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剧本。四折。元关汉卿撰。刊行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 关汉卿,号己斋叟。生卒年不详。大都(今北京)人。曾任太医院尹。《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剧本。四折。元关汉卿撰。刊行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 关汉卿,号己斋叟。生卒年不详。大都(今北京)人。曾任太医院尹。《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
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剧本。四折。元关汉卿撰。刊行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
关汉卿,号己斋叟。生卒年不详。大都(今北京)人。曾任太医院尹。《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经常接近下层,组织“玉京书会”,进行杂剧创作、演出。与杂剧家杨显之、梁进之等来往。既能编剧,也能“面敷粉墨”,登台演出。作杂剧六十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等十三种,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王瑞兰、燕燕等人物形象。有散曲套数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他被誉为“梨园领袖”。
剧情:窦娥自幼在蔡家当童养媳,丈夫早逝,与婆婆相依为命。赛卢医还不起债,想谋害蔡婆。流浪汉张驴儿及其父救了蔡婆。张家父子逼迫蔡家婆媳嫁给他们,窦娥反对。蔡婆生病,张驴儿往汤里放毒,其父喝了中毒而死,张驴儿反诬窦娥,逼她成婚。窦娥不从,被告到官府。为减少婆婆皮肉之苦,窦娥屈招,赴刑场发誓:如属冤案,血飞白练,三伏降雪,大旱三年。结果应验。三年后,窦娥父任官到楚州审囚查卷,发现冤案,为窦娥昭雪,惩办张驴儿、昏官。
剧作反映社会黑暗,揭示“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企望“将滥官污吏都杀坏”,颂扬劳动妇女窦娥矢志不渝、宁死不屈。窦娥是坚守贞节、善良、刚直女性,拒绝他人凌辱。她敢骂天、骂地、骂世间昏官污吏。骂地“不分好歹”,骂天“错勘贤愚”,指责官吏“无心正法”,呼喊黎民“有口难言”。为婆婆免遭痛苦,以死明志。蔡婆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家破人亡。张驴儿心毒手狠,为霸占窦娥企图毒死蔡婆,反诬窦娥,要挟成婚。桃杌是见钱眼开、偏听偏信、草菅人命的昏官。“告状来的要金银”,行贿有理。桃杌把告状的张驴儿当“衣食父母”,把谎言当真情,坚信“人是贱虫,不打不招”,把窦娥打得“肉横飞,血淋漓”,颠倒黑白,判定冤案。这是惊心动魄的悲剧。王国维说《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宋元戏曲考》)。剧作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通过“流氓哄骗”、“贪官拷打”、“刑扬抗争”等情节表现正、反面人物品格特征。“刑场发誓”为全剧高潮,悲愤激越,千古绝唱。冤案昭雪有理想成分,“湛湛青天不可欺”,从“人命关天关地”出发,表现“天从人愿”的渴望,以此怒斥邪恶,张扬正气。巧设悬念,剧情大起大落,气氛紧张激烈,感天动地。明孟称舜说:“《窦娥冤》剧词调快爽,神情悲悼,尤关之铮铮者也。”人物语言个性化,引人入胜。窦娥的倔强,张驴儿的奸猾,蔡婆的软弱,贪官的丑恶,都有“尽情倾泻”的个性语言。宾白通俗、明快、流畅、生动。窦娥与婆婆诀别时说:“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朴素、自然、贴切,酷肖人物性格,通过平凡话语勾勒出人物遭遇及内心活动。词曲如繁弦促调,风雨骤集,动人心魄。
剧作据古代传说撰写。三桩誓愿分别来源于《搜神记》东海孝妇周青、《太平御览》邹衍下狱、《汉书·于定国传》的故事。几个传说合而为一,加以渲染,获得感人的艺术效果。后世演出多作改编。明叶宪祖改编为传奇《金锁记》。京剧据《金锁记》改编为折子戏,常上演的有《探监》、《法场》两折。《六月雪》是近代京剧剧目。
最早版本《古名家杂剧》本(陈与郊编),刻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元曲选》本(臧懋循编),刻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古今名剧合选·酹江集》本(孟称舜编),刻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剧作被译成英文,后译成法文、日文,流传国外。解放后,《元人杂剧选》本(顾肇仓选注,1956年)、《关汉卿戏曲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本(王季思主编,1982年)等收有此剧。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