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门径书。十卷。明李中梓撰。成书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生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卒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江苏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除本书外,尚著有《内经知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中医门径书。十卷。明李中梓撰。成书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生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卒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江苏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除本书外,尚著有《内经知
中医门径书。十卷。明李中梓撰。成书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生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卒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江苏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除本书外,尚著有《内经知要》《删补颐生微论》《伤寒括要》《士材三书》等。
本书卷一为医论及图说,其中医论十四篇,详述医学源流及业医应有的知识,代表作者学术思想的“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和“水火阴阳论”即在其中,图说则论述了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卷二为脉诊、色诊。卷三卷四分草、木、果、谷等十类论述常用药物三百五十余种。卷五至卷十,论伤寒及内科杂证三十六种,每种病证均先取《内经》之说,次采各家名论,并参以己见,对其病因病机、脉象症状,治法方药等详加论述,其间每有独到见解。如对“伤风”主张防治兼顾;“积聚”证治疗分初、中、末、三法;“肿胀”分寒热虚实之辨;“心腹诸痛”从部位的不同分析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等,对临床都有指导意义。在学术上,作者主要继承了张元素、李杲、薛已、张介宾等易水学派诸医家的学术思想,主张脾肾并重,阴阳并重以阳气为主。他认为人身之根本有二,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治先天之本当分水火,治后天之本当分饮食劳倦。水不足而火旺,用六味丸壮水以制阳光;火不足而水盛,用八味丸益火以消阴翳;饮食伤者虚中有实,用枳术丸消而补之;劳倦伤者属虚,用补中益气汤补之。李氏师众取长,持论公允,善于概括总结,如书中明确提出的“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俱要,补气在补血之先”、“阳阴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等论断,即一直为后世所遵。本书内容简易,立论中肯,辨析精详,选方实用,为学习中医的习用之书。
本书主要版本有明崇祯十年(1637年)刻本、日贞享四年(1687年)江府书肆野次右卫门等刻本、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金阊同文会梓行本、清咸丰十年(1860年)宏道堂刊本、清光绪六年至二十年(1880—1894年)扫叶山房刻本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