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正史艺文志、经籍志及其补志的汇刻本。初刊于日本文政八年(1825年)、清光绪九年(1883年)镇海张寿荣重刊。 我国现存最早书目为《汉书艺文志》,这是一部汉代官修的图书总目。继此之后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清代创作最繁荣、取得成就最高的小说类型,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其中,《儒林外史》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开始
2024-09-29
八部正史艺文志、经籍志及其补志的汇刻本。初刊于日本文政八年(1825年)、清光绪九年(1883年)镇海张寿荣重刊。 我国现存最早书目为《汉书艺文志》,这是一部汉代官修的图书总目。继此之后
八部正史艺文志、经籍志及其补志的汇刻本。初刊于日本文政八年(1825年)、清光绪九年(1883年)镇海张寿荣重刊。
我国现存最早书目为《汉书艺文志》,这是一部汉代官修的图书总目。继此之后,许多正史都仿其体例,设立史志目录,记载本朝典籍收藏及当代著述情况,或称“艺文志”,或称“经籍志”。虽有若干正史未设此志,但后人均有补志。各史艺文志(经籍志)和补志,或以单行本行世,或收入丛书之中,由于分散,不便检阅。故清末张寿荣乃将各正史中的《经籍志》、《艺文志》以及有关补志集中汇刻成书。所谓“八史”,乃指八部正史:《汉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而其中收录的史志目录则有十种:一、《汉书艺文志》,一卷。东汉班固撰。本志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六略,略下分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共著录书籍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基本反映先秦至西汉图书源流及收藏情况。二、《隋书经籍志》,四卷。署名唐长孙无忌撰,其实无忌乃挂名监修,应为魏征撰。本志在体例上第一次将所著录图书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排列,包括存、佚和释、道在内共有六千五百二十部,五万六千八百八十一卷。卷首有总叙,四部有后叙,各类有小序,其叙述学术源流部分,可补《汉书艺文志》之缺。三、《旧唐书经籍志》二卷。后晋刘煦撰。乃我国现存最早完全按照四部分类的书目。此志系根据唐毋煚《古今书录》改编而成。但尽删原书大小序及注释,其目的在于收录唐开元盛时四部诸书,以表唐代艺文之盛,故开元以后的著述不收录。其体例按四部之分设类目三级,即甲经录、乙史录、丙子录、丁集录,每录又分若干大类,大类又酌分若干小类。其创举在于第一次将佛、道经籍归入子部,为后世所继承。四、《新唐书艺文志》,四卷。宋欧阳修撰,其体例仍按四部排列,即甲部经录、乙部史录、丙部子录、丁部集录,录下再分若干类。虽也以《古今书录》为蓝本,但补充了大量《旧唐书经籍志》未著录的唐人著述,共收录书籍三千二百七十七部、五万二千零九十四卷。若与《旧唐书经籍志》对照参看,既可了解唐代藏书概貌以及古籍在唐代的散佚情况,又可从唐人的著作目录看出当时学术文化发展情况。五、《宋史艺文志》,八卷。元托克托(亦称脱脱)撰。本志乃据宋代四种书目删合撰成,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大类下又分若干小类,共著录北宋、南宋藏书九千八百一十九部、十一万九千九百七十三卷。但淳熙以后的著述未见著录。六、《补宋史艺文志》一卷。七、《补辽金元艺文志》一卷。上述两志皆为清倪灿撰、卢文弨校正。由于南宋淳熙以后的著述,《宋史艺文志》尚多缺略,且辽、金、元三史皆无艺文志,清康熙年间议修《明史》时,史官倪灿欲仿《隋书》兼五代史志之例而作补志,未克竣事。后卢文弨乃据倪氏底稿加以订正、校补而成。八、《补三史艺文志》一卷。清金门诏撰。此志乃取辽、金、元三史所载,并旁搜博采,合编为一志,其中辽金两部分内容比倪灿、卢文弨《补辽金元艺文志》完备。九、《补元史艺文志》四卷,清钱大昕撰。《元史》原无艺文志,大昕广征博采,辑其所得,撰为《补元史艺文志》,收录图书远较倪灿、卢文弨《补辽金元艺文志》中的元代部分更为丰富。其中除蒙文著作有所疏漏外,汉文图籍堪称完备,是研究元代著述的重要参考资料。十、《明史艺文志》四卷,清黄虞稷原稿、王鸿绪、张延玉删定。黄氏著有《千顷堂书目》,原以著录明人著述为主,每类附有宋辽金元人的著述,收书达一万二千余种,著录较为精详完备。清王鸿绪纂《明史稿》时,主要参考黄目,但将黄目中无卷帙、爵里可考者、书不甚著名者以及所附宋辽金元四朝的著述,尽皆删去,仅存四千余种。张廷玉等奉敕纂修《明史》时,即基本采用王本《艺文志》为《明史艺文志》,此志虽只录明朝当代人的著作,但后人查考明人著述,仍多参考黄氏《千顷堂书目》。
自《八史经籍志》出版后,多有诸史艺文志、经籍志汇刻本问世。计有杨家骆编《历代经籍志》,一九三四年南京辞典馆本;大光书局辑《中国历代艺文志》,一九三六年上海大光书局本,商务印书馆辑《十史艺文经籍志》,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九年商务印书馆本;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辑《二十五史补编》,一九三六至一九三七年上海开明书店本,一九五七年中华书局重印本,基本上将诸史艺文补志尽皆收入。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原文: 熙宁二年二月庚子,神宗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
2022-12-02
原文: 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普曰:“臣
2022-12-02
原文: 祥兴二年二月,崖山破,张弘范谓文天祥日:“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日:“国亡不能救,
2022-12-02
原文: 高宗建炎三年,辛未,兀术入建康。杜充叛,降金。癸酉,帝闻杜充败,谓吕颐浩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其
2022-12-02