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吴均华阴黄雀 亦题《杨宝》、《黄雀报恩》。南朝梁志怪小说。吴均撰。原载《续齐谐记》。《太平御览》卷九二二又四○三、《事类赋注》卷十九皆引载。吴曾祺《旧小说》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三国两晋南北朝吴均华阴黄雀 亦题《杨宝》、《黄雀报恩》。南朝梁志怪小说。吴均撰。原载《续齐谐记》。《太平御览》卷九二二又四○三、《事类赋注》卷十九皆引载。吴曾祺《旧小说》
三国两晋南北朝·吴均·华阴黄雀
亦题《杨宝》、《黄雀报恩》。南朝梁志怪小说。吴均撰。原载《续齐谐记》。《太平御览》卷九二二又四○三、《事类赋注》卷十九皆引载。吴曾祺《旧小说》、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李格非等《文言小说》皆选入。据史载,杨宝,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光武帝时,公车特征,老病不到,卒于家。《后汉书》卷五十四有其传。本篇写他少年时代的一则故事。叙述:杨宝九岁那年,去华阴山,看见一只黄雀被鸱枭捕捉,遂坠于树下,满身伤瘢。接着又被蝼蚁围困。杨宝把奄奄一息的黄雀揣在怀里带回家,安放在屋梁上。晚上听见它叫声悲戚,端灯一看,黄雀又被蚊子叮咬。于是把它移放到装头巾的小箱中,用黄花(菊花)喂养。过了百余日,黄雀伤瘢痊愈,羽毛长好。于是早上飞出去,晚上飞回来,仍然宿卧在巾箱中,像这样过了好多年。一天,黄雀突然带了一群伙伴回来,绕着杨宝的屋子哀鸣。当天晚上,杨宝读书到半夜,一个黄衣童子飘然而至,对杨宝说:“我是王母的使者,先前出使蓬莱,被鸱枭捕捉,承蒙您仁爱相救。现在我要去南海,送您四只玉环作个纪念,希望您的子孙像这玉环一样清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从此以后,杨宝的声名、地位一天比一天高。后来果然子孙四世都成为名公。作品通过杨宝救护黄雀的故事,赞扬了少年杨宝的善良品格。作者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如写杨宝发现鸱枭、蝼蚁伤害黄雀,目不忍睹,于是“怀之以归,置诸梁上,夜闻啼声甚切,亲自照视,为蚊所啮。乃移置巾箱中,啖以黄花”。仅仅三十二字,连写五个细节,通过这一“怀”、一“闻”、一“照视”、一“移置”、一“啖”,把杨宝对黄雀的关怀、爱护写得淋漓尽致,也使人物的善良心肠、仁爱性格跃然纸上。故事情节曲折,摇曳多姿。如写黄雀遇难,先是鸱枭捕捉,伤痕累累,可祸不单行,随之又有蝼蚁吞食,似乎必死无疑,幸遇杨宝相救,可抱回家后,又有蚊虫叮咬,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待移置巾箱后,总算相安无事,可在多年后,突然波浪又起,黄雀原来是仙鸟,杨宝也因此而得福。行文奇曲如此,使人有峰回路转之感。小说故事完整,张弛有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当然,作者所宣扬的因果报应不足为训,可他劝世扬善的主旨有其积极意义。故事的本事出自《搜神记》卷二十。本篇对《搜神记》所记衍饰颇多(情节比其详细得多)。宋人陈录《善诱文·杨宝黄雀》即载入本故事。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