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著:《红楼梦》成书问题研究 红学研究 前 言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二百多年来,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学术领域。红学研究有许多课题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主要内容概括
《红楼梦》是很经典的一部作品,关于《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2024-09-11
原创专著:《红楼梦》成书问题研究 红学研究 前 言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二百多年来,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学术领域。红学研究有许多课题
原创专著:《红楼梦》成书问题研究
红学研究
前 言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二百多年来,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学术领域。“红学”研究有许多课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红楼梦》的成书问题,即:《红楼梦》到底是怎样写出来的。
有人可能会发笑,除非能够把曹雪芹从地下请回来,否则谁又能知道这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呢?我们当然不能将曹先生请回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对《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做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推断。
众所周知,今天我们看到的《红楼梦》分为前80回和后40回两个部分。确知为曹雪芹手笔的内容是前80回。而这80回内容又是作者“增删五次,批阅十载”的结果。这样,在这部分内容里就无法避免的遗留下许多作者没能调和解决的矛盾和错误。试想,谁能够使“增删五次”的作品做到滴水不漏、天衣无缝呢?这些对内容的剪裁重组在作品内部留下了不同的痕迹,最明显的就是导致小说内部的时间顺序出现了倒流、飞跃、拉伸等错乱现象,以至于书中许多内容变得不符合时间逻辑。本书就是希望通过对小说的时间顺序进行考订,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看看曹雪芹是怎样对《红楼梦》进行增删的。换言之,就是考察一下《红楼梦》的具体成书过程。当然,我们不可能像放电影一样将《红楼梦》成书的过程完完全全、分毫不差的展现出来,我们也不可能解释出曹雪芹“五次增删”的详细过程,我们的解释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书中存在的矛盾和错误,因为这毕竟是作者长时间、多次数改动的结果,我们只能够在大的逻辑关系上求得成立。就像天下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求大同存小异,这才是研究《红楼梦》这部伟大著作的正确态度。最后,论者将在基本论证清楚成书过程的基础上,将自己对《红楼梦》的一些个人观点阐述出来,抛砖引玉,就教方家。
论者考证所用的文本,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同时也参阅甲戌本、己卯本、戚序本、舒序本等其他脂本。
第一编:曹雪芹对《红楼梦》在时间上的三次重大修改
一 林黛玉进贾府时间考
我们先要考证两个大问题:一是要证明旧稿《红楼梦》中林黛玉早薛宝钗三年进京。二是要证明旧稿《红楼梦》中林如海的重病和死亡分别发生在林黛玉进贾府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
(一) 林黛玉进府三年考
让我们逐回考察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这一回是全书的时间基础。
上半回是甄英莲三岁之年的夏天。证据有:(甄士隐)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菊(英莲),年方三岁。一日炎夏永昼,甄士隐梦中见到一僧一道和即将投胎的通灵玉。醒来后烈日炎炎,芭蕉冉冉。
由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确定:甄士隐之女英莲3岁,此时石头投胎,既贾宝玉出生。英莲比宝玉大3岁。
下半回是英莲在3岁那年的元宵节被拐卖。次年3月15日葫芦庙失火,甄士隐到岳父家“勉强支持了一二年”后出家。
那么,到甄士隐出家的那年英莲约5岁,宝玉2岁。
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此回中贾雨村到任时封肃说甄士隐“今已出家一二年了”,贾雨村在任上“不上一年”被革职,然后进林府给5岁的黛玉当老师,“堪堪又是一年光阴”。黛玉6岁,宝玉7岁,英莲约10岁。
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此回林黛玉进贾府。在黛玉进府的同时,贾雨村“借着贾政之力轻轻谋了个复职侯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拜辞了贾政,择日到任去了。”由此可见,贾雨村从送黛玉进贾府到他自己前往金陵上任中间不过“不上两个月”时间。也就是说:这一切都发生在黛玉6岁之年,这一年里宝玉7岁,英莲10岁。
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今本《红楼梦》的时间顺序在第四回出现第一个错乱:
第3回说:贾雨村“不上两个月”就补了金陵应天府的缺,“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这就是为了争夺英莲,冯渊被薛蟠打死的案子。按照第3回的时间条件,此时英莲应该仍然是10岁年纪,可是这一回门子向贾雨村说英莲“如今12、3岁的光景”。在短短“不上两个月的时间”里英莲怎么一下子就长大了3岁呢?如果硬要解释,那么这三年时间只能解释为雨村带着黛玉上京之路走了三年。然而这个解释又是何等荒谬!林黛玉从扬州上京就算走路也用不了三年,更别说坐船沿运河上京。
显然这个解释是不能成立的。那么这三年是怎么回事呢?
