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中国的《战争与和平》?

【导语】:

避虚就实,去假求真,全面索隐红楼文本 红学研究 索隐派将《红楼梦》的历史背景定位于明末清初,尽管大家对具体问题的认识,迄今仍有很多分歧,但大方向却是一致的。《红楼梦》的假语

  避虚就实,去假求真,全面索隐红楼文本

  红学研究

  索隐派将《红楼梦》的历史背景定位于明末清初,尽管大家对具体问题的认识,迄今仍有很多分歧,但大方向却是一致的。《红楼梦》的“假语存”小说故事从第六回刘老老出场开始。也就是说,此前的第一到第五回,属于“真事隐”的提纲携领部分。撇开前五回的红学研究,乃缘木求鱼,舍本求末。撇开后四十回的红学研究,是故步自封,半途而废。不对百二十回进行整体全面的剖析,必然进入“梦魇”状态,结果只能是“越研究越糊涂。”

  第一回交代了“女娲炼大荒顽石”与“赤霞宫”两套神话。还有仁清巷“葫芦庙”与隔壁甄家的故事。神话隐射盛京的后金改为满清,顺治皇帝降生于盛京永福宫。故事隐射明清沿长城对峙的局面。“大荒顽石”、“通灵宝玉”、“癞僧跛道”隐射天聪崇德时代的孝庄、皇太极与孔有德。“赤霞宫警幻仙姑”、“神瑛侍者”、“绛珠仙草”隐射孝庄与顺治董鄂一家的恩怨。“空空道人”、“情僧”、“石兄”、“甄士隐”、“须眉”与“贾雨村”、“裙钗”等隐射明清对立的阵营。——历史背景从天聪十年崇祯九年(崇德元年)元顺帝废玉玺(大荒顽石)改造成清朝玉玺(通灵宝玉”)开始,到《好了歌注解》隐射1644年明朝灭亡,甄士隐出家隐射南明政府流亡为止。

  第二回通过林如海家谱交代了崇祯以上五朝的皇位传递,又通过冷子兴(索尼)介绍贾府族谱,交代了满清皇室从康熙(贾蓉贾兰)以上五世至塔克石(宁荣二公)的历史沿革,强调甄宝玉南明弘光年号比贾宝玉顺治年号小一岁。贾宝玉有“玉”而为执政的清朝。甄宝玉无“玉”而为在野的南明。甄贾宝玉都是纨绔“情痴”,风流天子。

  第三回通过贾雨村护送黛玉进京,交代多尔衮于顺治元年五月(出月)初二入主北京,做了摄政王(应天府知府)。孝庄于九月十九入主北京皇宫,做了国母。随之宁国府从盛京故宫迁往北京故宫,与荣国府从东西对立到合二而一。贾赦的东小院指沈阳的崇德八年历史阶段。进入北京之后,宁国府指朝廷中轴线,而荣国府指以慈宁宫为最高地位的后宫与皇家林苑。其中荣府正门为乾清门,后面为“一箭之地”的汉白玉大甬道,直对乾清宫(荣禧堂),其东的王夫人东小院指昭仁殿,再后面为小小三间交泰殿与堂皇的坤宁宫。由此向西为西三所正中的中宫殿(凤姐小院),其南为大佛堂前的慈宁宫(贾母院)。作者交代了《红楼梦》的历史舞台——红墙围困的封闭世界。《红楼梦》源于唐朝诗人蔡京的诗句:“凝成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红楼与紫塞指战乱的长城边关与和平的家庭闺阁。《红楼梦》是中国的《战争与和平》。

  第四回通过“护官符”交代了清初决定中国命运的四大家族——(1)多尔衮为首的爱新觉罗满洲八旗——真贾家。“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2)科尔沁吴克善亲王为首的蒙古八旗——因后妃辈出,所以“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3)孔有德正红旗为首的老汉军八旗——即假贾家,也就是贾不真的顺治祖宗家,“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4)吴三桂为首的藩王新汉军八旗,后来当了大周皇上(皇商)——“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第四回又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交代了贾雨村多尔衮偏袒薛蟠吴三桂,打死大顺皇帝冯渊李自成,夺回了香菱陈圆圆。李自成四月二十六从山海关逃回北京,二十九日当了一天皇帝,三十日清晨离开北京——大顺朝“抬回家去三日死了。”作者简明扼要的概括了顺治初年中国的政治军事形势。

