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是纲目体编年通史。成书于康熙五十年(1711),以其简明扼要,易于掌握,数百年来一直为初学历史者所喜爱,流传不绝,今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吴乘权 (1655 1719),字子舆,号楚材,浙江山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纲鉴易知录》是纲目体编年通史。成书于康熙五十年(1711),以其简明扼要,易于掌握,数百年来一直为初学历史者所喜爱,流传不绝,今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吴乘权 (1655 1719),字子舆,号楚材,浙江山
《纲鉴易知录》是纲目体编年通史。成书于康熙五十年(1711),以其简明扼要,易于掌握,数百年来一直为初学历史者所喜爱,流传不绝,今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吴乘权 (1655— 1719),字子舆,号楚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出身于中常之家,自幼接受科举帖括之学,本欲在科场角逐中有一番作为,不料16岁时严重的足疾阻碍了他参加科举考试。由于在病中手不释卷,“日阅古今书”,打下了坚实的历史、文字学和古典文学的基础。24岁投奔在福建担任巡抚的族伯吴兴祚,开始了一 生的幕僚生活。康熙三十 二、三年(1693—1694)他与其族侄吴调侯合作,纂辑成《周秦以来迄全明文》,即流传至今的 《古文观止》。以其选材严谨,又作了言简意赅的必要训释,为读者所欢迎。康熙四十四年(1705),开始与友人周之炯、周之灿合作,据前人编年之书,删繁就简,编纂《纲鉴易知录》,于康熙五十年 (1711) 成书。晚年离家远游,抵达北京,“无所遇,卒于京邸”
《纲鉴易知录》全书107卷,包括《纲鉴易知录》95卷、《明鉴易知录》 12卷两部分,共180万字。
《纲鉴易知录》从全书构成和内容看,上起远古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下迄明亡。自远占传说说时期到战国,主要是辑录元人金履祥的《通鉴前编》以及宋人刘恕的 《通鉴外纪》,并参考元人陈柽的 《通鉴续编》而成。战国迄五代,一千三百余年间史事,则以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为蓝本、宋、元两代,采用的是明人商辂的《通鉴纲目续编》。明代部分则是依据清初人朱国标抄撮谷应泰的 《明史纪事本末》所成的 《明纪抄略》编就.严格地说此书只是纂辑而不是著述,是依据已有史籍,删繁就简而成。
尽管《纲鉴易知录》是纂辑成书,但也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是贯串古今,纲目分明,简要有法。荟萃群书,集诸家之所得,将上下数千年史事熔于一炉,难度很大。在清初,这是吴乘权的首创,吴乘权仅用一百八十万字的篇幅,便把纷繁复杂的历代史事疏理得头绪井然,我国数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有影响的主要人物活动都得到反映,真正做到简而有法,略而不陋,这确实是一件很见功力的事情。其次吴乘权在这部书虽做了大量的训释工作,对上下古今的人名、地名、文字音义等都做了极为有益的训释,其用力之勤,超过了训释《古文观止》。此外 《纲鉴易知录》 也为我们编写多卷本中国通史提供某些借鉴。
《纲鉴易知录》由于 历史的局限,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是疏于考史,凡所辑史籍中的谬误,他未能 一 一检出。如明初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存亡问题,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取未曾焚死而逊国出走之说。这一说法,本无依据,不足为信。而吴乘权却全盘因袭,以讹传讹。其次,对朱熹《资治通鉴纲目》过分信赖,不但全书义例一如朱书,而且若干史事是非,也因袭朱书,如 三国纪年取蜀为正统,而称魏、吴为“二僭国”。所以我们阅读《纲鉴易知录》必须用批判眼光,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有益的精华。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