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林黛玉进贾府三年后薛宝钗一家才进京。这三年就是英莲从10岁长到12、3岁的三年。薛宝钗进贾府时林黛玉应该是9岁,贾宝玉10岁,英莲13岁。今本《红楼梦》里黛玉进府后这三年时间的失踪正是曹雪芹批阅增删的重大痕迹。
为了证明以上的观点,我们首先要证明这段时间确实在《红楼梦》的流传过程中存在过。
第一,从小说的描写上来看,书中有文字表明在宝钗进京之前(即英莲12、3岁之前)黛玉已经在贾府中度过了相当长的岁月。
第5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写道:
“宝玉和黛玉二人亲密友爱处自觉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今日忽然来了个薛宝钗,岁数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之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份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诩,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也多喜与宝钗去玩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这段话没有明言黛玉在贾府住了多久,但“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会是两个月的短时光景(按今本时间看,黛玉进京后不到两月,雨村补缺南返,而其时薛家已经上京,两月还多有富余)。另外,黛玉之不忿也多被夺宠之意。宝钗进京之前,她聪颖秀丽,深得贾母宠爱,与宝玉更是“言和意顺”,无人与之分庭抗礼。可宝钗来后,因其大方宽厚更得众人爱惜,黛玉便“不忿”起来,一派“旧人”同“新宠”怄气之象。今本中两人进府时间相差不足两月,黛玉、宝钗皆为新人,黛玉何以会有同宝玉厮守已久,同宝钗争风怄气的条件呢?
第二,黛玉早宝钗三年进府的一条硬证。
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识语》开篇说:
“话说贾琏听凤姐儿说有话商量,因止步问是何话。凤姐儿道:‘二十一是薛妹妹生日,你到底怎么样呢?’……贾琏听了,低头想了半日道:‘你今儿糊涂了,现有比例,那林妹妹就是例。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依给薛妹妹过就是了!’”
文中提到钗、黛二人的生日,我们就从这里说起。
在第62回《憨湘云醉眠芍药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探春道:
“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
可见宝钗生日是正月二十一,黛玉生日是二月十二,钗前黛后。
但从琏、凤二人对话里我们发现:
这是宝钗在贾家过的头一个生日,黛玉二月份的生日还没有到。黛玉、宝钗进府相差不过几个月,宝钗没有过生日,林黛玉就更没有过了。但贾琏竟然建议凤姐按“往年”林妹妹过生日的规模添些东西来给宝钗过生日。一个生日还没有过的黛玉竟成了“往年的例”!
如果没有了黛玉在贾府中度过的数年时光,这当然就成了一桩无头公案,而今却可以合情合理地给它一个了断:
只有黛玉比宝钗早进府数年,她才有资格把自己“二月十二”的生日做为“往年的例”来提供给筹划薛宝钗“正月二十一”生日的凤、琏二人做参考。
其实,黛玉进府这三年时光的存在不仅在书中有内证,在《红楼梦》的种种版本传闻中也有材料可以证明。《红楼梦学刊》95年第一期上刊登了周策纵先生的文章《〈犬窝谈红〉所记《红楼梦》残抄本辨疑》,文中提到:“在《犬窝谈红》所记的《红楼梦》残抄本中有这样一段话:
第三回末段,黛玉(次早起来,省过贾母)残抄本做:却说黛玉自入荣府以后,每日除承欢贾母外,只和宝玉及诸姐妹玩耍,或读书写字,或描花刺绣,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历过几个寒暑。这日早起省过贾母。”
结合本文以上的考证来看,《犬窝谈红》所记的《红楼梦》残抄本的这段文字无疑是曹雪芹的原文,它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薛宝钗确确实实是在黛玉进府后几年才姗姗来迟的。此外,《犬窝谈红》一书中所记载的一段今本第21回中的关于史湘云和林黛玉的异文也能证明林黛玉进贾府时间比较长这个问题。
庚辰本第21回中写道:
那天掌灯时分……湘云仍往黛玉房中安歇。
《犬窝谈红》中提到的残钞本却写作:
且说史湘云系贾母嫡亲内侄孙女,父母早亡,贾母极为怜爱,常接至荣府居住。因将自己房后收拾一间,专备湘云下榻之所。及至黛玉来了,又将此屋指给黛玉。后因湘云与黛玉同年,甚相友爱,每次湘云来了,皆是与黛玉同榻,以便说体己话儿,故此次仍在她房中安歇。
通过这段异文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几个问题:第一,史湘云的身份很清楚。第二,在林黛玉进贾府之前,史湘云经常到荣国府来,为此贾母专门安排了房子给她住。第二,林黛玉进贾府之后,她和史湘云有过时间不短的接触,所以才有“每次湘云来了,皆是与黛玉同榻”的描写。不过这些内容都随着黛玉进府数年的消失而消失了,这就使得今本《红楼梦》中史湘云一出场就和黛玉她们很熟络的内容看起来显得多少有些突兀,毕竟之前她一次也没有露过面。现在找到黛玉第一次进府后丢失的几年时间,这就不是问题了。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犬窝谈红》提到的残钞本确确实实是曹雪芹编纂今本《红楼梦》过程中一个较为早期的稿本,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如果这个残钞本仍然流传于世并有朝一日被发现的话,那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必将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在旧稿中林黛玉比薛宝钗早进贾府三年(有一年是在南方度过的)是不可否认的曾经存在过的事实,只是这段时间在曹雪芹后来的增删批阅中被删掉了,如果不是找到贾雨村上一趟京英莲就长大了2、3岁的破绽,这三年时光还确实不容易被发现。
