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太波嘎列(节选)》原文及赏析

【导语】:

第四章 牧牛歌 牛啊,我吆喝着牛儿走啊, 叫声牛啊,快快地走吧, 吆喝的声音响彻山岗。 我未曾唱过心爱的歌, 吆喝的声音就是我的歌唱。 牛啊,我吆喝着牛儿走啊, 叫声牛啊,快快地走

  第四章 牧牛歌

  牛啊,我吆喝着牛儿走啊,

  叫声牛啊,快快地走吧,

  吆喝的声音响彻山岗。

  我未曾唱过心爱的歌,

  吆喝的声音就是我的歌唱。

  牛啊,我吆喝着牛儿走啊,

  叫声牛啊,快快地走吧,

  吆喝着牛儿来到沙滩上。

  我瞧着牛儿踩在沙滩上的足印,

  我从未见过这样好看的图样。

  牛啊,我吆喝着牛儿走啊,

  叫声牛啊,快快地走吧,

  吆喝着牛儿来到草坝上。

  嵌满松石般的草地,

  我的心啊紧贴牧场上。

  牛啊,我吆喝着牛儿走啊,

  叫声牛啊,快快地走吧,

  吆喝着牛儿来到大湖旁。

  如镜的大湖镶进我的身影,

  我心爱的牛儿也站在湖中央。

  牛啊,我吆喝着牛儿走啊,

  叫声牛啊,快快地走吧,

  吆喝着牛儿来到大河旁。

  愿这河水变成琼汁玉浆,

  让我的牛啊饮得毛皮闪亮。

  牛啊,我吆喝着牛儿走啊,

  叫声牛啊,快快地走吧,

  吆喝着牛儿牧放四方。

  生死结缘的牛儿作我伴侣,

  高山白云倾听我的歌唱。

  牛啊,我吆喝着牛儿走啊,

  叫声牛啊,快快地走吧,

  我和牛儿永不分离,

  我多么喜欢叫声牛啊,

  “啊,唠唠唠唠唠……”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第四分册

  《太波嘎列》是门巴族流传广泛、影响久远的一部民间长篇叙事诗。相传太波嘎列是门巴族的牧业始祖,深受以牧为生的门巴人的敬仰。这部长诗取材于有关太波嘎列的传说,具体分《召唤歌》、《神牛歌》、《引牛歌》、《牧牛歌》、《四美歌》、《四饰歌》、《搭帐棚歌》、《搭灶歌》、《拴狗歌》、《挤奶歌》、《打酥油歌》、《迁徙歌》、《欢歌》、《诵歌》等十四章,计五百余行。从人们呼唤太波嘎列自神界降临人间开始,诗歌生动叙述了神牛降生和牵牛、牧牛、搭帐篷、修炉灶、拴狗、挤奶、打酥油、迁牧场等一系列牧业劳动和畜牧神话,有有关神界斗争的描写,又有人间放牧生活的刻划,在众多矛盾、痛苦和逆境中塑造了太波嘎列勇于斗争、艰难求索、热爱劳动的感人形象。这一艺术形象是在门巴人世代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起来的,他的苦难和经历是门巴人生活的缩影,他的力量、智慧和品格,也正是门巴人性格的典型。

  这里选录的是《太波嘎列》第四章“牧牛歌”。太波嘎列赶着牛儿放牧,从山岗到大河边,经过沙滩、草坝、大湖旁,他一边赶牛一边歌唱,表达了热爱牧业、与牛儿亲密无间的思想感情。

  整个放牧路线构成了诗歌的抒情线索。循着这条线索,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在有序渐进的过程中得以反复强化。诗歌的第一至五节为一大层次,从赶着牛儿过山岗开始,每经一地,主人公总要即景生情,发为歌唱。第六、七两节为第二大层次,它把前面不断叠起的情感波浪汇总起来形成高潮。并且,全诗每一节的开头均用“牛啊,我吆喝着牛儿走啊,叫声牛啊,快快地走吧”领起,在字里行间漫过一片深情的吆喝声。在第一节,主人公就抒述道: “吆喝的声音就是我的歌”,到最后一节,他又情不自禁地抒述: “我多么喜欢叫声牛啊, ‘啊,唠唠唠唠唠’。”首尾呼应,化情感入吆喝,把全章结束在高亢辽远的吆牛声中。

  全部《太波嘎列》均以第一人称叙事抒情,其形式为散体歌谣。在整体上,每一章的诗节、诗行无一定之规,但在同一诗章内则要求句法、章法大体统一,以便于歌唱、表演。歌唱者或者表演者同时也就是诗中的“我”——太波嘎列,这个“我”在具体诗章或重叙事,或重抒情,均视其内容的要求灵活机变。因为唱述的都是门巴人生活、生产经历中的亲身感受,所以全诗渗透着感人的情感力量。在《牧牛歌》中,主人公视吆牛声为自己“心爱的歌”,把牛儿踩在沙滩上的足印当成“从未见过”的“好看的图样”,而看到自己和牛儿的倒影映在湖中,便有一种亲切的感受油然而生。这些地方,皆因有独特、真切的情感贯注,故不只是以牧场风光宜人眼目,且能够以心灵的激情令接受者经久难忘。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