船》;这跟写农民不认得汉高祖的仪仗,不是同一机杼么?”
赵景深的分析十分精辟。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农民对汉高祖的仪仗不认得,是完全可能、非常真实的,而农民把粮船误认作在水面上飘的棺材,把钦命的旌旗误当作送丧的“引魂幡”,把因欠粮而被官府用麻绳绑捆押送的犯人,误认为“送殡的人”,这在事实上是绝不可能的,它显然是属于蓄意夸张的讽刺手法。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作者之所以如此蓄意夸张,还表现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者对残暴的封建统治者的极端蔑视,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看到了那些被他们用麻绳捆绑的人终将成为埋葬他们的人。
像这样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绝妙的讽刺技巧的民歌,不仅为那些“温柔敦厚”、 “怨而不怒”的文人诗作所望尘莫及,即便在民歌中也是难得的珍品。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