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三十六, 去后十八双, 若还少一个, 定是不还乡。 《大宋宣和遗事》亨集 这首民谣流传甚广。元人陈泰在《所安遗集补遗江南曲》序中说:余童稚时,闻长老言宋江事宋之为人,勇悍狂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来时三十六, 去后十八双, 若还少一个, 定是不还乡。 《大宋宣和遗事》亨集 这首民谣流传甚广。元人陈泰在《所安遗集补遗江南曲》序中说:余童稚时,闻长老言宋江事宋之为人,勇悍狂
来时三十六,
去后十八双,
若还少一个,
定是不还乡。
——《大宋宣和遗事》亨集
这首民谣流传甚广。元人陈泰在《所安遗集补遗·江南曲》序中说:“余童稚时,闻长老言宋江事……宋之为人,勇悍狂侠,其党如宋者三十六人……俗所谓‘来时三十六,归时十八双,意者其自誓之辞也。”《宣和遗事》则具体描写这首歌谣是宋江下山去东岳前题写在旗子上的。这是一首梁山好汉的口谣,抒发了他们团结一致进行战斗的英雄气概和战友深情。
北宋末年,宣和年间(1119—1125年)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泊聚义,声势很大。《宋史·侯蒙传》载侯蒙这个大官在上书朝廷时也说:“(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宋史·张叔夜传》又说: “宋江起河溯,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可见其势之猛。这首民谣是起义早期所传唱的,当时还只有三十六人,但他们团结友爱,亲如弟兄,难分难离。下山战斗,同去同回,“来时三十六,去后(或“归时”)十八双”就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统一步伐共同行动的英雄气概。 “若是少一个,定是不还乡。”(“还乡”一作“归乡”)这种同生共死的义气,真可说是“精诚团结”,亲密无间了。民谣所表现的这种战友深情,是一种深厚的阶级友爱,同时也表现了梁山起义军内部官兵平等的崇高思想,这种平等思想是具有反封建意义的革命思想,对广大受压迫的人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种精神正是梁山起义军之所以能屡战屡胜、不断扩大队伍的思想根源之一。这首民谣集中反映了这种水浒精神、梁山义气,所以是非常感人的。
重复是民歌的常用手法。因民间诗歌是口头文学,反复咏叹便于抒情,又便于记忆,加深印象。 “来时三十六,去后十八双。”这三十六和十八双是一回事,只是说法不同,所以是一种重复。但在此谣中,它又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有一定变化的巧妙重复,意思相同而用词则异,使句子灵活多变而不单调,使重复竟变成了一种对偶,很有意味。
在音韵上,此谣也颇有特色。第一句的“六”与第三句的“个”押韵,第二句的“双”与第四句的“乡”押韵。这是隔句尾韵,ABAB韵式。此外, “来时”、 “归时”的“时”,同音同韵,与第四句的“是”,也押韵,为AABA韵式,属腰韵(或日“颈韵”)。如按另一种异文, “归时”作“去后”,则“后”与第三句第二字“还”为双声,声母相同,也有音韵联系,第一、四句则仍为腰韵(或“颈韵”)。这是一种双重韵式,在一句中,五个音有两个音押韵,有相同的韵母或声母,是具有回环和畅之美的。这是“自然而合于音律”的“化工之作”。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