  第五回通过警幻仙姑孝庄皇太后带领贾宝玉顺治皇帝神游太虚幻境,从“紫府无双”的御花园会芳园,写到北海琼华岛“瑶池不二”的冬宫行宫,铺陈了顺治十二年二月初八太后圣寿节的宫宴与赏梅,母子为皇兄与弟媳妇之恋大闹别扭,顺治避席以示抗议,母亲只好妥协让步,安排儿子与董鄂氏(兼美)在自己的秘密卧室幽会偷欢,从此顺治皇帝成了“天下第一淫人”,与弟媳妇同时跌入了“迷津”,“五年八月”之后董鄂氏先死,顺治悲痛削发也在数月后死去。第五回通过《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预报了后宫与顺治有关的女人的悲惨命运——正册预报了七个女人:孝庄(元春、秦可卿与王熙凤)、顺治废皇后(薛宝钗)、董鄂氏端敬孝献皇后(林黛玉)、皇十四格格(迎春)、多尔衮女儿(探春与巧姐儿)、孔四贞公主(史湘云、妙玉与惜春)、康妃佟佳氏(李纨)。又副册预报了两个女人:孝惠章皇后(袭人)与殉葬顺治的贞妃(晴雯)。副册只预报了两度进北京皇宫的大明歌女大顺大周皇贵妃陈圆圆(英莲、香菱、秋菱)。《红楼梦曲子》不是隐射小说人物的,而是与小说情节合起来,隐射历史人物的。

  第六回刘老老一上场,先介绍孝端皇太后死于顺治六年四月,贾府朝廷的大权归属了侄女孝庄,时在顺治六年冬——“姥姥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又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孝端病死),都是琏二奶奶管家了。你道这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孝端的内侄女),当日大舅老爷的女儿(孝端哥哥的女儿),小名凤哥的。”

  红学第一要义就是避虚就实,去假求真,从“满纸荒唐言”中,梳理出真实的历史背景与相关的历史人物。

  (一)一僧一道一顽石——《石头记》最初三主角

  一僧一道一顽石,指满清入主中原的满汉蒙三股政治军事势力。

  《石头记》记载了“大荒顽石”化身孝庄一生的经历。她借助满族(一僧皇太极)与汉族(一道孔有德)两股政治军事势力,统一中国。癞头和尚皇太极将它变成“通灵宝玉”(清朝玉玺)。她又将“通灵宝玉”交给儿孙(贾宝玉顺治康熙皇帝)使用。到康熙二十六年前,说是儿孙掌权,其实儿孙属于假宝玉,而是她“裙钗”掌权。孝庄由于下嫁小叔子,被皇室休弃,不能与皇太极合葬沈阳昭陵,也不能进入遵化东陵的围墙之内,是《金陵十二钗》第一悲剧人物。被打败的须眉感叹说:“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汉族文人们记下了孝庄清室与朱明皇室的故事,就是《石头记》。

  “大荒顽石——通灵宝玉”与“神瑛(通灵石头)侍(使用)者”,是母子关系。母是孝庄,子是顺治。

  “赤霞宫神瑛侍者”——是指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出生于盛京永福宫的清世祖。“赤霞”乃红光之意。《清史稿》云:上“讳福临,太宗第九子。母孝庄文皇后方娠,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诞之前夕,梦神人抱子纳后怀曰:“此统一天下之主也。”寤,以语太宗。太宗喜甚,曰:“奇祥也,生子必建大业。”翌日上生,红光烛宫中,香气经日不散。”

  (二)和氏璧与“通灵宝玉”

  相传楚人卞和得一璞玉,献楚厉王与楚武王,因君王不辩真假,卞和被砍去双脚。后来楚文王当政,璞玉才琢成美玉,称和氏璧。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一统,将和氏璧做成帝王玉玺,李斯手书八个篆字镌刻璧中:“受命于天,即寿永昌”。这八个字与“通灵宝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一个意思。

