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收入时名为《安骥集》,源于《永乐大典》。现存最早的中兽医专著。四卷。现能见到的有二卷、五卷、八卷三种版本,均为明刻本。撰者不详,约成书于唐开成三年(838年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收入时名为《安骥集》,源于《永乐大典》。现存最早的中兽医专著。四卷。现能见到的有二卷、五卷、八卷三种版本,均为明刻本。撰者不详,约成书于唐开成三年(838年
《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收入时名为《安骥集》,源于《永乐大典》。现存最早的中兽医专著。四卷。现能见到的有二卷、五卷、八卷三种版本,均为明刻本。撰者不详,约成书于唐开成三年(838年)。
《宋史·艺文志》记载作者是李石,但未说明是何时人。《陕西经籍志》记载是唐宗室司马李石撰。根据是这书的附图具有唐代的风格,内容上与唐代医学有相仿之处,认为应属唐代的著作。据推测:本书是隋唐时代太仆寺的一些兽医博士所写教材,由当时的行军司马李石组织主编而成。
李石,生年不详,卒于唐会昌五年(845年),唐元和十三年(818年)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仆射、宰相等职。
本书内容以兽医方剂为主。卷一辑录了丰富的相马经验,卷二至八记载了中兽医论治理论及医方、验方等。
本书《相良马论》中,阐述了相马理论和技术。一是由粗及精,指出:“三十二相眼为先,次观头面要方圆。”二是由外以知内,即外形与内部器质相关的相马理论与技术。将“五脏论”与相眼术联系起来应用于相马。认为:目与心、鼻与肺、耳与肝、肷与脾、腹与肠都具有相关性,并分别予以阐明。对“旋毛论”,即根据马的旋毛的位置、方向判断凶吉等说法开始采取批判的态度,标志着唐代相马学的进步。书中的“相马不看先代本,一似愚人信口传”突出地说明了马籍制度和相马学之间的关系。《骨名图》等的出现,表明我国畜体解剖学在唐代已形成。卷二的四篇五脏论:《马师皇五脏论》、《王良先师天地五脏论》、《胡先生清浊五脏论》、《碎金五脏论》,叙述了肝、心、肺、肾、脾五脏的病理机制和病因及其治疗的基本原则,它们和《马师皇八邪论》(八邪即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同是中兽医对于病机、病因、病程的研究现存最早的记载。阐述了畜体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统一整体;家畜生活在大自然中,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生理上的适应性,有着阴阳表里结构,脏腑间有着辩证关系等论断。《伯乐针经》是马体针灸的最早专文,记有穴位七十七个,针刺点一百七十一个,提出了“看病浅深、补泻相应”的治疗原则和针刺手法。《伯乐图烙画歌诀》叙述了用火烙术治马的四肢病。《取槽结法》叙述了用手术摘除牲畜淋巴结。《放血法》叙述了用放血治疗马的疽痈和中毒病。《造父八十一难经》、《看马五脏变动形相七十二大病》都以症候来辨病,是中兽医症候学的新发展,前者在临床实践中至今仍有许多参考价值。《起卧入手论》、《三十六起卧病源图歌》详细说明了三十六种起卧症的病因、病状和治法,特别是对十种肠结症的直肠诊断法和手术疗法作了精辟的概括,创造了肠掏结术。本书中的《治二十四黄歌》、《三十六黄病源歌》、《岐伯疮肿病源论》、《黄帝八十一问》、《七十二恶汗病源歌》、《治一十六般蹄头痛歌》等,其它各书多不见,是难得的资料。本书在宋、元、明三代是学习畜牧兽医者的必读书。
本书对各种病症,均用歌词表达,易于背诵。
本书初刻本情况不详,以后为历代一再翻印。南宋刘齐阜昌五年(1135年)刊行本书时书名为《司牧安骥集方》四卷;《宋史·艺文志》医书类有《司牧安骥集》三卷,《司牧安骥方》一卷;明弘治年间有五卷刻本,万历年间有五卷和八卷刻本,保存至今。日本一○○○年即梓行《伯乐针经》和《司牧安骥方》,一六○四年梓行《假名安骥集》。一九五七年中华书局有谢成侠校勘本。一九五九年农业出版社有邹介正、马孝劬校注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