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若缺 【原文】 大成若缺[1], 其用不敝[2]。 大盈若冲[3], 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4],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大赢若绌[5]。 躁胜寒, 静胜热[炅], 清静,为天下正。 【注释】 [1]大成:最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大成若缺 【原文】 大成若缺[1], 其用不敝[2]。 大盈若冲[3], 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4],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大赢若绌[5]。 躁胜寒, 静胜热[炅], 清静,为天下正。 【注释】 [1]大成:最
大成若缺
【原文】
大成若缺[1],
其用不敝[2]。
大盈若冲[3],
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4],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大赢若绌[5]。
躁胜寒,
静胜热[炅],
清静,为天下正。
【注释】
[1]大成:最为完满的东西,极大的成就。
[2]敝:破败。
[3]冲:虚,空虚。
[4]屈:同曲。
[5]绌:不够,亏本。
【译文】
极大的成就好像有些残缺,
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败。
最充盈的好像溃决,
但它的作用永不穷尽。
最笔直的东西好像弯曲,
最灵巧的人好像笨拙,
最善辩的人好像不善言辞,
最赢利的交易好像亏本。
躁动战胜寒冷,
冷静克服炎热,
清静无为才能使天下太平安宁。
【解析】
这一章从内容上和行文结构上都可以说是第四十一章的继续,第四十一章主要论述的是道,这一章主要论述的是人格形态,在老子看来大成、大盈的人若缺、若冲。什么是大成?对它的理解有两种:一是“最圆满的东西”;一是“获得了极大成就或成功”。何谓大成若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为什么要表现得有所欠缺呢?这不是人为地让其欠缺,而是他自身要保持欠缺,这是他自身的需要,因为这样他才能保持自己的成就,使发挥出来的作用永不衰退。这和老子上一章所主张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有着相同的渊源。这里的“有所欠缺”指什么呢?指做事留有余地,做事留有余地的好处是不但能够使自己进退自如,而且能使自己开创的事业得以源源不断地发展下去。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其中盈是充盈、丰满之意,冲是冲动、冲击之意,引申为溃决之意,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大丰盈的却呈溃决状,但它的作用是永不枯竭的。这一句和上一句道理是相同的,都是在论述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旨在告诉我们凡事要把握一个度,不可追求圆满无缺,只有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的状态,才能不至于走向极端、一败涂地。
“大巧若拙”,意思是说最大的灵巧好像是笨拙的一样,老子在前面的章节里已经论述过自己对灵巧和机巧的看法,他憎恶机巧,在他看来是机巧把人类从朴素引向奢华的歪门邪道。机巧不好,那拙劣就是好的吗?这很让人费解,机巧表现出笨拙的样子就不是机巧了吗?那它又是什么呢?综观老子的思想我们不难发现,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事事,无为是果皮,而无不为才是果实的真正内核。老子主张要像柔水一样与世无争,但并不是说要任人宰割,而是没人能与之争的不争。机巧也是如此,它本身并没有变,只是披了一件笨拙的外衣,这样的外衣有利于保护自己。
“大辩若讷”和“大巧若拙”道理相同,讲的也是生存的技巧和策略,其主要特点就是将自己高明的面目掩藏起来,装出一副软弱、低能、愚笨、木讷的样子给人看,而不是表现出强硬和锋芒毕露,这是十分睿智的处世方略。老子反对张扬,在他看来,当强壮者、富足者、当权者刻意炫耀自己的权位和财富时,那他的财富和地位就已经岌岌可危了。
我们常说“心静自然凉”,静取安静意,凉是心安静下来后的一种清凉的感觉,我们常常会在心烦意乱时感到心的烦闷和燥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欲海难平的结果。有欲望就有争夺,有争夺就有失败,有失败就有痛苦,苦海无边,而人生短暂,在苦海里啜泣一生,何苦呢?
从政之道
诸葛亮巧赢孟获心
南中地区是蜀汉征伐北魏的可靠后方,南中地区少数民族领袖孟获刚开始对蜀汉并不是忠心耿耿的。
刘备想为结拜兄弟报仇,结果大败而归,不久病死。孟获得到这个消息后,便造起反来。诸葛亮为巩固大后方,分兵两路讨伐孟获,一举将孟获活捉。孟获不服,道:“我是中了你们的埋伏才被捉住的。如果是正大光明地打,你们不是我的对手。”诸葛亮笑道:“好,那就放你回去,我们再打一仗。”
诸葛亮放走孟获,许多将领有些不解。诸葛亮说:“我之所以放孟获回去,是因为他是个人才,只有他才能安抚南中的百姓,如他归附我们蜀汉,那么南中也就归顺我们了,以后就不会再发生叛乱。”