  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得和氏璧,成为传国之宝。王莽篡权,太后将国宝摔去一角,王莽以金包嵌。此后,和氏璧在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各代皇室辗转相传。后唐废帝李从珂时,北京留守石敬瑭勾结契丹人耶律德光攻打洛阳,李从珂带传国宝同刘皇后等自焚,公元936年和氏璧传承1700年后突然失传,下落不明。据说归了契丹人,元朝入主北京后由皇家买回。

  《石头记》采用了汉玉玺直传到宋太祖赵匡胤的说法。忽必烈从灭亡的南宋皇帝手里得到了这块中华玉玺。

  第一百八回云:贾母道:“你那里知道?这块玉还是祖爷爷给我们老太爷,老太爷疼我,临出嫁的时候叫了我去,亲手递给我的。还说:‘这玉是汉朝所佩的东西,很贵重的,你拿着就象见了我的一样。’我那时还小,拿了来也不当什么便撩在箱子里。到了这里,我见咱们家的东西也多,这算得什么,从没带过,一撩便撩了六十多年。今儿见宝玉这样孝顺,他又丢了一块玉,故此想着拿出来给他,也象是祖上给我的意思。”一时宝玉请了安,贾母便喜欢道:“你过来,我给你一件东西瞧瞧。”宝玉走到床前,贾母便把那块汉玉递给宝玉。宝玉接来一瞧,那玉有三寸方圆,形似甜瓜,色有红晕,甚是精致。宝玉一口称赞。贾母道:“你爱么?这是我祖爷爷给我的,我传了你罢。”宝玉笑着,请了个安谢了,又拿了要送给他母亲瞧。贾母道:“你太太瞧了,告诉你老子,又说疼儿子不如疼孙子了。他们从没见过。”

  孝庄老祖宗忽必烈得到的南宋玉玺,是女娲炼的“补天石”——也就是贾母传给贾宝玉的这块“汉玉”。

  (三)元顺帝丢在大青山的废玺——大荒顽石

  作者承认大荒顽石是女娲氏炼而丢失200年的“补天石”。通灵宝玉(清玺、神瑛)是从元废玺改造而成的。

  大荒顽石孝庄(元废)被癞头和尚(皇太极)与跛足道人(孔有德)先带到沈阳,后来到北京。元废就是元妃。元妃省亲就是元顺帝后裔孝庄从沈阳入主北京,顺治元年九月下旬在中南海接受多尔衮的欢迎,开了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联欢晚会。贾政《上贾妃启》隐射多尔衮发誓说:“朝乾夕惕”。贾妃隐射的孝庄回答曰:请皇叔父“顾恩思义”。所谓“顾恩思义”,就是顾念皇家恩德,广施皇家仁义的意思,暗隐中南海紫光阁的“紫光”与怀仁堂的“怀仁”四字。皇家的“紫光”——使“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皇家的“怀仁”——会“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与之对应的是,“太虚幻境”牌楼暗隐北海汉白玉大桥上“堆云”与“积翠”两座牌楼。也就是说“顾恩思义”暗隐中南海“紫光怀仁”两座宫殿,“太虚幻境”暗隐北海“堆云积翠”两座牌楼。这四座建筑,是中南海与北海的标志性建筑,“顾恩思义”正殿与“太虚幻境”牌楼也成了大观园的标志。

  第十八回元妃在中南海晚会上,忽然思念起皇太极与孔有德来,感激无限——“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

  (四)孝庄是为保住儿子皇权而失节的女人

  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癞头和尚批评“通灵宝玉”不该变成失节的女人,必须割断与多尔衮的情丝,才能救自己与儿子的命。原文云:

  贾政听说,便向宝玉项上取下那玉来递与他二人。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可羡你当时的那段好处: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可叹你今日这番经历: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注解》

  和尚指孝庄丈夫皇太极代表的满洲八旗势力,他来挽救将被多尔衮篡位的大清国与孝庄。“青埂峰(大青山)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崇祯八年天聪九年从察哈尔林丹汗处获得元顺帝废弃的玉玺,到顺治五年多尔衮阴谋篡位,崇德八年加顺治五年,正好“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

