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妙法莲华经玄义》,简称《法华玄义》。佛教天台宗理论著作。十卷(或二十卷)。梁智��口述,灌顶记录。成书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撰者事迹参见《摩诃止观》条) 本书详细解说《妙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全称《妙法莲华经玄义》,简称《法华玄义》。佛教天台宗理论著作。十卷(或二十卷)。梁智��口述,灌顶记录。成书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撰者事迹参见《摩诃止观》条) 本书详细解说《妙
全称《妙法莲华经玄义》,简称《法华玄义》。佛教天台宗理论著作。十卷(或二十卷)。梁智��口述,灌顶记录。成书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撰者事迹参见“《摩诃止观》”条)
本书详细解说《妙法莲华经》题名的“玄义”,概述《法华经》的义旨,阐明经中所含圆顿教义的独特与妙胜,判定《法华经》在佛说诸经教中的地位。全书由“七番共解”和“五重各说”两大部分组成。作者从五个方面揭示《妙法莲华经》的义旨,曰“五重玄义”。“七番共解”是对“五重玄义”的总体说明,共有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等七番解说。“五重各说”是对《妙法莲华经》“玄义”的分别说明,包括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等“五重”。其中第一重释名,详细解释“妙法莲华经”五字,先释“法”字,次释“妙”字,再次释“莲华”二字,最后释“经”字”;第二重辨体,主要揭示《法华经》以一实相印体;第三重明宗,说明《法华经》以佛自行因果为宗;第四重论用,揭示《法华经》以断疑生信为用;第五重判教,确立“五时八教”的教判,将《法华经》判为超越八教纯圆独妙的教法。书中末尾附有《记者私录异同》一篇,是本书记录者灌顶所作的附记。
天台宗以《法华经》作为本宗教义的经典依据,本书是以解释《法华经》题名的形式判释佛说经教并阐发天台宗教义的著作,在天台宗的经典和教义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摩诃止观》、《法华文句》一并被尊奉为“天台三大部”。唐代天宝年间,鉴真将本书带到日本,后由日僧最澄、空海等继续弘传。
本书的注释主要有唐代湛然《法华玄义释签》二十卷、法照《法华经玄义续教记》五卷、从文《法华玄义补注》三卷等。本书于宋天圣二年(1024年)入藏,后于宋淳熙三年(1176年)在福州刊出。本书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三卷,另有扬州刻经处本单行。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