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出嫁蒋玉菡,何时?何因?

【导语】:

袭人出嫁在何时 红学研究 袭人出嫁蒋玉菡,这是《 红楼梦》 中一大情节,在前八十回中就有暗示。高鹗续书中,这一情节与曹雪芹原著有不符之处。一是时间不同,二是袭人出嫁的原因不同

  袭人出嫁在何时

  红学研究

  袭人出嫁蒋玉菡,这是《 红楼梦》 中一大情节,在前八十回中就有暗示。高鹗续书中,这一情节与曹雪芹原著有不符之处。一是时间不同,二是袭人出嫁的原因不同。而这两点都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态度,即曹雪芹与高鹗对待这个人物的不同的思想有关。是褒、是贬?是喜爱、是憎恶?同时,还牵扯到贾宝玉这个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发展的刻划。因此,搞清这一点,对子我们更进一步研究《红楼梦》 及其作者都是不无裨益的。

  袭人出嫁蒋玉菡,何时?何因?这在现传百二十回《 红楼梦》 中,写得非常明白。就是在贾宝玉遁入空门之后,王夫人薛姨妈因袭人年龄既大,且又和宝玉是“并没有过明路儿的”,要留下她,怕贾政不依,因此就叫她的哥哥花自芳在外面给寻了一个可靠的人(蒋玉苗),将她嫁了出去。高鹗的这些描写,与曹氏原稿有所不同。在原稿中,袭人之嫁蒋玉菡,是在宝玉出家以前,袭人嫁人的原因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高鹗在续书中确是违背了曹雪芹原意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脂评作者是和曹雪芹十分亲近的人,他参加过曹雪芹的修稿、订稿以至创作工作,这都是很明显的。因此,对于他们提供的关于《红楼梦》 八十回以后原稿内容的材料,应该是可靠的。这里,笔者根据脂评作者给我们留下的材料,作一些析论。

  第二十回中,在麝月给宝玉说“咱们两个说话玩笑岂不好”的话下,庚辰本有一条夹批道:“全是袭人口气,所以后来代任”。这里被麝月“代任”的显然是指袭人作为宝玉的“屋里人”的地位,也就是姨娘的地位。因为袭人在向王夫人告密之后,就被目为宝玉的屋里人,并发给等同于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钱了。所以此处说这个地位被麝月所代,可见后来袭人并没有做成姨娘。而她之被麝月所代,原因不外两个:一是死掉,二是嫁于他人。而前一个原因是不存在的,可以排除,那么就是嫁人了。也就是说,到了该正式宣布她是宝玉的屋里人时,她已嫁出去了,她的这个缺被麝月补了。此其一。

  第二十回中,庚辰本还有一段脂评道:“关上一段儿女口,却写麝月一人。有袭人出嫁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出嫁,虽去实未去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宝玉宝钗”二人“身边还有一人(指麝月)" ,说明袭人已经嫁于他人了,而宝玉还在家。也就是说袭人出嫁在宝玉出家之前。“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更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象高鹗续书中写的那样,袭人是宝玉出家以后才嫁人的,那这一段话就纯属无中生有了,宝玉既已出家,还在哪里“依从此话”?此其二。

  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开始,庚辰本有一段总批道:“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卅回犹不见此之妙,此曰‘娇嗔箴宝玉,软语救贾琏’,后日‘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今只从二婢说起,后则直指其主。然之日之袭人、之宝玉,亦他日之袭人、他日之宝玉也。今日之平儿、之贾琏,亦他日之平儿、他日之贾琏也。何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今日之琏犹可救,他日之琏已不能救耶?箴与谏无异也,而袭人安在哉,宁不悲乎?… … ”从此段评语中可以知道,在作品的后三十回文字中,有“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风知命强英雄”一回,而从“箴与谏无异也,而袭人安在哉”的批语看,就在薛宝钗讽谏贾宝玉这一回时,袭人已嫁出去了。此其三。

  在第二十一回中,贾宝玉因袭人睹气不理他,书中写道:贾宝玉“因此便横着心,‘只当他们死了’,横竖自家也要过的,如此一想,却倒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这里,庚辰本也有一段脂批道:“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按前有第一、第二大病)。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玉一生偏僻处。”此段评语中,只说“麝月之婢”,未提及袭人,亦可见宝玉出家时袭人早己出嫁了。此其四。

  综上,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贾宝玉出家在袭人出嫁之后,也就是说原稿中袭人出嫁并非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是因为宝玉已出家跟和尚走了,王夫人才把她放出去嫁人的。那么袭人嫁人是谁的主意呢?是宝玉。被王夫人宠爱的袭人,如果不是贾宝玉自己对她特别反感而叫她嫁人,那还有谁再提出把袭人逐出大观园嫁人呢?袭人本来就是侍候贾母的丫头,贾母因为看她侍候人周到,出于对宝玉的溺爱,才把她给了宝玉的。可见贾母对袭人也是很喜欢的。因此,贾母也是不会将袭人逐出大观园嫁人的。贾母、王夫人都不会有这种想法,那么提出这事的唯一人物就是宝玉自己了。这在脂评中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线索。

  前文所引第二条脂批中说“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正是因为贾宝玉硬把袭人遣出大观园嫁了人,宝钗才恳求宝玉“好歹留着麝月”。可见,麝月也是在宝钗的恳求下才留下的。可见袭人是宝玉提出叫她嫁人的。此其一。

