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荷担在山阿,膏血如何有许多?不若扁舟竟归去,休从清献墓前过。 这是一首题壁诗。它深刻地揭露并嘲讽了封建官吏盘剥人民的罪恶。 据 《蓉堂诗话》记载: 景定间,林存为潭州帅,罢归,道衢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千夫荷担在山阿,膏血如何有许多?不若扁舟竟归去,休从清献墓前过。 这是一首题壁诗。它深刻地揭露并嘲讽了封建官吏盘剥人民的罪恶。 据 《蓉堂诗话》记载: 景定间,林存为潭州帅,罢归,道衢
千夫荷担在山阿,膏血如何有许多?不若扁舟竟归去,休从清献墓前过。
这是一首题壁诗。它深刻地揭露并嘲讽了封建官吏盘剥人民的罪恶。
据 《蓉堂诗话》记载: “景定间,林存为潭州帅,罢归,道衢,调千夫荷担,经墓旁,疲甚,因相与语: ‘赵清献公一琴一鹤,那有许耶?’或闻之,题诗驿舍云。”全诗开头“千夫荷担在山阿”说的正是此事。“千夫荷担”一是喻人多,也是说这个被罢归的“潭州帅”搜刮民脂民膏之多,仅仅一个小“帅”,竟有如许财产,大 “帅”则不知更有多少! “膏血如何有许多?”以问代答,问中有答,皮里阳秋,满含悲愤和控诉之意,人民的 “膏血”是有限的,仅一个“潭州帅”刮来如此之多,可见人民被压榨程度之深。并非人民膏血太多,而是宋代官府剥削压榨太厉害了,人民早已骨髓榨干,只有死亡一条路了。诗句饱含血泪。
“不若扁舟竟归去,休从清献墓前过”二句,是发议论,表明作者的态度。既然被罢归,何如“扁舟”一叶,飘然“归去”,何必让“千夫荷担”,行于“山阿”之上,此句语含讥刺,表现了诗人对搜刮者的不满和批判。如果说此句在批判力度上稍差一点的话,尾句的“休从清献墓前过”则是笔力千钧,是对搜刮者的直接批判和斥责,这要比第三句委婉的劝说更有力量。“清献”,是赵清献公,即宋人赵抃。其墓地在衢州城东北四十五里处。据史载,赵抃,宋衢州西安 (今浙江衢县)人,字阅道,号知非子。景祐进士,仕州县,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人称“铁面御史”。出知睦州,改梓州路转运使,徙益州路。遍行部中,禁吏为奸,自奉甚俭,蜀风为之一变。治平初改知成都府,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谥清献公。既然搜刮者不听忠告,那么你就不要从“清献公”的坟墓前经过,免得玷污了这位为官清廉的清官的声名。也免得让“清献公”对你的行为感到渐愧、耻辱。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内涵丰富,有叙述,有疑问,有婉转的劝告,有直接的斥骂,表现力很强。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