(二) 林如海死期问题考释
有因就有果。曹雪芹对这三年删节带来的后果是:它使得今本《红楼梦》中林如海的病期与死期无法解释。
书上第12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说: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
第14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里昭儿回凤姐:
“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年底回来。……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
这个日期在今本中是绝对错误的。
按照今本的时间条件,林如海病重,黛玉回南就是在秦可卿病的“这年冬底”。秦氏死于次年春。贾琏携黛玉回京时秦氏丧礼刚过,其时至迟为暮春,可昭儿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
那么这个“九月初三”只能是秦氏丧礼前的那个“九月初三”。也就是说,林如海是秋天死的,一个死人怎么到了冬底还捎信,这岂不是活见鬼?至于“大约年底赶回来”,“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更是莫名其妙。所以一直以来研究《红楼梦》的学者都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错误!但是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
现在找到被删节的这三年,就完全可以解释这个矛盾。
林如海得病,是在黛玉进府后的第二个冬天,即她8岁的那个“冬底”。老父捎信接其返南探视,贾琏同行,因为当时已值冬底,衣服自然不会如初冬远行时带得充足。谁知林老爷一病大半年,一直将黛玉、贾琏拖到黛玉9岁那年的秋天(九月初三)才驾归西天。贾琏算算日子,送林如海返苏州原籍后再起身返京,那可不得“赶年底回来”?故而让昭儿要“大毛衣服”以御寒冬。
这样,旧稿《红楼梦》在薛宝钗进京前有过这样的面貌:
林黛玉6岁入京进了贾府,在贾府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到8岁那年的冬天回南方探望重病的父亲,在南方住了将近一年,9岁那年的秋天(九月初三)父亲亡故,她和贾琏送灵柩回苏州后,赶在过年前回京。她这次走的时间很长,很长时间不见,所以回来后宝玉才觉得她“出落得越发飘逸”(见第16回)。
此外,今本第3回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
(林黛玉)次早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与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又王夫人之兄嫂处遣了两个媳妇来说话的。黛玉虽不知原委,探春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城中所居住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依仗势力,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这一段话在今本中是发生在林黛玉进府后的第二天,现在当我们弄清楚薛蟠打死冯渊是在黛玉南回、林如海灵返苏州的那一年,那么我们要对这个情节重新进行考察。因为上面的理由,黛玉看信的时间一定要在她由南回来以后,今本中发生在她进府后第二天的事情其实在旧稿中发生在她第二次进京的第二天。进而可以推知:黛玉和贾琏回来的时候薛家正在路上,而贾雨村的葫芦案还没有审,今本16回中所谓贾雨村和他们同路的情节是曹雪芹后来的改写。
综上所述,曹雪芹对黛玉进府3年时间的删节造成了今本中三个突出矛盾:1、黛玉上京时间太长。2、英莲长得太快。3、林如海“活见鬼”。
二 《红楼梦》第四回后原有内容考
证明了林黛玉比薛宝钗先进贾府三年,这一章我们要证明位于旧稿《红楼梦》第4回之后的内容应该是今本《红楼梦》第53-54回所写的“贾府过年”的情节。曹雪芹在批阅增删中将它向后移动到今本中的位置上。
(一) 第4回后原有内容考
今本的第4回是《红楼梦》成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除了这一回里留存下曹雪芹删节旧稿《红楼梦》中黛玉进府三年这个重要的痕迹外,这一回书后面的5-18回内容原来应该是今本第53-54 回“贾府过年”的内容,而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从王子腾身上说起。