  “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指孝庄养小叔子,与多尔衮不清不混的关系。此乃丈夫对妻子的批评。指责她玷污了国玺的权威。等于《好了歌注解》“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展眼已过十三载矣!”——是《魇魔法姊弟逢五鬼》发生于顺治五年的历史坐标。

  (五)“大荒顽石”、“通灵宝玉”与“神瑛”

  “大荒顽石”、“通灵宝玉”与“神瑛”是清朝贾家。“真石隐”、“石兄”与“石呆子”是明朝甄家。前者是胜利的“裙钗”,后者是失败的“须眉”。

  石呆子(袁崇焕)不要一万两银子,穷死不卖湘扇(江山),确实是傻子。曹雪芹更是大傻子,非要隐写明亡情兴的历史教训——希望汉族文人能牢记耻辱的历史。

  有人对笔者云:“照您说的,作者图的什么呀?”——作者图的是:汉族不能重复《红楼梦》的下一次悲剧!!汉族“须眉”不要再败给少数民族“裙钗”!!更不要败给伊丽莎白等外国女皇。可惜,后来真败给她们了。南京条约不是如此吗?对方不是一个小国“裙钗”吗?

  曹雪芹记载了他生活的时代,而不是记载了自己。曹雪芹不是女娲氏炼石补天被丢弃的“大荒顽石”,他也不是被一僧一道携带到人间的“神瑛侍者”。一个诚实的小说作者,不会将自己比喻为中华女神特意锻炼的“通灵宝玉”,更不会吹嘘自己是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神瑛侍者”。如果狂妄到如此糟糕的地步,他应该是一个神经精神病患者,哪里会是伟大的《石头记》的作者。越说自己平凡的作家越伟大。越吹嘘自己伟大的作家越渺小。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作者们的亡国之痛,不是失恋了,女朋友死了,或家庭败落了的痛苦。

  (六)“十五日”、“十六日”、“十九日”三个日子

  第一回写了甄士隐“十五日”宴请贾雨村,“十六日”贾雨村“不论黄道黑道”匆忙入京而去,甄士隐说“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又说“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这些日期数字,是作者信笔乱写?还是含有深意?

  所谓“十五日”宴请贾雨村,甄士隐赠送“白银五十两与两套冬衣”——是指1642年,崇祯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降清。因家眷在明,恐遭杀害,就修密书奏报北京:“暂时降清,勉图后报。”崇祯遂不去拿究承畴家眷。因马绍愉等赴清议和,松山失败的吴三桂等将官,一概不问。马绍愉等到清都见了太宗,叙起和议,相率赞成,回京后先将和议情形密报兵部尚书陈新甲。新甲阅毕,搁置几上,被家僮误作塘报,发了抄,闹的通国皆知。主战派统劾新甲主和卖国。崇祯帝严斥新甲,新甲不服,竟被下狱正法。原来陈新甲因洪承畴兵败,与崇祯密商和议,崇祯依新甲言,但要顾全面子,嘱守秘密。所以马绍愉出使,廷臣未闻,及和议发抄,崇祯恨新甲不遵谕旨,又出言挺撞,恼羞成怒,轻杀大臣。从此明清和议断绝。第一回“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清光护玉栏”,就是指崇祯十五年的明清和谈。

  所谓八月“十六日”贾雨村“不论黄道黑道”匆忙入京——指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极无疾暴毙,年五十一。八月二十五日福临即帝位,不足六岁,以明年为顺治元年。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为摄政王。九月,葬皇太极于盛京昭陵。所以,第一回云: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隐射多尔衮匆忙奔丧也。

  所谓“十九日乃黄道之期”——是《石头记》的纲领。“黄道”即“皇道”——改朝换代的道理也。

  (1)元顺帝废玺于天聪十年崇祯九年,变成了清朝国家玉玺。一个“十九”。

  (2)大顺帝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进驻明皇宫。一个“十九”。

  (3)崇祯皇帝于三月十九日在景山万春亭(天香楼)东侧自缢。一个“十九”。

  (4)顺治与孝庄孝端两宫皇太后于当年九月十九日,到达北京明皇宫。一个“十九”。

  (5)董鄂氏皇贵妃死于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一个“十九”。

  (6)贾政说“哄了老太太十九年”,指顺治当了十九年皇帝就死了。一个“十九”。

  (7)一百三回雨村见士隐说“别来十九载”,指南明抗清十九年。一个“十九”。

  《红楼梦》采用易经说故事。连续七个“十九”(失九)。九者,天数也。七九六十三,朝廷要变天。您说是“皇道之期”呢??还是七次巧合、败笔与纪年混乱呢?