孟获离开蜀营,收拾残兵败将渡过泸水,将所有船筏都渡靠南岸,又命令大、小酋长率本部人马修筑土城,企图借泸水天险和土城死守。诸葛亮从当地人那里了解到泸水下游150里处的沙口水浅,可以扎筏渡过去,于是派大将马岱率3000人马在土人的带领下夜半渡水,奇袭孟获,再次把孟获活捉。孟获仍旧不服,诸葛亮再次将孟获释放。
诸葛亮一连六次活捉孟获,又一连六次释放孟获。孟获屡战屡败,他所带的兵卒都认为诸葛亮胸怀宽广,无心再战,愿意归附蜀汉,但孟获还有点不服气,便向马戈国王请来3万藤甲军。藤甲军身穿藤甲,刀枪不入,弩箭射在藤甲上也不能穿透,蜀兵接连吃了败仗。但是,藤甲军的藤甲有一个致命弱点,藤甲是用油反复浸泡过的——怕火。诸葛亮发现了藤甲军的致命弱点后,将藤甲军引入一个狭窄的山谷中,截断藤甲军的退路,在山谷中放起火来,藤甲军被烧得焦头烂额,全军覆没,孟获再一次被活捉。
诸葛亮传下命令:放孟获回去,让他整顿兵马,再决一胜负。孟获满面惭愧,说:“七擒七纵,这是自古以来从没有过的事情。我虽然不是读书之人,但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能这样不懂羞耻呢?”说完,跪倒在地,脱掉一只衣袖,露出胳膊,向诸葛亮请罪。诸葛亮问:“你真心愿意臣服吗?”孟获回答:“我们世世代代要铭记丞相的再生之恩,怎敢不服。”诸葛亮于是传令摆下酒宴,宴请孟获及各路酋长,仍旧让孟获任南中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头领。
就这样,诸葛亮以他的诚信和卓越的才干,赢得了孟获的心,亲近了南中的黎民百姓,使南中成为蜀汉的强大后盾。
海瑞大智若愚惩处胡衙内
明朝嘉靖年间,奸相严嵩当权,广植党羽,将其党羽安插到全国各地。其亲信党羽胡宗宪被派到浙江当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胡衙内仗其父亲的权势,为非作歹,欺压百姓。
人们敢怒而不敢言。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的一天,胡衙内带了几个随从离开杭州,溯富春江而上浙西。一路上游山玩水,作威作福。凡经过的府县,官吏有的惧怕胡宗宪的权势,知其厉害,不敢怠慢;有的想通过胡衙内拍胡宗宪的马屁,故而每到一处,官吏无不殷勤招待,宴请送礼,把这个胡衙内捧得飘飘然。
可胡衙内来到淳安县,却是另一番景象:到城门边无一人来接。窝着一肚子气到馆驿住下,知县既不宴请,更不送礼,知县连来看望一下也没有。胡衙内不由得勃然大怒。他拍桌摔碗,大发脾气,喝令将驿吏捆绑起来,倒吊在树上,提着马鞭抽打,打一下骂一句:“小爷我从杭州出来,一路上哪个不巴结?知府大人还为我牵马呢!只有你们这个淳安县知县躲着不肯出来。待我回去告诉我老子,定叫你们一个个脑袋搬家!”
驿站的人见胡衙内行凶打人,就赶紧到县衙报告知县。这知县便是有名的清官海瑞。海瑞听报,肺都气炸了,想立即派人去抓,但转念又想,他老子毕竟是省总督,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公开与他作对,未免要吃亏。他思索一下,便想出一条妙计来。
海瑞想出计策后,便带领捕班人马,直奔驿站。进门后,只见胡衙内手打累了,正坐在椅子上骂人。海瑞用手一指,喝道:“把这个恶棍抓了!”一听知县要抓他,胡衙内气急败坏地喊道:“我是堂堂浙江省胡总督的公子,我看你们谁敢抓我?”
海瑞冷笑道:“你是何方恶棍,胆敢冒充胡总督的公子?胡总督是国家一品大臣,处处体恤民情爱护百姓,他的公子定是知书识礼、文质彬彬之人,怎会像你这样的花花太岁,胡作非为?定是冒充的。先给我掌嘴!”
衙役用牛皮鞭连抽胡衙内几个嘴巴,打得满嘴流血,腮颊立即红肿起来。“你若再敢冒称胡公子,再打嘴巴!”海知县呵斥道。
胡衙内领略到了海瑞的厉害,好汉不吃眼前亏,只得低头不敢做声。
“再搜他的行李,看还有什么违法物品!”海瑞又大声吩咐。衙役一搜,搜出好几千两银子和珍宝等贵重礼品。
“你说你是胡公子出来游玩,这些赃物哪里来的?”海瑞沉着脸问道。
胡衙内忍着嘴痛答道:“都是沿途府县官吏送的。”
海瑞冷笑道:“这么一说,你的假公子的面目更暴露了。若是胡公子出游,他是官家公子、书香门第,必然爱的是青山秀水,访的是风土民情。每到一处,必然要访古问幽。到了我这淳安县,他必然爱青溪龙砚,决不会像你这样要银子、要珍宝。你骗得过别处知县,却骗不过我!来人,再打他40大板!”
一听说又要打板子,胡衙内吓坏了,哀求道:“知县大人,我真是胡公子呀!”
“老爷!他确实是胡总督公子,我们都是胡府家的人呀!”随从也哀告道。
“大胆!”海瑞将桌子一拍,怒道:“你们在本县面前,还敢冒充!告诉你们,你们硬是苦苦假冒胡公子、败坏胡总督的名声,则罪该万死!本县先斩了你们,把你们的人头送到总督府去!”
这样一来,吓得他们再也不敢做声了,浑身瑟瑟发抖。
过了几天,淳安府解差将胡衙内及随从押送到总督府,并将海瑞的一封信交给了胡宗宪。胡宗宪拆了信。海瑞写道:
“属县近来查获一名冒充总督公子的诈骗犯。该犯假冒胡公子,在外招摇撞骗、敲诈勒索。骗得数千两银子和甚多珍宝。属县知老大人教子甚严,府上公子书房攻读,怎有闲出游?如若出游,也无非瞻仰名胜古迹,以广见识,怎会诈骗银两宝物?
故被一眼识破。所诈赃物,依律没收充公。特因该犯四处败老大人名声,实属可恶,可杀!特押送府上,请老大人严惩!”
胡宗宪看完信再看看已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儿子,气得说不出话来。
海瑞的话句句在理,毕竟自己的儿子做错了事,把柄落在了海瑞手里,想发火,但又怕把事情闹大了,于自己脸上也难堪。夫妻俩只好忍气吞声,埋怨儿子一场,便不了了之。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