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专著。一卷。明李时珍撰。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生于明正德戊寅(1518年),卒于明万历癸巳(1593年)。其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为当地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脉学专著。一卷。明李时珍撰。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生于明正德戊寅(1518年),卒于明万历癸巳(1593年)。其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为当地
脉学专著。一卷。明李时珍撰。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生于明正德戊寅(1518年),卒于明万历癸巳(1593年)。其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为当地名医。李时珍少年时期,开始阅读过一些医籍,曾跟随父亲诊病帮抄药方,但当时医生社会地位低下,李言闻不愿时珍以医为业。23岁后李时珍决心跟父亲学医,由于他刻苦钻研,不仅疗效好,而且医德高尚,声誉卓著,曾被荐举到北京“太医院”任“院判”。李时珍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当时流传很广的高阳生《脉诀》,可商榷之处颇多,并有某些错误,遂撷取《内经》、《难经》以及诸家论脉精华,撰成此书。
本书以四言、七言歌诀形式进行撰述,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列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等二十七种病脉。每脉皆先以简明文字及生动比喻概述脉的体象,并作“体状诗”以便记诵;继则以“相类诗”列举同类异脉之鉴别;后则以“主病诗”论述该脉主治病证。对于歌诀中某些字词,李氏又作了进一步注释,称之为“原注”。如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转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原注云:“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本书第二部分,即《四言举要》,乃时珍之父李言闻据宋·崔嘉彦《脉诀》加以删补而成。主要论述脉法、脉理、诸脉形态、脉象主病以及妇儿脉法、奇经八脉诊法和诸种真脏脉等内容。
本书以歌诀体裁写成,论脉简明扼要,易记易诵,易学易用,故流传颇为广泛,不但成为习医之门径书;而且对研究脉学理论亦有重要价值。
本书现存主要版本: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年)刻本、清顺治间刻巾箱本、《四库全书》本、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合肥张氏味古斋重刻本。一九五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曾影印刊行。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