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简称 《参同契》。最早的丹经著作,有 万古丹经王之称。三卷。汉魏伯阳撰。约成书于汉顺帝、桓帝之际。 魏伯阳,生卒不详,会稽上虞 (今浙江上虞县) 人。与张陵同时,性好道术,不乐仕进,遂入

  简称 《参同契》。最早的丹经著作,有 “万古丹经王”之称。三卷。汉魏伯阳撰。约成书于汉顺帝、桓帝之际。

  魏伯阳,生卒不详,会稽上虞 (今浙江上虞县) 人。与张陵同时,性好道术,不乐仕进,遂入罗浮山修道。浙江上虞县西南二里有金罍山,上有道观,即其故宅。著《参同契》于此。后服丹仙去。五代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谓其“得《古文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复作《补塞遗脱》一篇,继演丹经之玄奥”,“密示青州徐从事,徐乃隐名而著之,至后汉桓帝时,公复传授与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

  书名《周易参同契》者,谓此书以《周易》为依据;参,三也,即《周易》、黄老、炉火三事;同,通也;契,符合也。明此书借“三事”以言作丹之事。书云:“大易性情,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

  该书三卷,不分章节,藉《易经》卦爻,以推阴阳坎离四象交媾,乾坤日月之和合,汇三道以寓炼丹归于仙道,妙契性命归老之理,开炉火、铅汞、炼丹之端,泄三元丹法之履。以先天真一之神为丹君,先天真一之��为丹母,先天真一之精为丹药。参三合一,是为内丹之所本。或以书分御政、养性、服食三门,又分药物、炉鼎、火候三家,则为外丹之所本。

  该书假《周易》纳甲、十二消、六虚等说言内外丹之周天火候,及成丹过程的阴阳变易之理。

  纳甲法喻炼丹火候的运用,用月象圆缺与出现方位言身中火候,将一月分为六节:三日,八日,十五日,十六日,二十三日,三十日,晦朔之间,月之盈亏,取象于阴阳卦象的消长。乾纳甲壬,坤纳乙癸,故曰“壬癸配甲乙”,十干始于甲乙,终于壬癸,故曰“乾坤括始终”。宋俞琰说:“盖纳甲者,火候之取象也,火候之抽添与月之盈亏无异。今以六卦布于一月,则震象三日,月出于庚,兑象上弦,月见于丁,乾象望日,月满于甲,巽象十六日,月亏于辛,艮象下弦,月消于丙,坤象晦日,月没于乙,不过借此以论身中六卦火候之进退,非真以为一月三十日也。”当虚极静笃之际,静极生动,阴极阳生,元阳出现,丹田温温,即为一阳之震卦。元气沿督脉上行,进而行二阳,即为兑卦。过三关,上泥丸,元气至盛,即为纯阳之乾卦。至此阳极转阴,元气随任脉而下降,阳火转为阴符。丹法把小周天内炼时,元气上升谓之进阳火,火通金行;至泥丸后,元气下降谓之退阴符。至阴初养阳之时,即为巽卦。真阴益生,阳气收敛,即为二阴之艮卦。阳尽阴纯,在卦为坤。此喻修炼者刚气退藏,养到空无所空,归于无声无臭至静之地。过此而往,静极复动,别有妙用,此即阴符穷尽之候。

  该书谓人体是一小天地。人生天地间,首乾腹坤,呼日吸月,与天地同一阴阳,体内能量流动运行与日月同一规律。身中真气一时刻间之运行,相当年月之运度,此丹法谓之“攒簇之法”,簇年归月,簇月归日,簇日归时,止在一刻中分动静。这正是打开生命奥秘的关键。

  十二辟卦,代表一年十二月,或一日十二时。表示炼丹火候的阴阳变化。《周易》六十四卦,其中十二卦曰消息卦,即辟卦。辟者,君也,言此十二卦总统余卦。十二卦中息卦曰太阳,有复、临、大壮、夫、乾;消卦曰太阴,有姤、遯、否、观、剥、坤。每卦代表一月,如泰为正月,遁为六月。以丹道,十二消息卦通一岁或一日之火候。阴阳消息,一升一降,上下往来,循环无穷。天地如此,人身亦如此。子时气到尾闾,为复卦。丑寅在腰间,卯辰已在脊膂,午在泥丸,未申酉在胸膈,戌亥则又归于坤腹。此一日之升降运行。一息亦然,吸则自下而升于上,呼则自上而降于下。在天则应星,如斗指子午,在地则应潮,如月在子午。子午为天地之正中,书云:“合符行中”,又曰“运移不失中”,又云“浮游守规中”。“人能知吾身之中,以合乎天地之中,则乾坤不在天地,而在吾身矣。”

  总之,该书以乾坤喻内气存在和周行变化的空间范围,即炉鼎。故曰:“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以坎离喻修炼的物质基础精、气、神。故曰:“坎离匡廓,运毂正轴。”以“纳甲”、“辟卦”、“六虚”、卦气等说言内炼火候。熔易道、丹道为一炉。其思想理论源于黄老。自序云:“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近在我身,不离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长存。”依老子“有生于无”的观念,提出虚无、混沌、乾坤辟、坎离行的宇宙生成论,作为归根复命、炼丹修道的哲学根据。其目的达到“委志归虚”,即炼神还虚,复归无极。

