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词衍释》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研究经、传中虚字意义及用法的专门性辞书。十卷,补遗一卷。清吴昌莹撰。成书于同治年间。 吴昌莹,字华石,又字子黼,号明经。南丰(今江西广昌)人。同治丁卯(1867年)昌莹至广东,他的族兄吴子

  研究经、传中虚字意义及用法的专门性辞书。十卷,补遗一卷。清吴昌莹撰。成书于同治年间。

  吴昌莹,字华石,又字子黼,号明经。南丰(今江西广昌)人。同治丁卯(1867年)昌莹至广东,他的族兄吴子登讲学于同文馆,子登交给他一束手稿,其中有许多从经传中捃出的待释虚字,希望昌莹给予论释。子登说,引之《经传释词》用传来训释经书,用诸子百家及《史记》、《汉书》训释古传,“发先儒未发之覆,解后人不解之惑”,其书“疏通博赡,适当人心。”但是引之所著乃多缺漏,后人读经颂传,犹多不解。吴子登要吴昌莹一方面补充引之原书引文未详之处,又可以注释那些引之未释但意义不明的地方,补充引之注释不当之处。吴昌莹著成一书,取名《经词衍释》。这部书著成后,曾受到何廷谦、张丙炎、陈兰甫等人的批评指正。

  是书所释虚字的排列顺序,一依王引之《经传释词》。《经词衍释》先引《释词》之说,再列昌莹自己的意见,用小字以注释说明之。如卷一“与”字:“《经传释词》曰,与,及也。常语也”。小注曰:“某氏某书注见《释词》原本,兹概不录。”再列昌莹意见:“①与,犹以也。②与,犹为(平声)也。③与,犹为(去声)也。④与,犹谓也。⑤与,犹如也。⑥与,语助也。”小注曰:“凡七例。”即指出引之“与及也”的意见,又拿出自己补充的六条意见。然后用案语的形式引用两汉以前的大量资料来论证说明这六种用法。如关于“与,犹以也”,昌莹用《论语》、《淮南子》、《孟子》、《左传》、《礼记》、《管子》、《晏子》、《荀子》、《吕氏春秋》、《过秦论》、《史记》、《汉书》等十二部书(篇)及其古注为材料,加以论证。因此所谓《衍释》,即是扩展(衍也)引之《释词》。至于引之未曾讲到的意义或用法,昌莹则在论证时首先用小注说明:“此义《释词》不载。”如卷五“其”字,在“某,犹将也,犹若也,犹而也,皆且义也”后附小注说“此义《释词》不载。”在“其,犹於也”下注曰“於,其互相为训,此义《释词》不载。”在“其,犹於也,以也。”后小注曰“於,以同义,见以字诂。此义《释词》不载”等等。昌莹释词,先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引书证明。卷六“徒”字条云:“徒与独声近,而义亦通。独训为何,徒亦可训为何也。(小注曰此义《释词》不载。)《礼记》孔子曰:‘异哉,徒使我不诚于伯高!’言何使我不见信于伯高也。《吴王僚传》:‘非用有力,徒能安吾志!’言何能安也。”徒训为何,就是他提出的。王引之《释词》收词一百六十个,引书不出东汉以后。《衍释》扩展到二百七十七个,引书亦不收东汉以后的著作。

  这部书有光绪丁丑年得一斋吴氏刊本,民国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得一斋本,一九五六年中华书局排印本及历次重印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经典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网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金瓶梅 诗经 史记 聊斋志异 楚辞 论语 道德经 庄子 山海经 颜氏家训 曾国藩文集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中国寓言 经典寓言 经典童话 成语故事 网站地图 编制招聘网
为你解读好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网jdwxzp.com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