我们知道第四回写到薛蟠“已将入都时却又闻得母舅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此处自“母舅”后数十字庚辰本漏抄,据己卯本)又说:“如今舅舅正升了外省去,家里忙乱起身。”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一条信息: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马上就要启程出发。可是《红楼梦》第53回中又冒出来一句:当下已经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和凤姐置办年事,王子腾升任九省都检点。第55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里探春也说:“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有正本作:“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去了!”微有异同)探春说的“年下”毫无疑问是指第53-54回所写的春节。
经查:“九省统制”和“九省都检点”是同一个官名。按照《红楼梦语言辞典》第455页上的解释:“九省都检点,是作者借用的古代高级武官名。统辖九省军事。又称九省统制。”按:都统制是宋代职官名称,作用是“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一人为都统制以总之。”(见《宋史.职官》)
可见,第四回里薛蟠说的“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和53回、56回中说的“王子腾升了九省检点”是同一件事情。
问题就在于:虽然他们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可是在今天的《红楼梦》中来考察,薛蟠说王子腾升官的时间和探春所说的时间相差起码2年:一是修建大观园的一年,一个是第19回-52回中间这一年。
这样,矛盾就非常明显了:第四回薛蟠就说王子腾家正在收拾东西,看来他马上要离京“奉旨查边”,可是他真正出发却是在两年之后的56回之前,“奉旨查边”的差事王子腾敢拖拖拉拉的两年都没去,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
要使得以上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方法只有一个:把今本中的第53回、第54回放回到第4回之后,紧接薛宝钗进京。也就是说,王子腾是在宝钗进京的那个春节就上任去了。春节后探春理家,和赵姨娘生气,才说:“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
以上是以第3回王子腾升任事情的逻辑为基础来进行考证,下面我们在以53-56回与上下文的关系为基础来论证它们今天的位置是后插进来的。
今本中第57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里紫鹃和宝玉说黛玉吃燕窝的事情:
“你都忘了,几日前你们兄妹俩个正在说话,赵姨娘一头走了进来。我才听见他不在家,所以我来问你。正是前日你和他才说了一句燕窝就歇住了,总没提起,我正想着问你。”
紫鹃说的事情发生在今本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里:
宝玉又笑道:“正是有句要紧的话,这会子才想起来。”一面说一面挨过身来,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一语未了,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
今本中52与57回之间已经相距三四个月,可是紫鹃57回一再说:几日前、前日,看来 当我们弄清楚53-56回的文字是由第4回后面剪接过来的,我们就可以洗清紫鹃的冤枉,因为在旧稿中52和57回之间没有贾府过年、探春理家这一大段的内容,紫鹃的话是接在第52回之后的。
有的同志对这个论据可能会发难:即使52和57回接在一起,燕窝事情在冬天,紫鹃说话在初春,也还是相隔了相当长的时间,起码也是一个春节,“几日前、前日”的概念也不能成立,并不能说明问题。前面说过,今本《红楼梦》是作者多次改动的结果,我们无法在逐字逐句上求得圆满的关系,我们考证的是逻辑上的相对合理,就紫鹃“几日前”这件事情来说,只隔一个春节明显要比相隔三四个月合理。
此外,其实今本53-54回的内容也不能和55回的描写融为一体。
庚辰本第55回的开头写道:
且说元宵已过,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装,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亦无灯谜之集。
这与53-54回里描写的热闹场面自相矛盾,连宫中都“宴乐俱免”,贾府又怎么能够大张宴席,演戏取乐?
这个问题的解释应该是:55回开头这几句话原来是用来连接52回回末与57回开头的,因为第52回已经是冬天,故事要发展到下一个春天必须要解决另外一个过年问题,但是旧稿前面已经有了一个春节,这里再写就很难写出新意,所以作者就采用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的办法利用一个“太妃欠安”为特定条件来举重若轻的把这个春节回避开。后来曹雪芹为了要把今本第5-18回的内容插进第4回之后,只好把前面的过年挪到53-54回,把凤姐生病、探春理家挪到55-56回,但是“太妃欠安”这一年过年的文字还没有修改掉,仍然留在55回开头,这样就造成了53-54回的宴乐的热闹和55回开头“宴乐俱免”特定条件不相衔接的问题。
有趣的是,55回来开头这几句话只有庚辰本有(己卯本55回前面佚失无考),到了戚序本里这几句话就已经被删除了,变成:“话说年事刚过,凤姐就小月了……”大概也是因为它在这里和上文太不协调的缘故吧。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