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简称《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佛教密宗经典,十卷。真实撰者不详。唐代般刺密帝译。译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简称《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佛教密宗经典,十卷。真实撰者不详。唐代般刺密帝译。译
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简称《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佛教密宗经典,十卷。真实撰者不详。唐代般刺密帝译。译成于唐神龙元年(705年)。
关于本书的译本,一向存有异议。一般认为本书是般刺密帝所译。般剌密帝,汉语意译名极量。中印度人。居广州制旨道场,705年从灌顶部诵出一品,即为本书。译经事毕,即泛海西归。也有的史料说本书是唐代僧人怀迪与一位不知姓名的梵僧所译。近代以来,有些学者认为本书是中国人所撰写的伪经。
首楞严是佛所得的一种三昧(定)的名称。本书阐明“根尘同根,缚脱无二”之理,并解说修行三昧之法与菩萨的修行阶次。全书十卷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第一卷为序分,记述佛的说法因缘。其中叙说佛命文殊以神咒保护阿难,以使免受摩登伽女的诱惑;阿难来至佛所并请求说法;佛告以有“大佛顶首楞严”禅法,能破烦恼尘障,以显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等等。第二卷至第九卷为正宗分,是为本书核心部分,说明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舍裹十方;众生不明自心性净,故流转生死;通过修习禅定,可破除种种颠倒妄想,历经从低到高的各个修行阶次,即可成就无上妙道。其中第二卷叙佛说真性圆明无生无灭等;第三卷记佛就六人、十二处、十八界一一说明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第四卷记佛说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皆如来藏清净本然而以三种相续随业迁流等;第五卷记憍陈如等五比丘及优波尼沙陀等诸菩萨各个自说得道的方便;第六卷记观世音菩萨自说耳根圆通所得功德及佛说四种律仪;第七卷记佛说四百三十九句大陀罗尼(咒语)、安立坛场法则及诵持功德、十二类众生颠倒之相;第八卷记佛说三摩提三种渐次、五十七位等;第九卷记三界三十二有之相及奢摩他中微细魔事。第十卷为流通分。记五阴魔中的种种外道、魔事与妄想,讲述本书永流后世,利益众生。
本书历来被中国佛教徒视为主要经典之一,是中国佛教徒的必读之书。宋元以后,书中的楞严咒成为佛教徒每日早课的一部分。书中的许多观点和说法,都影响了中国佛教诸宗的教义和实践。如书中所说常住真心清净性体,即受天台、华严及禅宗的推崇,并作为建立本宗教义的张本;书中提到的五十二圆通、特别是二十四念佛圆通法门,也被净土宗取作本宗教义的根据之一。本书文笔流畅,文字华美,颇受文人学士的喜爱。本书也流传到西藏和日本。
本书的注释极多,据说有一百余种。重要的有子璿《楞严经义疏》二十卷、怀远《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六卷、咸辉《楞严经义海》三十卷、袾宏《楞严经摸象记》一卷、德清《楞严经通义》十卷、智旭《楞严经玄义》二卷等。本书收在《大正藏》第十九卷。另有金陵刻经处刊本、清代顺治二年(1645年)常州天宁寺刊本、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杭州慧空经房刻本、一九二一年黄冈程氏弘妙草庐影印本、一九三六年藏经会影印宋代刻本等多种版本单行。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