  所谓“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真是甄士隐“一语成谶”。明年指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朱由检煤山自缢,魂断景山“天香楼”,算是甄士隐“雄飞高举”了。九月十九日,孝庄孝端两宫皇太后与七岁的福临,入主北京明皇宫,更算是“雄飞高举”了。

  (七)“双悬日月照乾坤”

  史湘云说的“双悬日月照乾坤”,与李白说的“双悬日月照乾坤”,是一个意思。指中国出现了两个国家政权——北京的满清与江南的南明,相持十九年。关键在于史湘云隐射历史人物的真实身份。笔者认为史湘云指孔四贞将军,“双悬日月照乾坤”指满清与南明的长期对立。

  史湘云的“双悬日月照乾坤”与林黛玉的“双瞻玉座引朝仪”,合在一起,主要隐射清朝初年北京朝廷里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是顺治小皇帝与孝庄皇太后的“西风”中心,一是“成宗义皇帝”多尔衮的摄政王府“东风”中心。在顺治亲政之前,林黛玉分析的很透彻:“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八)顺治的婚姻悲剧,成了宝黛悲剧的素材

  顺治早亡的悲剧,成了宝黛爱情悲剧的素材,早在清朝,就有人看出来了,先是认为取材于董小宛,后来才发现取材于董鄂氏。顺治的满汉一体,禁止圈地,重用汉臣,废除逃人法,亲政前的尴尬与富贵闲人的经历,废黜皇后,爱上弟媳妇,隆重为爱妾发丧,自撰诔文,追封董鄂,让三十名宫女太监为她殉葬,削发出家,在弥留期间《密封奏折》被偷梁换柱成了《顺治罪己诏》,种种荒唐,种种革新,难褒难贬,都进了《红楼梦》。

  (九)多人隐射孝庄,囊括开国“裙钗”的一生功过

  必须多人隐射一人,才能囊括历史人物的一生功过。例如孝庄皇太后。

  (1)大荒顽石:代表忽必烈血统,与元顺帝废玺。

  (2)通灵宝玉:代表皇太极后妃,与崇德帝的清玺。

  (3)神瑛:等于通灵宝玉。

  (4)神瑛侍者与贾宝玉:代表清玺使用者与她的儿孙后代。

  (5)娇杏(侥幸):代表她依靠皇太极与多尔衮,侥幸成了人上人。

  (6)熙凤协理宁国府丧事:代表孝庄第一次处理大行皇帝丧事这样的朝政,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7)智能儿与秦钟在灵堂幽情:孝庄多尔衮,是政治的需要。

  (8)秦可卿临死给熙凤的遗嘱:代表皇太极对孝庄皇太后的嘱托。

  (9)贾元春才选逢嫂宫:代表选用多尔衮当嫂子的摄政王,开始了养小叔子。

  (10)元妃省亲:代表从沈阳来到北京旧金故都省亲,与中南海接驾晚会。

  (11)万儿与茗烟幽会:孝庄与索尼偷欢,也是政治的需要。索尼从此死保孝庄母子与祖孙。

  (12)凤姐与贾琏代理荣国府:孝庄与多尔衮事实婚姻,共同管理北京朝政,但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13)贾政与王夫人:太后下嫁后的合法婚姻,仍然貌合神离,特别是对宝玉的态度。

  (14)贾母:先隐射孝端,顺治后期与康熙二十六年前指孝庄皇太后与太皇太后。

  不采用多个演员表演同一个历史人物的办法,就乱了套了,也露了馅了。

  (十)秦可卿一人隐射两位皇帝与三位皇后

  秦可卿是明亡清兴提纲携领式的人物,隐射两位皇帝与三位皇后——崇德帝皇太极、崇祯帝朱由检、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董鄂氏端敬孝献皇后与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

