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谁知相思老,玄鬓白发生。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降)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这是在评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谁知相思老,玄鬓白发生。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降)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这是在评
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谁知相思老,玄鬓白发生。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降)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这是在评论《诗经·小雅·采薇)中的四句诗。这四句诗是以归来时的出征战士口气写的,他说,从前我离家出征时,风吹杨柳枝飘摇,如今我从前线回家来,天降大雪纷纷扬扬。王夫之认为这四句诗是用乐景(杨柳依依)写哀情(出征时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又以哀景(雨雪霏霏)写乐情(出征归来战士欢乐,家人也都欢喜),这样写会加倍地表达出悲哀和喜乐的感情。这是艺术的辩证法。王夫之所引诗句是出自一名战士之口;而这首《子夜冬歌》则是出自一个闺中女子之口,同样也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首句“昔别春草绿”,诗中的抒情女主人公说,从前我是在绿草蔓如丝的美好的春天里与丈夫离别的。景色越美,越是能增添离人的悲伤之情,正如梁朝江淹的《别赋》所写的: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乐景中蕴含着无限的“生别离”的哀伤之情。第二句“今还墀雪盈”,还是这个女主人公以无限欣喜的心情说,如今在门前台阶上满是积雪的冬天里丈夫归来了。依照 “情以物迁”的理论,在“霰雪纷其无垠兮”的冬季里,人们应该是 “矜肃(苦严)之虑深”(《文心雕龙·物色》),内心会感到痛苦和烦闷的,可诗中女主人公却恰恰在“墀雪盈”的冬天里,迎来了离别将近一年的丈夫,她的内心充满激动、喜悦之情,她眼前的白雪,不但不使她感到寒冷,相反,却使她感到如春天落在地上的柳絮杨花般的轻柔、洁白、可爱,台阶上的白雪使她的欢乐之情倍增。
第三、四句 “谁知相思老,玄鬓白发生。”感情深挚的恩爱夫妻,一时一刻也不愿分开,他们总是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而诗中女主人公的丈夫是在春天里离她而去,直到冬天才归来,离家将近一年,她独处闺房,日夜思念丈夫,“妆楼顒(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时间快到一年了,当这个少妇发现自己原是油黑油黑的鬓发里,长出了几根白头发时,她才深深地意识到 “思君令人老”,“惟忧用老”的道理。从这两句诗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中女主人公是与丈夫初次离别的,而这一别就是从春到冬将近一年的时间。
这首民歌在时间上采用了大跨度的跳跃。首句写春别,次句即写冬归,其间送别,丈夫离家后思妇的种种“寻寻觅觅”,“明镜暗不治”,登楼远望,以及迎接丈夫的情节都略去了,这就留给读者去想象了,从而取得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本诗还富有色彩美。首句的 “绿”,次句的“白”,末句的黑白相间,均给人以色彩鲜明而又对比强烈之感受。首二句不但在意思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还是形式齐整的流水对,两句一气呵成,既景中寓情,又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真是动人的民歌妙句。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