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胜览》是明代的一部海外闻见录。费信撰。成书于正统元年(1436)。流传本有一种4卷改订本,较原本颇有增删。近人冯承钧曾根据现存版本整理校注。 费信 (1388-?),字公晓,江南太仓 (今江苏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星槎胜览》是明代的一部海外闻见录。费信撰。成书于正统元年(1436)。流传本有一种4卷改订本,较原本颇有增删。近人冯承钧曾根据现存版本整理校注。 费信 (1388-?),字公晓,江南太仓 (今江苏
《星槎胜览》是明代的一部海外闻见录。费信撰。成书于正统元年(1436)。流传本有一种4卷改订本,较原本颇有增删。近人冯承钧曾根据现存版本整理校注。
费信 (1388-?),字公晓,江南太仓 (今江苏太仓)人。航海家。14岁代兄从军,为太仓卫戍军。郑和出使西洋,他被选为船队成员。自永乐七年(1409)至宣德六年(1431),参加了郑和的第二(永乐七年)、第三(永乐十年)、第四(永乐十三年)、第七次(宣德六年)远航“四次随征”。历时23年。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云: “信每莅番城,辄伏几濡豪(毫),叙缀篇章,标其山川、夷类、物候、风习、诸光怪奇诡事,以储采纳。”遂撰成《星槎胜览》之书。本书的前集,记叙了作者亲历的22国,具旅行记性质;后集所记诸国,为采集和传译性质,且多数属“南洋”范围,甚至还包括琉球。
《星槎胜览》共2集,记载了45个国家和地区,采取逐国分叙,并每一国都题咏一首诗篇。其中有27个国家和地区,为郑和下西洋随员们所编撰的其他两著《瀛涯胜览》和《西洋番国志》所未载。《星槎胜览》所记载的全部45国和地区有:占城国、宾童龙国、灵山、昆仑山、交栏山、暹罗国、爪哇国、旧港、满刺加国、九洲山、苏门答刺国、花面国、龙牙菩角、龙涎屿、锡兰山国、小㖵喃国、柯枝国、古里国、忽鲁谟斯国、剌撒国、榜葛剌国、真腊国、东南竺、谈洋、龙牙门、龙牙誉提、吉里地闷、彭坑国、琉球国、三岛、麻逸国、假里马打国、重迦逻、渤泥国、苏禄国、大㖵喃国、阿丹国、佐法儿国、竹步国、木骨都束国、溜洋国、卜刺哇国、天方国、阿鲁国。费信和马欢的两本游记,虽则写作的条件和各自的行程,具有相当差别,但其取材和写作方式,却大同小异。两书同样流传下来,内容里面有些细节,可以互相订正。如关于翠兰屿,马欢只在锡兰国一节的头上简略附述,“其山三四座,惟一山最高大,番名按笃蛮”,显然是指位置偏北的安达曼群岛。费信则特意另立翠蓝屿一节,“其山大小有七门,中可行船”,冯承钧认为只指尼科巴群岛,可能还是连带安达曼群岛。锡兰国一节,马欢的结语只提到“王常差人赉(应作赍,音箕,即携带)宝石等物,随同回洋宝船进贡中国。”费氏却详记“其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我正使太监郑和等深机密策,……生擒其王,至永乐九年。归献阙下。寻蒙恩宥,俾复归国。四夷悉钦。”另外,在暹罗国一节中,费信的《星槎胜览》中却提到: “妇人多为尼姑,道士皆能诵经持斋,服色略似中国之制,亦造庵观之所”。对照马欢《瀛涯胜览》的“崇信释教,国人为僧为尼姑者极多,僧尼服色与中国颇同”。同写一国僧尼,费氏这里却有其误,两相对照,马欢为正确。
《星槎胜览》叙述异国风光,在作者家乡的昆山、太仓一带,曾很快受到当时的文人归有光等欣赏。由于书中拥有丰富的域外番国风情记载,为后人研究当时亚非地理和中西交通贸易、文化往来遂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