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人面》原文及鉴赏

【导语】:

【柳叶儿】想当初蓦地里乍相迎,怕无情认有情,今日这诗儿明做了相思证。安排望眼青,打并香魂净,可一似望迢迢天上双星。 【青歌儿】伫幽闺幽闺寂静,看残红残红飘另。几回不语则索把栏凭

  【柳叶儿】想当初蓦地里乍相迎,怕无情认有情,今日这诗儿明做了相思证。安排望眼青,打并香魂净,可一似望迢迢天上双星。

  【青歌儿】伫幽闺幽闺寂静,看残红残红飘另。几回不语则索把栏凭,无夜无明支影伶仃。痴迷重向花前等,刚等得个夜凉风露冷。

  (内叫介) 天色恁晚也,孩儿,可早收拾了罢。(女) 罢了,咱今夜怎生睡着呵! (泪科)

  【醋葫芦】绣阁里峭寒生,则待对闲阶坐向明。似这样可怜宵,辜负了可怜人。您道咱桃花人面两相映,可知俺一般儿都是凄凉命。夜来雨,晓来风,满庭花落也则有谁疼?

  想起今日题诗,知他是真是假、是醒是梦也呵!

  【醉扶归】魂摇摇无定准,似风摇一叶轻。便道是风飘一叶也,还怕天涯地角恁。安排这一身,今春更比前春病,休道这闷捱捱懒裁方胜,暝子里死不死活不活,把带围儿都宽尽。

  【尾】香雾散空庭,长漏催人静,病残人再没个看花兴。罗衣不耐晚风清,谜寐眼波横。(作行又转科)道是早来人重向庭前问,猛回头又则是风来花弄影,听子规喉舌冷,蓦地惊魂未定,怕想像巫山梦不成。

  《桃花人面》一名《桃源三访》,著名戏曲作家孟称舜所撰杂剧之一。元人杂剧《崔护觅水》 与本剧本事皆出自唐人孟棨的《本事诗》。全剧共五出,写隐于秦川城南小村的叶姓老父,膝下一女,名唤蓁儿,因为寻求快婿,年逾二八尚待字闺中。时值清明,老父被邻人邀去饮酒,留女独守家中。恰有新科进士崔护于踏青途中,酒渴思饮,叩门讨水。见蓁儿,如遇仙人,顿生爱意; 而蓁儿之于崔生也是一见钟情。分别之后更是魂不守舍,泪珠偷堕,依门长望,盼崔生重现。一年后,又逢清明,老父携女为其母扫墓。偏偏是日崔护重来,见门儿紧锁,失望不已,遂于门上题诗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怅然而归。蓁儿回家,见门上题诗,知崔生来过,大感失落。日渐如醉如痴,不茶不饭,以至昏死。不想崔生又来探望,见此情景大为悲恸,抱尸痛哭。而蓁儿竟苏醒过来。老父见此,于是将女儿许配崔生,成全了 “人面桃花” 的千古佳话。

  由崔护的一首《游城南》诗,引起读者对“人面桃花” 的浓厚兴趣,好事者编织出的崔护与少女的恋爱故事也多种多样,而分别其优劣上下则集中在对诗意的理解和对女主人公的心态描摹上。恰恰在这一点,此剧显示了作者的非凡想像力和艺术创作水平。当时的戏曲评论家祁彪佳就给其以极高的评价: “作情语者,非写得字字是血痕,终未极情之至。子寒 (作者孟称舜字) 具如许才,而于崔护一事,悠然独往,吾知其所钟者深矣。今而后,崔舍人可以传矣; 今而后,他人之传崔舍人者,尽可以不传矣。” (《远山堂剧品》) 且看第四出之 【柳叶儿】 及其后数曲,自可知此评语之不虚。

  女主人公叶蓁儿自见崔生之后,虽意惹情牵,朝朝凝望,刻刻萦怀,期盼有再会之日,但也自料红颜薄命,希望亦是渺茫。不料一年后,崔生竟至,当初一面,“怕无情认有情”,担心的是由于自己的多情,错将对方的无情认作有情,通过今日的来访,门上的留诗,证实了自己并非单相思,对方同样思恋着自己,而且 “人面桃花” ——留下是那样美好的回忆,这是何等的喜出望外。然而,在留下一片情丝之后,又飘然而逝,与自己失之交臂,这又是何等的遗憾! 她只有静心翘首,像期待牛郎织女双星交汇那样,期待着崔生重现。【青歌儿】 一曲就进一步抒写她那寂寞的等待。在寂静的闺房,凭栏注视那片片飘落的桃花,孤影伶仃中苦熬着那漫长的白昼与黑夜。痴迷中又迈向桃花丛前,等啊等,等来的只有凉风冷露,又何曾有意中人的身影。这时又传来老父声音,天色这么晚了,早该收拾安歇了! 可是她又怎能睡得着呢?绣房生寒,只能面对空阶闲坐,直到天明。是我辜负了这可怜的良宵,还是良宵辜负了我这可怜的人?她埋怨起崔生: 你只说“人面桃花相映红”,却怎知我和桃花一样地凄凉苦命,正禁受着夜雨晚风的摧残呢! 正如《盛明杂剧》沈林宗眉批所云:“痴复生疑。” 痴情到伤心处,蓁儿竟对崔生题诗是真情抑或假意、自己是醒着抑或梦中产生了怀疑。因为命运是如此地飘忽无定,犹如风中一叶,没有一点着落,纵或海角天涯也该有安排自己的一席之地啊。想到一年相思,淹淹成病,漫说懒得叠方胜,编彩结,被这不死不活的处境折磨得连裙带都系不住,只剩一副皮包骨。难道这就是自己的归宿?最后一支 【尾】 曲,女主人公已以 “病残人” 自居,想崔生将我比桃花,如今却再没有赏花的兴致,瘦弱的身子骨已禁不住晚风的欺凌,即或睡卧也禁不得眼波的流动。突闻响声,激动得翻身下床去开门,以为是意中人又来庭前探望; 猛回头,才发现是风吹花摇。直惊得杜鹃鸟苦苦啼叫,反闹得自己惊魂不定,看来这一次的团聚的好梦又做不成了。

  以上就是崔护留诗在少女心田激起的层层涟漪,甚至是滚滚波涛,其中失落有之,痴迷有之,怀疑有之,期待更有之,反映这位痴心女子辗转反侧之状、失魂落魄之态,如闻似见,真个达到如评者所说的“字字是血痕” 的“极情之至”的境界。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