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刘义庆张季鹰 南朝宋志人小说。刘义庆撰。原载《世说新语识鉴篇》。吴组缃等《历代小说选》选入。张季鹰,即张翰,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西晋文学家。本篇写他隐退的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三国两晋南北朝刘义庆张季鹰 南朝宋志人小说。刘义庆撰。原载《世说新语识鉴篇》。吴组缃等《历代小说选》选入。张季鹰,即张翰,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西晋文学家。本篇写他隐退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刘义庆·张季鹰
南朝宋志人小说。刘义庆撰。原载《世说新语·识鉴篇》。吴组缃等《历代小说选》选入。张季鹰,即张翰,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西晋文学家。本篇写他隐退的故事。张季鹰在齐王(司马冏)府任东曹椽。一日,在洛阳见秋风吹起,因而想起家乡的菰菜羹、鲈鱼肉,便感慨说:“人生贵在愉快轻松,怎么能以求名位而出外几千里作官呢!”于是辞官归去。不久齐王因参与八王之乱失败而被杀,作品写出张翰能预见政局的变化,不为名利所累,及时引退,赞许了他的明智之举。西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残杀,朝政变乱,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祸患,或许朝为显贵,暮成牢囚,为官之人大多惶惶不可终日。表面上看,张翰因见秋风起,思吴中菜羹、鱼脍而归隐;实际上是他能从自然界的四季交替中得到启发,于细微的政局变化中预见到齐王的失败,并及早引退,免遭了杀身之祸。张季鹰的善于观察、谨慎识时务、激流勇退等精神品格和处世哲学,含有一定的教诫意义。作品叙事简洁明瞭,由自然环境与人事的结合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示人物的性格风貌,使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清晰可见,于思想底蕴中见出一定的哲理意趣。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五云:“季鹰真可谓明智矣。当乱世,唯名为大忌。既有四海之名而不知退,则虽善于防虑,亦无益也。”刘孝标《世说注》引《文士传》亦载有张季鹰“知退”事。《岁华纪丽》卷三还记有张季鹰“鲈鱼歌”,其事愈衍愈奇。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