  该书主张内外丹兼修,天人合一。以内丹固其性命,以外丹护其形体。但主要偏重于内丹理论。内丹之称,虽首见于南朝时期,或许更早,但其理论与法诀至魏伯阳时已成体统,书中载有系统的内炼方法。

  书云:“辰极受正,优游任下,明堂布政,国无害道。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元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珠,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这里的“养己”、“安静”、“内照”、“闭塞”、“筑固”、“温养”就是具体的炼养方法。

  “养己”,即炼己。修炼必先炼己。己为离中土,指元神、心性、真意。炼己即涵养性情,宝精裕气,对境忘心,入于常静常应之域,以便积德就功。“安静虚无”为内养之要。循天地运行之理则安,无思无欲则静;安静之中,外之五官不用,内之七情俱忘,收视听于一身之内,藏神气于百骸之中,即入于虚无之境。“内照”,亦称内视,回光返照,收视返听等。欲使人的真气元神“潜深渊”,“守规中”,必须收敛精神,内照形躯。具体方法即陆沉三光,固塞三宝。所谓“三光”、“三宝”,在外为日月星,在人为耳、目、口,在内精、气、神。书云: “耳目口三宝,固

  塞勿发扬”,《阴符经》云:“九窍之邪在乎三要。”灵珠者,言下源水火之根基。修养当闭塞其上关之孔窍,并筑固其下关之根株。内外无漏,则神芝可得。其温养功夫,真息绵绵,昼夜如一,与婴儿未生前无异。《悟其篇》云: “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源是药王。”此为命宫修炼。

  丹家修炼,以修命立根基。待精满气足,以意引导精气沂流百脉,上补泥丸,脑实则神全,神全则形全。常凝神聚气,随真息往来,任气机升降,元神常栖泥丸,真意常守规中,谓“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目为心寓,象离,离为火为神,含光内视,心火下降,心定神安,谓之“离气内荣卫”。耳乃肾俞,象坎,坎为水为精,返耳内听,炼精化气,故曰: “坎乃不用聪。” 口兼心之苗,肾之池,象兑,口合希言,则心静情忘而阴阳和合。故曰“兑合不以谈,希言顺以鸿”。守此三要,身心冥合,神气归根,大药孕育于其中,当无为清修,委置其志而无用,无视无听,归于先天混沌境界,故曰: “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若火候无差,内炼见功,则有 “颜容寝以润,骨节益坚强”之功效。剥阴取阳,修之不辍,则有 “庶气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容中”之证验。

  总之,该书的丹法思想,对后世丹道流派起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如王明先生所言: “自汉而唐而宋,论炼丹者,代不乏人,溯流寻源,大要如尔: 魏伯阳导其源,钟吕衍其流,刘 (海蟾) 张 (紫阳) 薛 (紫贤) 陈 (泥丸) 扬其波,由外丹而内丹,流变滋多,《参同契》 洵千古丹经之祖也。”

  该书的思想体系,不仅揭示了道家养生学、人体科学的秘奥,而且与中医脉学、针灸、五运六气、化学、药物学、数学、天文历算等方面直接相关。它的科学思想,不仅为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所借鉴,而且曾使西方科学家如莱布尼兹、玻尔等从中受到启发。时至今日,仍在现在科学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该书流传一千余年,各种版本极多。南宋以前十九种注本,以五代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最早。彭晓系统发明参同玄奥,以为 “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又造明镜图,“列八环而符动静,明二象以定阴阳”。但分九十一章,颇嫌割裂支离。宋儒朱熹 《周易参同契考异》,分上中下三卷,略偏章次,间附注释。元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馆臣评价甚高。谓 “是书以一身之水火阴阳发挥丹道,虽不及彭晓、陈显微、陈致虚之注为道宗专门之学,然取材甚博,其《释疑》三篇,考核异同,较朱子本尤详备”。吴鲁强与戴维斯早年即据此书正文译为英语。上述三种,均收入《道藏》与 《四库》。

  明陆西星《参同契测疏》、《参同契口义》收入《方壶外史》。清刘一明《参同直指》收入《道书十二种》。清朱元育 《参同契阐幽》,有康熙八年原刻本及翻刻本,收入《道藏辑要·虚集》。朱氏系全真龙门嫡传,其注本三卷三十六章,章次分明,为道教所重视。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收藏有仇兆鳌 《周易参同契集注》。仇氏为注解杜甫诗的大家,其注本已为台北影印,内容为阴阳派观点,亦备一格。

  总之,该书注本约四十余种,影响较大的十几种左右。坊刻本极多,注本与原文不尽一致,读时宜分辨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年影印四库本《周易参同契古注集成》,收彭晓、朱熹、陈显微、俞琰、陈致虚、蒋一彪诸家注释。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