  (1)秦可卿暴死是真的——皇太极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暴死沈阳。秦可卿临死对王熙凤的遗嘱是真的——皇太极遗嘱孝庄,为后代在东北故乡预留退路,因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因为“盛宴必散,否极泰来。”

  (2)秦可卿上吊是真的——崇祯皇帝于顺治元年三月十九在万岁山(景山)寿皇亭(天香楼)殉国,“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崇祯帝亡国而不辱身,衣带诏顾念北京市民,精神是美的。

  (3)秦可卿淫荡是真的——孝庄辉煌而浪漫的一生,为子孙而不顾封建名节。她是清代的武则天与杨太真,淫荡与伟业集于一身也。

  (4)秦可卿慢性贫血病死是真的——董鄂氏皇贵妃死于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死后追封“端敬孝献皇后”——《秦可卿死封龙禁卫》。贾宝玉做梦与秦可卿妹妹兼美做爱后遗精是真的——顺治与弟媳妇在北海冬宫巫山云雨。贾宝玉与兼美从此走向迷津是真的——顺治与董鄂氏双双死于痴迷的爱情。

  (5)秦可卿是贾母(孝端)“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是真的——贾蓉隐射康熙皇帝,秦可卿隐射“圣祖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一等大臣索尼孙,康熙四年七月,册为皇后。十三年五月丙寅,生皇二子允礽,即于是日崩,年二十二。谥曰仁孝皇后。二十年,葬孝东陵之东,即景陵也。”贾蓉续妻胡氏隐射“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一等公遏必隆女。初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皇后。十七年二月丁卯,崩。二十年,与仁孝皇后同葬。”

  采用一个演员表演多个历史人物,有纲举目张的作用,也有鱼目混珠的作用。

  (十一)《石头记》初稿弥漫着反满意识

  《石头记》开始弥漫着强烈的反满意识,矛头对准孝庄。从《石头记》《情僧录》到《风月宝鉴》,再到曹雪芹十年工作,《金陵十二钗》问世,已经转化为化干戈为玉帛,民族团结与民族和解。这是伟大的升华。从而使《红楼梦》流芳千古。

  笔者从来不认为《红楼梦》是要彻底打倒封建制度,不认为贾宝玉是反封建的斗士,也不认为“补天”就是维护封建制度,更不认为是落魄文人呼号“无才补天”。

  在曹雪芹们所处的时代,不要封建制度,要什么制度呢?要资本主义制度吗?要社会主义制度吗?如此拔高红楼作者与红楼作品,是毫无意义的,也是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在中国知识分子心里。“补天”的标准五千年不变——那就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和解,国家安宁,社会繁荣。什么制度,谁家王朝,都不是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的“天”。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十二)曹雪芹认为中国的天只有一个!

  《石头记》作者认为中国的天,只有一个!他们在记载两次补天的悲剧。

  明朝的天,清朝的天,都是女娲要补的天,都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天。不是外国的天。作者在记述中国的历史,明朝遗民要反清复明是补天(甄士隐,石兄,空空道人)。孝庄顺治与康熙要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统一中国签定尼布楚条约也是补天(顽石,通灵,神瑛)。对中华民族兄弟来说,天没有阶级性,也没有民族性,都是中国的内政。但《红楼梦》最后结局是:汉族光复,“太虚幻境”变成“真如福地”,满族“打出樊笼第一关”(山海关),结果也很好:“兰桂齐芳,家道复初。”

  最初的《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就是“揭清之失,悼明之亡”,是皇宫外的朱明后裔与遗民写的。认为自己生活在明代“末世”,入主中原的顺康皇室“一代不如一代”,“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盛筵必散’,已经“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他们认为孝庄一死,清朝必然灭亡,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末世”。曹雪芹增加了皇宫悲剧《金陵十二钗》,提出了妇女问题,添加了吸引力与可读性,继续保留预写的清朝灭亡。到康熙三十年代,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签定尼布楚条约,粉碎噶尔丹,康乾盛世初露端倪,第三批作者的态度有了痛苦而现实的改变,开始顺应并尊重历史的发展变化。《红楼梦》升华为“化干戈为玉帛”,民族和解与国家统一的高度。但作者们仍然认为清朝很快会灭亡。汉族不久会光复。

