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歌《(大石调)念奴娇(大江逝水)》原文及赏析

【导语】:

大江逝水,悠悠万顷,茫茫东去不息。浪汲汀沙,则是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闻说,都到西边嵬嵬赤壁,故城万叠。旧三国,人何在,山高月小,水涸石出。 起句大江逝水源自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

  大江逝水,悠悠万顷,茫茫东去不息。浪汲汀沙,则是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闻说,都到西边嵬嵬赤壁,故城万叠。旧三国,人何在,山高月小,水涸石出。

  起句“大江逝水”源自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首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意境、气势,“大江逝水”句远逊于苏词。

  “悠悠万顷,茫茫东去不息”,语出东坡 《前赤壁赋》: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曲律》第四卷 《杂论》评说: “起处 ‘悠悠万顷’,与 ‘茫茫东去’ 接用……终非作法,为足恨耳!”这话很有几分道理。不仅仅是“悠悠”与“茫茫”重复,它将苏词 “大江东去”和苏赋“凌万顷之茫然”拆开糅合,不但不如东坡原词精练,也缺少了 “大江东去”的恢宏壮丽,“凌万顷之茫然” 的空阔旷达。

  浪汲汀沙,则是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汲,原意为取水,这里是冲击的意思。汀,水边平地,也指小洲,皆通。很明显,这两句是从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檃括而来。“闻说,都到西边嵬嵬赤壁,故城万叠”,来自苏词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但表意与苏词原句略有不同。嵬嵬,形容高大的样子。赤壁本是三国时周瑜大战曹操之地。当年,周瑜仅以三万精兵迎击号称八十万的操军,以火攻尽烧北船,大败操军,石壁皆赤,据说赤壁因此而得名。苏词、苏赋里所说的赤壁在黄州,并非当年的古战场,东坡只是借其同名而发感,“人道是”便已证明了这一点。该曲中的赤壁自然也是黄州的那一个。苏轼就人们说故垒西边就是周瑜破操的赤壁而成篇,而该曲则是说,听说不少人都到嵬嵬的赤壁、石叠的古城游览凭吊,可古地故然,三国时的那些风流人物又在哪里呢?能够见到的只是苏轼时所见过的自然景观: “山高月小,水涸石出”。语言间透露出一种怀古伤今的情绪,一种悲壮苍凉的情怀。

  “山高月小,水涸石出”,语出 《后赤壁赋》的“江流有口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高月小”句,借视觉上的误差,写出了作者的独特感受。峻峰直指,月上中天;山高衬得月更小,月小衬得山更高,意境极为开阔恢宏。“水落石出”写出了大江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伟气势。巨浪汹涌地扑向礁石,似乎要把它吞没,可浪头一过,礁石依旧挺立,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认识。该曲中所表露的却是另一种情调:山是旧时山,月是古时月,唯 “山高月小”故然,然而,“旧三国,人何在?”千古风流人物已被大浪淘尽。以 “涸”易 “落”,全无了原句的雄伟,流露是悲凉的无奈,无奈的悲凉。

  “旧三国,人何在”的慨叹,有怅然,有失落,有悲哀,也不乏压抑下的愤怒。以 “山高月小,水涸石出”作结所表现的无奈和悲凉,正是三国已去,周郎不在的缘故——若周瑜尚在,雄风犹存,岂容此人猖獗?

  苏轼文采情华,胸次旷达,后人难及。从这一点说,该曲多处不及苏词苏赋,是不奇怪的。但该曲能借古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表现曲作者那种特定时代的深刻感受,并且所表达的感情有相当强的代表意义,也可以算作比较成功的檃括之作了。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