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专著。二卷。明吴有性撰。成书于明崇祯壬午年(1642年)。 吴有性,字又可。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江苏震泽(今江苏吴江县)人。一生经历多次温疫大流行,而当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温病学专著。二卷。明吴有性撰。成书于明崇祯壬午年(1642年)。 吴有性,字又可。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江苏震泽(今江苏吴江县)人。一生经历多次温疫大流行,而当
温病学专著。二卷。明吴有性撰。成书于明崇祯壬午年(1642年)。
吴有性,字又可。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江苏震泽(今江苏吴江县)人。一生经历多次温疫大流行,而当时医家皆以治伤寒法治疗不效,遂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温疫病之病源、传变、治疗等进行了卓有创见性的论述。
本书采用随笔记录的写法,分列八十六个论题。上卷载文五十篇,主要阐发温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及与伤寒的区别;下卷载文三十六篇,主要论述温疫的各种兼挟证,其中有数篇为针对温疫病名及疫病证治展开辩论的文章。《温疫论》认为,温疫与伤寒有霄壤之别,温疫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而是天地之间的“异气”;疫邪袭人,从口鼻而入,首犯膜原,迨其溃发则有表里分传的九种情况。温疫的治疗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初起用达原饮透达膜原,中期邪气陷胃用三承气汤下夺,后期重在滋阴液、清余邪,用清燥养荣汤柴胡养荣汤等。其祛邪之法,重视攻下,尤多采用大黄类药物,指出此类药物,“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若为邪实正虚,则采用陶氏黄龙汤治疗,这对于后人创制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等方剂有很大的启发。总之,本书对于温病病因、证候、传变、治疗的论述很多具有创见性,尤其是“杂气”病因、“邪伏膜原”、“时邪感久而发”等论点,对后世温病学家影响极大。继《温疫论》之后,研究疫病的专著如《疫疹一得》、《广温疫论》等相继问世,为以后温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书亦是吴氏临证经验的总结,直至现在对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亦被视为习医者必读之书。
现存有清初刻本、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刻本、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刻本、《四库全书》本(附补遗一卷)等。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清郑重光补注本《温疫论补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