  其二,前文所引第四条脂批云:“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袭卿是被宝玉“弃”了,也就是被贾宝玉遣出怡红院嫁人了。而“世人莫忍为者”亦显然是指此事(当然也包括宝玉悬崖撒手、遁入空门之事),并且脂评作者还明确告诉我们,这些都在后半部中。

  其三,第五人袭人判词“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下,甲戌本有一条脂批云:“骂死宝玉,却是自悔”。先看后一句,脂砚斋在这里说是作者“自悔”,正确与否,我们姑且不论,但从这“自悔”二字中,我们可以推想,也许曹雪芹早年曾经过这么一件事,是因他自己不愿意而提出将一个“袭人”遣出嫁了人,并且在后来的创作中把它基本未写进去,因此熟知他的脂砚斋才认为是他“自悔”。再从前一句批语中,亦显然可以看出袭人早在宝玉出家以前就因对她很反感而遣出嫁给了蒋玉菡,不然为何要“骂死宝玉”呢?或曰:这里骂的是指因宝玉出嫁而弃袭人。如果是这样,那么宝玉就不仅要被人(或指作者)在袭人面前大驾,恐怕更重要的是还要被人在宝钗面前大骂了。因为他所弃的不只是一个袭人(婢女),更重要的是还有宝钗(千金小姐)!这里脂砚斋所谓“骂”的是贾宝玉将袭人遣出大观园而嫁蒋玉菡之事。

  从以上分析可见,袭人是在宝玉出家以前就嫁人了,且是宝玉自己的主意。贾宝玉为什么要使袭人嫁人呢?他不是对袭人一往情深的吗?扣袭人初试云雨情,袭人为了试探其真情而故意说家里要赎她出去时,他不是还闷闷不乐,直到袭人说不肯出去才一块石头落地吗?这样一个丢不掉放不下的人又怎么舍得让她嫁人呢?这是贾宝玉思想步展的必然。这正说明,贾宝玉的思想在一步步发展,这也正是曹雪芹塑造这个叛逆性格的发展过程所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是贾宝玉叛逆性格发展的一次飞跃。这说明贾宝玉已经从原来那种只钟情于所有女子,并认为凡女儿都是好的思想中摆脱出来了,对现实的认识是加深了一步。他已经看到女儿并不都是象他原来想的那样好,其中也不乏象薛宝钗那样的“国贼禄蠹”,袭人那样的被奴谗妇。他对现实的认识加深了,对宝钗袭人辈他己不象原来那样看待了,对于她们,宝玉已从喜欢到反感。抄检大观园后,晴雯被逐,贾宝玉就对袭人有过怀疑,“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了,单挑不出你和麝月秋纹来?”其至连袭人自己也觉着宝玉有疑她之意,因此只有拿话来宽他的心,可是宝玉却是冷笑一声道:“你不必虚宽我的心”,这不仅是怀疑、不满,直是形于辞色,明确指出袭人暗害晴雯了。再加上后来晴雯黛玉之死,他一生的所爱,一往情深的追求都烟消云散了。而和他结合的却是他所讨厌的每日价只谈“仕途经济”,表面一派正经,心里冷若冰霜的薛宝钗。因此,我们可以想见,他的内心是多么痛苦。然而,正是这一点教育了他,惊醒了他,他的幻想破灭了,他也认清了这个封建家庭的黑暗、冷酷、和新旧两种思想的不可调和。他才真正感到了睛雯、黛玉等的可爱、可敬、可贵之处,而身边的袭人,宝钗辈和她们又是多么大相径庭。这是他思想发展的一个飞跃,也正是这一飞跃,使他产生了这一念头,宝钗是明媒正娶的真正的少奶奶,要她离开是不可能的,是贾府的统治者绝对不能答应的。但是对袭人这个“并没有过明路儿的”丫头,他却是有权利使她离开自己的。这样,在他身边少了一位冷若冰霜的人,他也许觉着痛快些,而在他心里,也许觉着稍微对得起晴雯、黛玉一些。这便是贾宝玉之所以遣出袭人,把她嫁人的原因和动机。这是现实给他的打击所造成的,这说明就在那种黑暗的环境里,在那样的高压下,他叛逆的性格并没有改变,反抗的情绪并没有被压下去,与现实更加势不两立了。

  通过以上分析,关于曹氏原稿中对袭人出嫁时间及原因的描写,我们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然而在高鹗的续书中,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作了与原稿截然不同的描写,这就不仅使袭人这个形象的意义不象原稿中那样突出,而且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的深远意义与原稿相比也有了很大距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关系到作者不同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观点以及对待人物的不同态度了。我们知道,高鹗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文人,与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曹雪芹不可相提并论。曹雪芹的原意,在他头脑中是不会产生的。因为他对袭人这个统治阶级的忠实奴才是很欣赏、很喜爱的,让她在宝玉未出家以前被遣出贾府而嫁于他人,他看来是对袭卿的唐突,是他所不忍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高鹗对曹氏原著前八十回有关袭人的呀许多情节的纂改中明确地看到。〔吴世昌《 <红楼梦>百二十回本中的问题》 《 郑州大学学报》 1977 年2 期,此文对此有所论述〕 。因此他毅然违背了曹氏的原意,按自己的标准写了这个人物的结局,算是保住了袭人的“清白”和名声,但从高鹗许多掩人耳目的描写中,从脂砚斋提供给我们的许多极有价值的批语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作品的庐山真面目的。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