  一部红楼,写明清两个末世。《好了歌注解》实写明朝末世。《飞鸟各归林》虚写清朝末世。《忠顺王府逃琪官》写大顺灭亡。《便是烟消火灭时》写大周灭亡。作者们没有估计到清朝会维持二百六十八年。康熙后期的事情他们就不知道了。曹雪芹不是神,对乾隆时代《红楼梦》如何被抄来改去,就完全做不了主了。

  (十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二十世纪的模糊数学与重建成像(Reconstruction),使人类从三维空间上,立体定向的看清了自己的真面貌——其特征就是对模糊的东西,实行断层扫描,重建成像,让图象达到两个极端,三维结构,结果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因为只有黑白颠倒,才能是非分明。因为只有在最黑暗的环境中,才能看清朦胧的光明。

  在社会科学中,只有十七世纪的《红楼梦》达到了如此出神入化的高妙境界——因为对于汉族士大夫而言,当时具备了“只有黑白颠倒,才能是非分明”的历史环境与社会现实。

  作者感叹云:“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

  读者研究《红楼梦》,“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例如第四回云:“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时退堂,至密室,侍从皆退去,只留门子服侍。这门子忙上来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却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那门子笑道:“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雨村听了,如雷震一惊,方想起往事。”——“葫芦庙”指沈阳故宫。从多尔衮于崇德元年受封睿忠亲王,到顺治元年入主北京,恰好“八九年”。

  例如第五回:“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这两句指崇祯煤山自缢。崇祯吊死。高楼指景山现在的万春亭(天香楼)。

  “画梁”点明了死亡的地点——高如天齐的景山寿皇亭(“天香楼”)。崇祯皇帝吊死在楼东的海棠树上。当年朱由检与太监王承恩从万岁门进入景山,仰面可见高入云霄的“天香楼”,一路皆是雕梁画栋也。

  “春尽”点明了死亡的时间——崇祯自缢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春尽”时节。

  “落香尘”点明了死亡的景象,落英遍地,尘土复面,披头赤足,乱发遮羞也。

  作者为什么称呼大行皇帝为“林如海”呢?因为朱由检的哥哥是天启帝朱由校,两个木字旁的朱皇帝断送了明朝国祚,二木成林——“林”字的来历也。朱由检与王承恩无人护驾,行动自如了——“如”字的来历也。他们走到海棠树下自缢——“海”字的来历也。“林如海”的意思是: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坦然自如的走到海棠树自縊了。

  (十四)三组“须眉”文人的集体创作

  笔者认为《红楼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乃三组“须眉”文人,在不同历史阶段,接力完成的。

  《石头记》与《情僧录》应该动笔于顺治与康熙早期,具有“揭清悼明”思想。《风月宝鉴》与《红楼梦》动笔于康熙早期,具有“文人”特色(社会情爱小说),甚至公开借用金陵妓女的诗词,嫁接到满清后妃身上。《金陵十二钗》动笔于康熙中晚期,具有很强的国家政权意识——完全转化为化干戈为玉帛,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解决了定都北京近千年来,前人没有解决的中国多民族如何相处的问题,提出了国家安宁(宁国),民族繁荣(荣国)的崇高理想。

  时势造英雄——历史创造了千古名著《红楼梦》。而全体作者都是对中国历史很负责任的汉族士大夫,一批中华民族的精英。忠于历史,顺应民意,热爱国家,期盼和平,是他们的宗旨。曹雪芹的《红楼梦》堪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媲美。

  康熙早期四辅臣搞的“明史案”等文字狱,决定了《石头记》《情僧录》与《风月宝鉴》《红楼梦》的写法,那就是“真事隐去”与“假语存焉”。

  康熙盛世初期的第三次再创作,使“裙钗”几乎成了正面人物,但仍然分“美女”与“骷髅”两面。《红楼梦》锻炼成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艺术丰碑。由于多人参与,两次大规模修改,所以,小说人物的年龄与故事的年序,出现多处矛盾,但历史事实毫无矛盾——“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