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字韵》是中国古代韵书。作者无考。约成书于元至元六年(1269)至元元贞三年(1297)之间。原书已佚,现仅存元至大元年(1308)朱宗文校订本,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朱本有1956年日本关西大学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蒙古字韵》是中国古代韵书。作者无考。约成书于元至元六年(1269)至元元贞三年(1297)之间。原书已佚,现仅存元至大元年(1308)朱宗文校订本,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朱本有1956年日本关西大学
《蒙古字韵》是中国古代韵书。作者无考。约成书于元至元六年(1269)至元元贞三年(1297)之间。原书已佚,现仅存元至大元年(1308)朱宗文校订本,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朱本有1956年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刊行的 《大英博物馆藏旧钞本蒙古字韵二卷》影印本;罗常培、蔡美彪《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资料汇编)》摹写影印本,科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照那图斯、杨耐思《蒙古字韵校本》,民族出版社,1987年出版。
13世纪中叶,蒙古贵族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统治,曾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这次文字改革,首先是元中统元年(1260)由国师八思巴奉皇帝忽必烈之命,仿效藏文体式创制八思巴字,又叫“蒙古新字”;然后,至元六年 (1269) 忽必烈把八思巴字作为 “国字”颁行全国,用以取代蒙古族原来使用的回鹘式蒙古文,并且拼写全国境内各民族的语言,达到“书同文”的目的。一时间,在官方文书、官印、牌符、钱钞、花押、秤权、碑刻上,八思巴字的使用相当普遍,用八思巴字拼写的汉语也随处可见;同时,全国各地又到处设立八思巴字学校,称为“蒙古字学”,大量训练语文人材,开展八思巴字译写汉语的业务。通过一段时间的译写工作,当时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译写规范,这个译写规范后来用韵书的形式加以确认,就形成了 《蒙古字韵》一书。
此书的体制与传统的韵书不同,它分汉字为15个韵部,即东、庚、阳、支、鱼、佳、真、寒、先、萧、尤、覃、侵、歌、麻。第一个韵部又分若干韵类,每一个韵类中,又按一定的声母顺序排列小韵。每一个小韵全都换行另起,上面标有八思巴字头,下面列举汉字,两相比照对音,有类于今天的对照词汇,以供当时人们译写或学习汉字、八思巴字之用。由于八思巴字是一种拼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一个八思巴字头之下,往往会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同音汉字与之对音;又由于蒙古语没有声调,八思巴字也不标声调,因此一个八思巴字头之下,又往往会有平上去入四声的汉字与之对音。此书无论是八思巴字头,还是汉字,都没有释义,因此,它实在是一本蒙汉字音对照手册。
此书的朱宗文校订本分上、下两卷,内容包括刘更序、朱宗文序、《蒙古字韵》总括变化之图、校正字样、字母、篆字母、韵书正文、回避字样等。全书收八思巴字850个左右,汉字9450个左右。其中《蒙古字韵》总括变化之图和校正字样的朱宗文所增,并非原书所有,原书所收字数也比校订本少一些。
此书的编纂目的并不是用于吟诗押韵,而是用于识字、正音,因此它所反映的汉语语音必定是当时的标准读音,是汉语共同语语音;由于采用了八思巴字这种拼音文字来注音,因此这种元代汉语共同语的具体音值也可以考证出来。《蒙古字韵》的价值首先在于此。其次,元代留传下来的文物,有不少刻有八思巴字的铭文,《蒙古字韵》又可以作为考释、解读这些铭文的重要参考资料。
《蒙古字韵》无疑是八思巴字汉语对音资料中最重要的一种,但是现存的朱宗文校订本乃是清乾隆年间的手抄本,在八思巴字字母的书写方面,字体不正和笔画差误甚多,所录汉字讹舛也不少,在内容方面,又缺损十五麻的一部分和回避字样的一半,使用时宜加注意。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