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墙头花是唐人习用的情辞,对墙头所见之花,兴起墙内所恋之人,不在布景,而在缘情。刘禹锡有 红焰出墙头,雪花映楼角,元稹有 山岫当街翠,墙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墙头花是唐人习用的情辞,对墙头所见之花,兴起墙内所恋之人,不在布景,而在缘情。刘禹锡有 红焰出墙头,雪花映楼角,元稹有 山岫当街翠,墙
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墙头花”是唐人习用的情辞,对墙头所见之花,兴起墙内所恋之人,不在布景,而在缘情。刘禹锡有 “红焰出墙头,雪花映楼角”,元稹有 “山岫当街翠,墙花拂面枝”(《酬翰林白学士……》),聂夷中有“花树出墙头,花里谁家楼”(《公子行》)。这首诗不是吟咏调名的本意,而是依调名另创新词,通过描写思妇于深秋为丈夫制作寒衣的情景,委婉地抒发了女主人公对夫君的爱心以及自己处境的难堪。
“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两句用赋的手法,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方面描写了深秋室内室外的景象。“蟋蟀鸣洞房”写室内环境,也是一个典型环境,蟋蟀谓之秋虫,它的出现表明四时交替已进入秋天,因此也最能引起人们的秋思,古人往往因蟋蟀鸣叫而悲秋。《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有言: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这里铺写的就是引起秋思的所兴之物。“洞房”就更具有典型意义了,“洞房”本指深邃的内室,在此处是指新婚夫妇的卧室。洞房内只有蟋蟀的鸣叫声,可以想见室内是多么的冷清。“梧桐落金井”写室外一派衰飒的景象,也是秋的表征。“金井”是形容井台很美。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秋风将梧桐叶吹落在井台上,这是从思妇的视觉来写,这里不仅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衰飒景象,还有 “西风吹渭水”的时令信息感,为后两句作了铺垫。开头两句环境描写,为抒情主人公的出场创造了一个满目萧然、孤寂冷清的氛围。
“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两句的意思是,为丈夫裁缝征衣的时候,时已至秋,剪刀冰人,使人有一种寒意。这里从抒情主人公的感觉来突写对征夫的一往情深,同时也婉转传达出思妇内心深处的凄凉之感。“舞衣”是征衣的别称。反映征战生活的古武舞,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古武舞既是一种练兵形式,又是军中娱乐形式。唐代舞蹈特别兴盛,武舞亦然。唐代许多军中将领能舞,大诗人李白、杜甫都有吟咏武舞的诗篇,如李白《白马将军歌》“将军自起舞长剑”,杜甫《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舞剑过人绝”,都是表现武人的风姿。唐代服军役者,衣物自备,寄征衣是唐诗人普遍反映的题材。此处的 “裁舞衣”就是为丈夫做征衣。“为君裁舞衣”是在 “蟋蟀鸣洞房”的映衬下的一个形象,作者笔下思妇不是临妆感叹,也没有共蜡挥泪,而是在灯下裁剪。至于思妇此时有无感慨,人们不得而知,作者只是从思妇的触觉上铺排一笔——“天寒剪刀冷”。仅此一句,将思妇善良、朴实的性格显现出来。“冷”字是一篇之眼,作者一味从客观景物写来,创造出一个凄冷的境界,再将抒情主人公放到这个境界中去感受。其实,思妇所感到的冷未必只是触觉,先前从听觉、视觉所感到的已使心境极度凄凉,这凄凉之情都寄寓在剪刀之 “冷”上。
整首诗写景赋形逼真,写情委婉含蓄,展示的是一个物象世界,抒发的是一腔凄凉之情。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