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俱备的临床医学著作。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东汉建安十年(205年)。后经晋王叔和整理其中有关伤寒病的部分内容,撰次而成《伤寒论》。现传为十卷本。 张机,字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原名《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俱备的临床医学著作。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东汉建安十年(205年)。后经晋王叔和整理其中有关伤寒病的部分内容,撰次而成《伤寒论》。现传为十卷本。 张机,字
原名《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俱备的临床医学著作。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东汉建安十年(205年)。后经晋王叔和整理其中有关伤寒病的部分内容,撰次而成《伤寒论》。现传为十卷本。
张机,字仲景。约生活于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人。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以医术知名。在继承前人医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经验,撰成《伤寒杂病论》。
本书十卷二十二篇,载方一百一十三首,用药八十二种。第一卷论脉法,第二卷论伤寒病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其与温病、暑病、湿病的鉴别。第三卷至第六卷为全书的重点,主要论述了伤寒病不同发展阶段及不同证候类型的脉象症状及治法方剂。第七卷至第十卷,除论及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诸病外,还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伤寒病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治法。本书的突出成就在于灵活运用古代的医学理论,博采众方,并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对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治疗等进行了精辟的阐发。书中将外感疾病的各种证候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每经又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对各证的脉象、症状、治法、方剂等,以条文形式逐一分析,从而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辨证详明精当、治法灵活多变,制方药少而精,配伍精当,富有实效、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书问世之后,引起历代医家的极大重视,自晋迄今,中外学者从事研究、注释者达一千余家。实践证明,本书辨证论治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伤寒病,而且对其他各科临床均有指导意义,它不仅经得起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的推敲,也经得起不同历史时期的检验,不失为中医经典著作。
本书主要版本有宋治平二年(1065年)宋校正医书局刊本,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赵开美校刻本,日弘化元年(1844年)缩明复宋本、一九二三年恽铁樵氏据明赵开美翻刻宋本影印本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