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殷芸秦始皇见神 南朝梁志怪小说。殷芸撰。原载《小说》。原本《说郛》卷二十五录载。鲁迅《古小说钩沉》及周楞伽校注《殷芸小说》皆辑录。李格非等《文言小说》选入。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三国两晋南北朝殷芸秦始皇见神 南朝梁志怪小说。殷芸撰。原载《小说》。原本《说郛》卷二十五录载。鲁迅《古小说钩沉》及周楞伽校注《殷芸小说》皆辑录。李格非等《文言小说》选入。
三国两晋南北朝·殷芸·秦始皇见神
南朝梁志怪小说。殷芸撰。原载《小说》。原本《说郛》卷二十五录载。鲁迅《古小说钩沉》及周楞伽校注《殷芸小说》皆辑录。李格非等《文言小说》选入。作品叙述:齐鬲城东边有一个蒲台,是始皇驻扎过的地方。当时秦始皇在台下面用蒲柳来系马,至今那地方的蒲柳长出来还是弯曲的,民间将它叫“始皇蒲”。秦始皇想建一座石桥,以便过海去观看日出。此时有一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头离去得不快,神人就鞭打它们,石头全都流血了,到今天还是红的。阳城山上的石头全都起立向东倾斜,显示出一个跟着一个的形状,至今还是如此。秦始皇在海中建了一座石桥,有人说,这不是人工所能建造的,是海神为他竖的柱子。始皇感谢海神的恩惠,便向神求见。海神提出自己形貌丑陋,如果不画他的图形,才与始皇会见。始皇便从石桥上进入大海三十里,和海神相见。见了神后,侍从中有个灵巧的人偷偷地用脚来画神形,神大怒,喊了一声“速去”,随即始皇及随从者的马都调转了头,那马前边两条腿还站立着,后边两条腿就悬在了空中,仅仅登上岸边。作品写了三个故事,主旨是宣扬仙道神灵和始皇之不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始皇的迷信愚昧以及异想天开。据史载,秦始皇时期,求仙活动规模之大远远超过前代。始皇向往成仙,对神仙方士深信不疑,他自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让博士作《仙真人诗》。曾派徐福带领童男童女千人入海求仙,派燕人卢生求仙人羡门,派韩终等人求仙人不死之药。他多次巡游天下,目的之一就是求仙。历来封建文人的笔下,皇帝的身上都笼罩了一层神异的色彩,此小说亦如此。作品写秦始皇想入非非,“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他迷于仙道,相信是“海神为之竖柱”,求与神仙相见,果然就会见了海神。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大神仙迷的形象。小说叙写神仙,多用夸饰的手法:神人鞭石下海,能使石头流血;海神一声速去,能使始皇一行转马向后,“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想象谲诡,趣味性极强。作品语言生动活泼,比较富于表现力,将虚幻的人和事叙写得活灵活现。特别是海神怒人画其形这个细节,设想新奇,文笔隽永,海神被赋予了现实生活中质朴讲信用而嫉恶如仇的性格和感情,其形象颇为生动鲜明。“神人鞭石”故事很著名,是秦始皇“赶山鞭”神话的来由。本故事出《三齐要略》。《水经》河水《注》引有“蒲台事”,濡水《注》引有石桥事。《渊鉴类函》居处部台二引蒲台事为详。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