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专著。八卷。清李用粹撰。刊行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李用粹,字修之,号惺庵。生卒年代不详。上海人。后因家传而通医,为清代医学家。除本书外,另有《归德堂医案》,由弟子唐玉书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杂病专著。八卷。清李用粹撰。刊行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李用粹,字修之,号惺庵。生卒年代不详。上海人。后因家传而通医,为清代医学家。除本书外,另有《归德堂医案》,由弟子唐玉书
杂病专著。八卷。清李用粹撰。刊行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李用粹,字修之,号惺庵。生卒年代不详。上海人。后因家传而通医,为清代医学家。除本书外,另有《归德堂医案》,由弟子唐玉书整理成书。
本书列八门,分八卷。卷一提纲门,载中风、伤风、中寒、暑、湿、燥、火等证;卷二内因门,载气、血、痰、郁证及虚损劳倦等;卷三外体门,载发热、恶寒、汗病、疟病等;卷四上窍门,载眩晕、头痛、目、耳、口、齿等病;卷五胸膈门,载咳嗽、喘、哮、呕吐、反胃等;卷六腹胁门,载心病、腹痛、霍乱等;卷七腰膝门,载痿躄、疝、脚气等;卷八下窍门,载泄泻、痢、便血、淋、遗精等。上列各门共载有八十余种病证,每种病证均以辨证、立法、方治为论述重点,其编次以病因、外候、条目、辨证、脉象、治法、劫法、用药、附证、方剂为序。作者上遵经旨,下采诸家,汇集了前人对内伤杂病的认识和经验,删其繁而存其要,补其缺而正其偏,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将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补入其间,使之更臻完备。本书的特点是对每个证候的定义和病因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综合,同时,书中引文和方剂均注明出处,凡属作者本人之言,则标以“汇补”二字,此即书名之由来。本书虽说是汇集群书,然所取以金元四大家为主,尤其重视朱丹溪有关气、血、痰、郁诸证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如“中风证治”所云“风证皆痰为患,以化痰为先,初得之即当顺气,日久即当活血。……其虚者又当培脾滋肾,脾土旺而血自生,脾气运而痰自化,肾水足而热自除、肾定固而痰归经也”,即属此类。纵观全书,条理井然,论述精要,对临床应用颇有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版本有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刻本、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会成堂重刻本、清光绪九年(1883年)万卷楼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曾铅印刊行。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