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是《水浒传》中梁山农民起义军杰出的头领之一,在一百零八个好汉中位居第十三,号称天孤星花和尚。 鲁智深原名鲁达, 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 胡须,他原在渭州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梁山农民起义军杰出的头领之一,在一百零八个好汉中位居第十三,号称天孤星花和尚。 鲁智深原名鲁达, 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 胡须,他原在渭州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梁山农民起义军杰出的头领之一,在一百零八个好汉中位居第十三,号称天孤星花和尚。
鲁智深原名鲁达, “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胡须”,他原在渭州小种经略府中做提辖,因路见不平相助穷人出了人命,无法再当军官,而入了山门,削发为僧;又因他生性豪放不羁,哪里能够安安份份做和尚,终于投身绿林,把二龙山作为根据地,以打家劫舍、杀富济贫为业。在梁山大业亟待振兴之时,他和杨志、武松放弃了煞是快活的安乐小天地,聚集三山人马,攻打青州,为壮大梁山事业,建立梁山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梁山后,鲁智深这位能征惯战之将,出生入死,砍瓜切菜般杀人,立下了赫赫战功。 后在征方腊后坐化于杭州六和寺。
鲁智深没有家庭,也没有产业,一生无牵无挂,这使他敢作敢为的性格得到了无拘无束的自由发展和痛快淋漓的充分发挥。
鲁智深,最鲜明突出的性格特征之一是急躁。他是“大踏步竟走入茶坊里来”走到读者面前来的,一旦露面,便显出他性急的本色:因为碰到的是久已闻名的史进史大郎,便不待细问,连茶钱也顾不上付,拉了史进的手便要去“上街吃杯酒来”,路遇史进的启蒙师父李忠,便邀同往,一刻也等不得: “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又骂又推旁边围观的人,使李忠无奈地陪笑: “好急性的人!”一听到有人啼哭扫了他的兴,就摔碗丢碟地发脾气。其后如大闹五台山、醉打桃花寨主周通等许多精彩场面里,都可以看到鲁智深不由分说便闹将起来、打将起来的性急之举。
急躁总是和粗犷、豪爽有机结合的,鲁智深即是以此著称于世。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体现他的这一性格特色。平时,他总是自称“洒家”,即使做了和尚也不改初衷,因此招来非议他也置若罔闻。若遇着不顺心的事,他开口便是高声叫骂,要不就是大吼,或者干脆动手便打,“揸开五指”,一掌便打得人“口中吐血”,甚至他的威名,就是他用三拳打死欺压百姓的恶棍“打”出来的。在五台山文殊院,鲁智深吃醉了酒,拔了栅栏,操着一根折木头,打坏了金刚;之后,挽了两条桌腿,“着地卷将来”,直把个清净佛门胜地,打得一片稀里哗啦。可以说,没有什么能束缚得住鲁智深,官府法度也罢,佛门清规也罢,只要是妨碍他自由自在地放开手脚的事,统统不放在眼里,谁要去干预,他便会老大不客气地堵了回去: “洒家”要自便, “干你甚事” 就是对着令宋江等人屏声静气、毕恭毕敬的诏书、御酒,他也敢提着禅杖,高声叫骂: “入娘撮鸟!忒煞是欺负人!”正因为他“粗”在官府通缉他之时,他竟会挤进人群去看捉拿他的文榜;也正因为他“粗”,他在作战中也会上当,诸如光头上中了没羽箭张清的石子这类的事情就在情理之中了。鲁智深的这种性格,实际上是对束缚个性,束缚思想的封建道德、封建礼教的强烈反抗,因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
然而,鲁智深又是粗中有细的,为了反抗官府,打击社会邪恶势力,帮助诸如金家老父弱女这样的贫民,他又往往工于心计。他要让金家父女逃脱郑屠的欺凌,在父女二人走后,还“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料想去得远了,才来对付郑屠。就是惩治恶棍郑屠,他也不是劈头就打,而是巧妙地找个由头,先是消消停停地“消遣”,逗得对方火发,然后再打;眼见出手太重,打得不善,难脱干系,他立即作出了逃跑脱身的决定,但临走前,还回头指着郑屠尸体说: “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边骂边走,施个金蝉脱壳计。在桃花山,他意欲脱身,在认真分析之后,从后山滚下,避免了一场正面冲突。义救林冲,为了不打草惊蛇,他这个粗人,竟也会潜形匿迹,悄悄地一路跟随,在险要的野猪林守候多时,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林冲的性命。在梁山义军的多次作战中,他也每每于冲锋陷阵、大砍大杀之际,指点运筹,妙机顿生。
