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名《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一册。收入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十四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石兴邦主编。成书于一九六三年。 为探讨仰韶文化的文化面貌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全名《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一册。收入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十四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石兴邦主编。成书于一九六三年。 为探讨仰韶文化的文化面貌
全名《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一册。收入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十四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石兴邦主编。成书于一九六三年。
为探讨仰韶文化的文化面貌及社会经济状况,一九五四至一九五七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等有关单位在该遗址进行了五次发掘。本报告较全面介绍了发掘收获。
《西安半坡》全书六章,插图一百五十九幅,图版二百零三版,附图版器物索引表和人骨、兽骨、植物孢粉鉴定报告三篇,并附全书的英文摘要。
报告首先介绍关中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史前遗址分布状况及半坡遗址的自然环境和概况。第二章分别介绍了房子、窖穴、家畜圈栏、围沟道路等遗迹现象以及文化堆积情况。关于房子建筑,报告将其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类,每类又再分成地面起建式和半地穴式两种,皆有详细描述和建造技术的复原。根据地层关系,报告把全部四十六房子分为两期,指出房屋分布排列有序,门朝向最大的房子F1,并有成组分布的趋势。所获遗物按用途分类,第三章介绍农业、渔猎及手工业的工具和日常生活用饮食器、水器、炊器、盛贮器等,根据它们出土的地层关系做了分期研究。第四章就以上石骨角器和陶器的制做技术进行考察复原,并介绍了发掘出的六座陶窑。报告把彩陶图案、装饰品、陶器上的刻划符号等和墓葬做为反映意识形态方面的遗存,总括在第五章内。把彩陶图案分类为动植物象形花纹、几何形花纹,分别考察各种母题的组合、它们和不同器形的组合以及演变情况。关于墓葬,报告首先介绍墓地一般情况,然后就墓形葬式、随葬品及瓮棺葬具等逐项考察。对于这些遗存所表现的意识形态、原始宗教信仰等,参考民族学实例做了分析。
第六章是对半坡氏族公社的总考察。报告认为半坡遗址是按氏族制度营建起来的聚落,氏族成员的住房排列在聚落中心,周围构筑保障安全的围沟,其外有窑场墓地,人们从事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活动,不仅有自然分工,还可能有萌芽状态的社会分工,可能存在对鱼的图腾崇拜,房屋建筑和合葬墓等情况表明半坡社会处在实行对偶婚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整个聚落可能是一个胞族或部落的居址,人口约四百——八百人,他们和其它部落之间存在着交换关系,并形成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文化领域,在这个领域中还可能存在更大的社会组织等。本章还就半坡居民的人种问题以及当时仰韶文化研究中的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关系、文化的年代及来龙去脉等问题做了探讨。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比较注重诸如社会发展阶段等问题的研究,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是旨在复原史前人类社会生活而对一个遗址进行比较全面揭露的首次尝试,报告的出版也推动了这个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按照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编排田野报告体例是《西安半坡》的一个显著特色,报告着重讨论半坡聚落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性质等问题,这些都是当时学术背景的反映。但是,报告忽视了考古学方法的基础研究,没有类型学分析而仅凭地层关系对文化遗存分期,从而影响了结论的准确性。按机能用途划分遗物也似乎缺乏充足的证据。
本书有文物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刊印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