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1],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其犹橐乎[2],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3], 不如守中[4]。 【注释】 [1]刍狗:以稻草扎成的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1],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其犹橐乎[2],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3], 不如守中[4]。 【注释】 [1]刍狗:以稻草扎成的
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1],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其犹橐乎[2],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3],
不如守中[4]。
【注释】
[1]刍狗:以稻草扎成的狗,古代祭祀神灵时用。
[2]橐(音tuó):一种两头不缝合的口袋,这里引申为风箱。
[3]言:指政令;数:通“速”。
[4]守中:即坚守一种中空的道理。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爱,
把万物当成刍草扎成的用作祭祀求福的刍狗;
圣人无所谓仁爱,
把百姓当成刍草扎成的用作祭祀求福的刍狗。
天地之间,
岂不像个风箱的皮囊?
空虚但不会穷竭,
愈鼓动风就能愈多地产生出来。
政令名目繁多反而会加速国家的瓦解,
不如始终保持在中间的状态之下。
【解析】
所谓“刍狗”,就是用稻草扎成的狗,它有着特殊功用:古代用于祭祀。祭祀是一件很严肃庄重的事情,在这种场合,它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稻草扎成的小狗。然而一旦祭祀过后,稻草恢复了它本真的意义,不再被人顶礼膜拜,它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被人遗弃,甚至践踏,最后被当成普通的稻草焚烧了。稻草之所以会落下如此的命运,并不是人们对其存在好恶心理,而是为了祭祀的需要。
天地本身没有情谊可言,它是毫无意志的纯粹的自然物,它没有偏好和任何选择。然而它的力量是巨大的,无法抗拒和控制。它所表现的一切:地球的形成、人类的产生、物种的灭绝以及若干年后人类的消亡,都是一种很偶然的现象。绝不是天地的意志,它不存在怜爱和刻意践踏的情感取向,万物的生成和消亡都是依照自身的规律发展的结果,它赋予了万物自由,因而它才能在自在无为中达到无所不为。它对万物没有施加恩惠,也没有强加干涉,所以万物才能按照自身的发展轨迹共同发展,正因为如此,万物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它的恩泽。
圣人(统治者)治理国家管理子民也是如此,古代的帝王称天子,是天地的儿子,也可以看成是天地的化身,他效法天地管理天下百姓,不对百姓施加仁爱,把百姓当成祭祀用的刍狗,这不是不爱惜百姓,相反这是真正的珍惜。怎样理解呢?圣人对百姓不施加仁爱,也不横加干涉,给予一定的自由,这样百姓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恩赐。教导百姓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就不会破坏大自然之道的无为之治。因而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天下才会太平,天下太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繁荣昌盛。与此相反,如果统治者没能按照大道的无为而治的原则,而是施与仁爱,自然会对百姓妄加干涉,就会使百姓脱离正确的行为轨道,导致天下大乱。统治者为了安定民心,平息这种混乱的局面,就会很自然地强加自己的意志,比如制定各种刑罚,这样一来,民心不但没有被安定反而更加骚动不安,农民起义势在必然,结果是民不聊生,统治阶级的地位岌岌可危。所以这种貌似仁爱的统治策略,不但害己而且害民。
橐就是风箱,它是一种冶金鼓风用的工具,中间是空洞的虚无的,充满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天地之间是空虚的,恰似一个大风箱,充满了元气的流动。
正因为天地的空虚,才会有元气流动其间,而且元气无穷无尽,用之不竭,这元气就是主宰万物的灵气,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越用越灵。
我们应该像天地圣人一般,像个大风箱,心里空无一物,而又能包容一切。所谓空无一物也就是不置一物于心中,而应包容万物,做到心中坦荡,不偏执一物,才能海纳百川。心里的容量像一个大风箱,无穷无尽,这样我们才能放眼宇宙,心无挂碍;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不会为外物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对别人的对错是非才不会品头论足,枉下断论。别人的是非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们是人,是情感十分丰富的动物,我们有喜怒哀乐,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要无所为,也就是真正的无所不为了。
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不仅适用于治理国家,为统治者的制胜法宝,而且适用于我们一个一个的个体,将自己与大道紧密相连,甚至融为一体,我们才能获得自由和幸福。这是大道的完美境界。
从政之道
高瞻远瞩:朱元璋处心积虑终成大业
元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九月,农民起义军红巾军所据濠州被元军包围已七个月之久,形势危急。这段时间里,朱元璋曾奉命攻打灵璧、萧县和虹县,试图分散元军的注意力,但效果一直不好。正当元军即将对濠州发动总攻之时,元军主帅突然病死,士兵们失去主帅,无心恋战,纷纷逃散。濠州被围遂解。
郭子兴的军队趁机得到喘息,就在濠州城内饮酒高歌,庆祝胜利。朱元璋是个志向远大之人,他在军中待的时间长了,对各种事情看得越来越透彻明白,渐渐觉得这帮人治军无方,驭下无道,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他还深深地认识到,在这群雄割据、形势混乱的局面下,不发展自己的军队,不招揽英豪为己所用,很难有出头之日。
至正十三年六月,朱元璋禀明郭子兴,欲回故乡钟离招募士兵,郭子兴同意了。
不到十天,朱元璋就募集了七百人。他将队伍带到濠州,交给郭子兴,郭子兴非常高兴,提升他为镇抚,并把这七百人交给他统领。不久,又升他为总管。
朱元璋虽已被升为总管,但他还是感觉到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至正十三年底,朱元璋把自己统率的七百人交给别人,只带着徐达、汤和、吴良等二十四人离开了濠州,前往定远发展自己的势力。
这次出行并不顺利,还没有开始,朱元璋就患了重病,只得返回濠州治病。过了半个月,才有所好转。这时,他听说张家堡驴牌寨屯居着一支三千人的民兵,主帅与郭子兴相识,现在正断了粮,处境艰难。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朱元璋觉得这是扩充势力的好机会,他不顾大病初愈,找到郭子兴,请求派自己前去招降。郭子兴问:“带多少人?”
朱元璋说:“人多易生疑,带十人就可以了。”
郭子兴也不勉强,便派给他十个人。
朱元璋带病走了六天,才到达张家堡。主帅与他一见面,朱元璋便对他说:“郭公与你是老相识,他听说你们缺粮,又得到消息说有别的军队要来攻打你们,特地派我来通报。如果你们愿意跟随郭公,就与我一起回去。不愿意,也要赶快移到别处,以避来犯之敌。”
主帅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好办法,他见朱元璋说得真诚,就与他交换了信物,答应收拾好行装,就到濠州归附。朱元璋见主帅如此,便将费聚留下等候,自己先回濠州,报告了郭子兴。郭子兴大为高兴,夸奖朱元璋办事得力。
不料过了三天,费聚来报,说事情有变,驴牌寨主帅想把队伍拉到别的地方去。朱元璋立即带着三百名士兵赶去,费尽唇舌,劝主帅归附郭子兴。但主帅仍是犹豫不决,朱元璋便定下一计,让人请主帅议事,乘机将他挟持而去。离开营寨十余里后,又派人到寨中传话,说主帅已经选好了新的营地,让部众移营。
部众信以为真,便烧了营寨跟去。主帅见大势已去,无可奈何,只得投靠于他。
紧接着,朱元璋又带兵去豁鼻山,招降了以秦把头为首占山为王的草寇八百余人。
朱元璋对收编来的队伍进行了集中训练,在较短时间内,使他们的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久,他率领这支部队攻克了屯居横涧山的缪大亨武装,缪大亨投降。这样不到半年,朱元璋的部队就发展到了十几万人,势力逐步壮大,为日后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