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诗家直说》。诗论专著。四卷。明谢榛撰。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单行刊出本。(撰者事迹参见《四溟集》条) 《四溟诗话》的诗论主张,既有与李攀龙、王世贞一致的一面,亦有不同之处。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又名《诗家直说》。诗论专著。四卷。明谢榛撰。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单行刊出本。(撰者事迹参见《四溟集》条) 《四溟诗话》的诗论主张,既有与李攀龙、王世贞一致的一面,亦有不同之处。
又名《诗家直说》。诗论专著。四卷。明谢榛撰。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单行刊出本。(撰者事迹参见“《四溟集》”条)
《四溟诗话》的诗论主张,既有与李攀龙、王世贞一致的一面,亦有不同之处。一致之处在于,都提倡宗法盛唐,只是谢榛取径较宽,认为初盛唐十四家“咸可为法”。他的标准是“气格”,说“格高气畅,自是盛唐家教”,“子美虽为诗史,气格自高”;晚唐与宋之所以不如盛唐,在于其气格卑下。谢榛与李、王不同之处在于,他虽提倡宗法盛唐,却反对“泥于盛唐”,认为“摹拟太甚,殊非性情之真也”。他主张“翻意新奇”,“返朴复拙,以全其真”。谢榛还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理论观点,很值得重视。例如,他认为诗“妙在含糊”:“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他还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谢榛的“妙在含糊”说,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诗的审美特点。谢榛还提出“景媒情胚”说,认为“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这表明谢榛强调诗应以写性情为主。此说成为“性灵说”的先导。谢榛的“天机自然”、“漫然成篇”的兴会说,也很有价值。他认为“诗有天机,待时而成”,他主张“以兴为主,漫然成篇”,他还提倡“意随笔生”的“辞后意”,作诗应“兴不可遏,入乎神化”,“出乎天然,句意双美”。此外,谢榛对“妙悟”亦有所论述,强调“非悟无以入其妙”。谢榛的《四溟诗话》是明代诗话中较有价值、影响较大的一部,他直接启示了晚明公安、竟陵和清初王夫之、王士祯的理论观点。
《四溟诗话》收在《四溟山人全集》中,当时称为《诗家直说》,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有邢琦等校刊的《诗家直说》单行本,后又有陶珽辑《续说郛》本。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胡曾云雅堂刻单行本称为《四溟诗话》,以后《海山仙馆丛书》本和《历代诗话续编》本都称《四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曾出《四溟诗话》校点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