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在一九六四、一九六六年分三卷先后出版的时候,曾引起过文坛的注意,是一部较有影响的作品。萧长春就是这部作品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 萧长春,是带领农民群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在一九六四、一九六六年分三卷先后出版的时候,曾引起过文坛的注意,是一部较有影响的作品。萧长春就是这部作品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 萧长春,是带领农民群
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在一九六四、一九六六年分三卷先后出版的时候,曾引起过文坛的注意,是一部较有影响的作品。萧长春就是这部作品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
萧长春,是带领农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优秀农村青年干部——东山坞农业社的党支书兼社主任。
东山坞是个很复杂的地方。地主、富农的变天复辟活动猖獗,富裕中农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严重,而且挂着老党员招牌的合作社副主任马之悦又是一个钻进党内的暗藏反革命分子。党内外的阶级敌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因此斗争分外尖锐、激烈,有时甚至非常残酷。作家就是将萧长春置身于这个复杂的斗争漩涡,来表现他的全部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萧长春在解放前就已参加革命,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民兵战士。当年同他一起战斗的那位老班长的壮烈牺牲,对他产生过极大的教育和影响,护送文件的紧急而艰巨的战斗任务,给了他以锻炼和考验。因此,当他回到农村,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候,立场才会那样坚定,斗争才会那样顽强。一九五六年秋天,“东山坞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灾荒”,当时的党支书马之悦巴不得合作社垮台,因此放弃生产自救,用政府发给的救济粮和生产贷款做买卖,结果丢利赔本,自己却进城躲了起来。在东山坞眼看要“塌天”的时候,身为一队队长的马连福又带领群众盲目外出“谋生”。这时,刚好碰上了从县里受训回来的民兵排长萧长春。他当即果断地拦住了这支准备外出的队伍,劝他们回村。但马连福却不从,他就一个箭步跳到车前, “夺过马连福手里的鞭子,噼啪一甩,大车转回来了”。回村以后,他组织积极分子,充分发动群众,实行生产自救。他领着大伙拼死拼活硬是撑起了“这个要塌下来的天”,显示了萧长春勇于斗争、力挽狂澜的战斗精神。
秋后整党,马之悦受到党内撤职处分,萧长春当了党支书兼社主任。于是,马之悦便同萧长春结下了不解之仇。他挖空心思,为萧长春设下种种圈套,妄图搞垮萧长春,自己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但萧长春却以他高度的阶级警惕和顽强的斗争精神,依靠群众,不断识破并击退了马之悦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解决了由马之悦一手策划并煽动起来的土地分红、闹粮等事件,粉碎了他的美人计。在不断的失败面前,马之悦疯狂了,老地主马小辫也疯狂了。正当麦子登场,东山坞农民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的时候,经过密谋策划,由马小辫亲自动手,对萧长春的儿子小石头下了毒手。在这天大的打击突然袭来的时候,萧长春以他少有的顽强精神硬是挺住了。他很清醒地认识到,“在麦收十分紧张的节骨眼上,丢掉的又是我这个党支书的儿子,这显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十九是阶级敌人的有意破坏”。因此,他不顾父亲和淑红的强烈反对,按捺住极度的内心痛苦,以十分坚决的态度阻止群众寻找孩子,要求大家继续收麦。正是萧长春的果断决定粉碎了马之悦、马小辫他们图谋破坏麦收,从而搞垮农业社的险恶阴谋,取得了斗争的胜利。萧长春那种在复杂斗争中炼就的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革命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思想品格,在这里得到了生动、有力的表现。
作家在刻画萧长春形象时还较好地揭示了他高度的政策水平。他正确执行党的中农政策,对他们既团结又斗争,在斗争中求团结。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教育、帮助他们,改造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成为和农业社一条心的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地主、富农。在同暗藏反革命分子、“老党员”马之悦的斗争中,也是“有理、有利、有节”,使这只老奸巨猾的狐狸也丝毫没有空子可钻,体现了萧长春不但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的性格侧面。
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萧长春性格的又一重要特点,也是他在合作化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东山坞农业社不辞辛劳地努力工作着。他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只知奉献,从不想索取,更不会向党和人民要求什么。甚至在饥渴交加时别人送他一碗农业社的豆浆他也不愿意接受。然而,当他见到马老四吃野菜充饥的时候,一种十分内疚的心情油然而生。他虽然自己家里也缺粮,却把粮食送给马老四和哑巴,甚至还常把粮食拿去喂社里的牲口。他妻子早逝,每天工作回家还要忙于料理杂乱的家务,他太需要有一个媳妇了。大家都为他着急,有人为他介绍了对象,让他去相亲,但他却一直没有去。不能说萧长春没想到自己的家,但他更多想到的是广大群众和农业社的工作。他对自己的父亲说: “咱们得把头抬高一点儿,把眼光放远一点儿,为您,为小石头,为我自己,为大家伙儿”, “我都应当把整个心掏给农业社……”从这些话语里我们清晰地见到了这位农村青年干部虚怀若谷的宽广胸怀。萧长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和群众“心见心,心碰心,拧成一股子劲儿”。在东山坞,无论是同地主、富农,以及马之悦之间的较量,还是对富裕中农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斗争,每一次胜利都是依靠群众的力量取得的。
作品在通过萧长春本身的语言、行动正面刻画他形象的同时,又往往在矛盾冲突的高潮处赋以适当的心理描写,把笔触直接伸向人物心灵的深处,展示他的崇高精神境界。比如在土地分红事件中,贫农、转业军人马连福被马之悦利用当“枪”使,在干部会上诬蔑农业社、辱骂萧长春。萧长春开始感到意外、惊讶、气恼,因为他倔强的性格、强烈的自尊受到了无情的伤害,“他脑中的热血在沸腾,怒火在燃烧”, “两只铁锤一般的拳头在裤子兜里攥得紧紧的,骨节儿咯吱吱地响”。他恨不得蹿上前去痛痛快快地揍他一顿。但他立即又警告自己要冷静。他想,马连福是苦出身, “共产党是他的救命恩人”,他说这些话一定是受人指使。于是,他“用一种年轻人少有的抑制力,压住了被冲激起来的火焰”,使马之悦他们精心策划的阴谋终于未能得逞。在萧长春找马连福个别谈话时,作家又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写: “四只眼对视着,……萧长春忽然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一个穿着破袄,光着屁股,拉着棍子,提着饭桶,在狂风暴雪中哭号的小叫花子。忽的一闪,又看到一个穿军装,端着步枪,……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战士。顷刻间,萧长春变得柔和了,……他的胸膛里,泛起一阵惋惜、失望的痛苦,揪心的疼痛”……这就进一步写出了萧长春鲜明的爱憎、强烈的感情,使萧长春的性格显得丰满、厚实、真切、感人。
《艳阳天》创作于六十年代初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作品是有时代局限的。这种局限自然也影响到萧长春在某些地方过分强调了斗争,所以使这个形象多少有些生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