作为一个和尚,鲁智深是极不称职的,他不愿五戒,不愿坐禅,他只是更多地体现了人们惯称他的“莽”。正如圆寂前他自己下的评语说:“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径山住持大惠法师道的法语云: “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他很少想到自己是个和尚,而当梁山事业已定, “太平无事”时,他却出人意外地想到了自己的身份,想到了参禅。宋江率将朝见君王, “尽是锦袍金带”,只有鲁智深等四人“身着本身服色”。在这里,与其说他保持了佛门弟子的清贫本色,还不如说,在他身上,表现出了其他起义军头领所不曾有的高风亮节。他一生除暴安良,锄强扶弱,为民做了许多好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剃度鲁智深的五台山智真长老所言“正果非凡”绝非诳语。
在鲁智深身上,更为人称道的是他的“义”。他善良正直,他所具备的忠义孝悌,绝非翰林进士、孝廉秀才所能及。然而,因为他挺身而出,反抗官府,与恶势力奋斗,为封建道德观念所不容; 他做下“迷天大罪”,成了“杀人大盗”,为官府所不容,不得不落草。 “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是他的宣言,表现了他对备受官府欺凌的贫苦百姓的同情,仇恨黑暗势力的鲜明阶级意识,决心反抗到底的斗争意志,不屈不挠的精神,也集中体现了他的“义”气。
救人于急难,是鲁智深“义气”的首要表现。他往往在情势最危急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挺身相助。听到金氏父女诉说悲苦身世,他立即倾其所有,解囊相助。为惩治迫害这父女俩的恶棍,丢了官职不说,还惶惶若丧家之犬,躲避官府的缉拿,可他从未有过些许悔意。同样,在林冲的生命遭到威胁的时候,他立即奋力相救,为此,他得罪了本不相干的高衙内,以至于在相国寺再也不能呆下去,只得落草为“寇”,他也未曾有过怨言。放弃二龙山太平富足的生活而投入到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生活中去,更是他在梁山大业面临危难时作出的自觉选择。为实现梁山泊“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他义无反顾,终于成为保护老百姓的英雄。
施恩不图报,是鲁智深“义气”的又一表现。对金氏父女谢恩,他一再表示“不须生受,洒家便要去”, “折杀俺也”;林冲要谢他,他也用别的话支吾开去。在鲁智深看来,所有这些义举,都是天经地义的。这也是他坚定地走上起义道路反抗官府的思想基础。
居功不自傲,于功成之日不炫耀,不图丝毫一己的利益,这是鲁智深“义气”的又一表现,也是有别于其他好汉的可贵之处。他从不夸功,从不讲究名位的高低,总是兢兢业业地为维护百姓利益、梁山大业而奋斗。他不图“荫子封妻,光耀祖宗”, “只图寻个清净去处,安身立命”,在这一点上,他比梁山义军领袖宋江都显得光彩夺目。他甚至不愿“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他奋斗一生,别无他求,显示了高尚的品质。
鲁智深和其他农民起义头领一样,是被“逼”上梁山的,而他走的是一条自觉的道路。他原本生活在社会的下层,不甘受压迫,因而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反抗,而且他的反抗意志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上山之后,他也属于最坚定的革命者之列,面对宋江几次表现出来的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妥协态度持不满,他坚定地认为: “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 “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吧!”他反映了当时的下层人民所具有的大无畏精神,面临黑暗的现实,决不退缩。 “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概括了他的主要英雄业绩。鲁智深的反抗,正代表了百姓向封建官府、官吏、富豪、压迫平民的恶势力的强烈反抗。当看到鲁智深和其他义军头领们对黑暗势力的扫荡,对贪官们的惩罚,实在感到痛快极了。
在刻画鲁智深这一艺术形象时,作者是通过把人物置身于现实环境中,扣紧人物的经历、身份来实现的。人物性格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展开。如鲁智深听到金氏父女啼哭,就发脾气,听到“镇关西”郑屠的恶霸行径,就挺身而出,因而展示了他粗豪勇敢、舍己救人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随着斗争的展开,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